摘要: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洪庄杨镇岗北村,静立着一座跨越了三个世纪的建筑——洛岗戏楼。作为叶县现存唯一的古戏楼,它如同一位沉默的见证者,在220多年的岁月流转中,聆听着时代的变迁,承载着民间艺术的记忆。
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洪庄杨镇岗北村,静立着一座跨越了三个世纪的建筑——洛岗戏楼。作为叶县现存唯一的古戏楼,它如同一位沉默的见证者,在220多年的岁月流转中,聆听着时代的变迁,承载着民间艺术的记忆。
前世:嘉庆年间的神庙余音
洛岗戏楼的主梁之上,嵌檩清晰镌刻着“大清嘉庆六年岁次”的字样,将它的诞生定格在公元1801年。这座戏楼坐南朝北,遥望着正北方向约百米处曾香火鼎盛的火神庙,其身份也因此被推断为一座典型的“神庙戏楼”。在旧时,每逢庙会佳节,锣鼓喧天,丝竹悠扬,四方乡邻汇聚于此,戏班艺人便在这方舞台上演绎着忠孝节义、悲欢离合。
其建筑本身便是艺术的体现。戏台高三米,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呈稳健的正方形格局。七架梁的结构,硬山式灰瓦顶,展现出清代中原地区朴拙而坚实的建筑风格。台前由四根方形石柱稳稳撑起,是表演的广阔天地;后台则作为化妆准备之所,曾有多少演员在此对镜勾勒,酝酿情绪,准备为乡民献上一场精神盛宴。
今生:文保升级与文化新生
时光荏苒,曾经的喧嚣渐远,但洛岗戏楼的价值并未被湮没。自1989年被列为叶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它得到了层层递进的关注与保护:2012年晋升为市级文保单位,直至2021年12月,成功入选河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标志着其历史与文化价值获得了更高层面的认可。
为了保护这份珍贵的遗产,当地对戏楼进行了科学的重新翻修,运用现代加固技术,让这座古建筑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同时,得以更加稳固地延年益寿。当然,保护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戏楼周边环境也曾面临垃圾堆积等困扰,这恰恰提醒着人们文物保护需要持续的努力与日常的呵护。
更为可贵的是,洛岗戏楼并未仅仅成为一座凝固的“博物馆”。它正活态传承着戏曲文化,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如今,它成为当地学校开展研学活动的重要基地,学生们走进这座古戏楼,不仅学习戏曲知识,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让古老的舞台仿佛重新响起了稚嫩而充满希望的唱腔。
咏叶县洛岗古戏楼
嘉庆石柱立沧桑,二百春秋韵未央。
灰瓦曾聆庙会曲,朱梁仍忆旧时妆。
三间敞阔演今古,九米高低证兴亡。
且看童声研学日,非遗薪火续华章。
结语
从1801年的庙会锣鼓,到今日的研学课堂,叶县洛岗戏楼穿越了220多年的时光。它不再只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本立体的历史书,一处活着的文化空间。它的存在,讲述着过去民间生活的热闹与信仰,也昭示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顽强生命力与创新传承的可能。
图文编辑:樊帅营
昆陽書苑公益分享
来源:昆阳书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