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阅读|第七届“中国阅读”推荐书目——人文•历史•艺术类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8 14:34 1

摘要:为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广泛传播阅读之美,中国图书馆学会精心策划,开展了第七届“中国阅读”推荐书目活动,推出八大主题的精选榜单推荐,分享给广大读者。让我们在阅读的世界里寻觅一片心灵的净土,用书籍的智慧之光,照亮每一个愉“阅”的日子。

/ 中国阅读 享受悦读好时光 /

为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广泛传播阅读之美,中国图书馆学会精心策划,开展了第七届“中国阅读”推荐书目活动,推出八大主题的精选榜单推荐,分享给广大读者。让我们在阅读的世界里寻觅一片心灵的净土,用书籍的智慧之光,照亮每一个愉“阅”的日子。

人文•历史•艺术类

《发现三星堆》

作者:段渝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内容提要:

该书是一部科学、系统反映长江上游古代文明中心——三星堆文化研究成果的大众普及读物。全书四色印制,彩图600余幅,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展示了三星堆文明的内涵。全书从三星堆——文明的重现、神权政体与文明、神权政体的运作系统、古蜀文明与夏商文明和长江中游文明、古蜀文明与欧亚古文明、南方丝绸之路——古代中印交通与中国丝绸西传等方面对三星堆文明的农业、手工业、城市、交通、贸易等经济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述,并对三星堆文明与中原及其他地区的文明以至西亚古代文明进行了比较研究。本书将深奥的学术研究成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既具有学术高度,又具有普及性的特点,以科学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的表述方式,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神秘的古蜀文明,并对笼罩着三星堆文明的诸种未解之谜一一给予了妙趣横生的科学解释。

《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

作者:李硕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讲述华夏文明的萌生与转型。从距今四千年前夏朝(二里头文化)的出现,到三千年前商朝的灭亡、西周建立,时间跨度一千余年。

从新石器时代以来,华北地区形成了杀人献祭的原始宗教。第一王朝夏朝(二里头)也沿袭了这种人祭文化,并在随后的商朝登峰造极。周族僻处西部,本没有人祭传统,但他们曾投靠商朝,为商朝捕猎用于献祭的羌人。周文王因受到商纣王怀疑,被作为人牲拘禁在殷都,最后,文王的长子伯邑考被纣王献祭。文王学习了商人的易卦占算技术,发展出《易经》的卦、爻辞体系——记录周文王亲历和认知的诸多事件,最终目的是推算“翦商”的战略。

武王灭商后,曾模仿商人的人祭行为;武王死后,由周公辅政,彻底禁绝了人祭宗教,销毁了有关商代人祭的文献记录,并制造出一套没有人祭的理想化历史叙事,以及基于“德”的世俗政治与道德体系。

周公的这些举措,开创了新的华夏文明。五百年后,孔子编辑儒家“六经”,系统整理周公的理论成果。周公和孔子塑造了儒家学派,其影响一直持续到现代。

概而言之,本书借助考古材料和传世文献,梳理了上古人祭风俗产生、繁荣和消亡的全过程,以及人祭与华夏早期文明从伴生到分离的伟大转折,再现了古人(周人)为终结商朝和人祭风俗付出的巨大努力,使我们对华夏文明的起源有了全新的认知。

《摄影实战手记:一个记者30年的记录与思考》

作者:刘卫兵 著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内容提要:

本书由新华社高级记者、资深媒体人刘卫兵历时近两年撰写完成。书中浓缩了作者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30多年的新闻采访和摄影经验,通过大量案例讲述各种摄影实战中技术技巧的运用,以及纪实新闻摄影对促进时代变革发展的思考。本书以摄影记者多年的摄影经历为主线,以摄影的变化和社会变迁为背景。既是一本讲述摄影采访实战和技术技巧的摄影书,又是一部记录改革开放发展的史料性图文著作。

《绝代风流:西南联大生活录》

作者:刘宜庆 著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内容提要:

"西南联大三部曲”分为《绝代风流:西南联大生活录》《先生之风:西南联大群英谱》《大师之大:西南联大风云记》三本,共百万余字,分别围绕联大师生的生活状况、学术研究、救国实践的主题,从不同侧面,详细讲述了20世纪中国的一批知识分子和他们的学生,是怎样在残酷的战争中坚守学者本心的故事。整套书涉及西南联大全部5个学院的269名大师、8000名学生,其视野绝不止局限于联大8年,而是将叙事跨度延伸至整个20世纪,更全面地展现每一个个人,和整个知识分子群体的命运归宿。

《谁在看中国画》

作者:【英】柯律格 著/梁霄 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提要:

在《谁在看中国画》这本书中,作者讲述了中国及其他国家的观看者如何无可争议地塑造了“中国绘画”这一伟大的艺术传统。他认为,中国境内的观看者对“中国绘画”的演变至关重要。通过考察描绘观看绘画的场景的作品,他向读者介绍了观看者的理想类型:士绅、帝王、商贾、民族和人民。在讨论中国艺术观看者的变化时,柯律格强调,中国文化中意象的多样性,使我们无法明确概括出“中国绘画”的构成。探索艺术作品与观看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将使我们对“中国绘画”这一概念的形成和变革产生新的认识。

《好一个宋朝:吴钩说宋朝》

作者:吴钩 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内容提要:

虽然宋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但是宋朝人的生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般无聊:我们流行将猫狗作为宠物,宋朝早有此风尚;宋朝街边风靡的娱乐方式,与当代并无太多区别;在城市中生活的宋朝居民,已经喝上了“自来水”;宋朝的商业非常发达,人们已有相当高的品牌意识,有些商铺甚至还出现了“灯箱广告”……

本书堪称宋朝的“纪录片”,读者通过阅读,可收获历史知识,领悟传统文化,掌握历史学分析的方法。此外,读者还能走进宋朝人的生活中,深度体会宋朝的开放、前卫及对后世深远的影响。

《自我突围:向理想前行》

作者:施一公 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内容提要:

从河南小郭庄的淘气少年到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再到致力于培养科技人才的教育工作者,施一公在自我成长之路上从未停下脚步。

2008年,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施一公放弃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职,全职回母校清华大学发展生命学科,在海内外引起极大关注。2018年,他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全力创办西湖大学。

他在56年的人生历程中,总是做出让大多数人难以理解的抉择。是什么促使他一次次突破自我?如何发挥理想的力量,实现人生理想的路径又是什么?相信读者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这是一本关于成长、求学、教育、家庭、友谊、理想之书,既写给自己,也写给教育科研工作者,更是写给青年学子,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步履不停,共同前行。

《人间有味》

作者:Golo 编绘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内容提要:

看电影、吃宵夜、话往昔,男孩和女友度过了一次温暖而美味的约会。

芳香醇厚的奶茶、劲道鲜香的拉面、滋滋冒油的肉饼、用父爱秘制的炒饭,两人相互倾诉藏在平凡食物背后的一个个意义非凡的故事。

当食物的香味唤起回忆,当往事热气腾腾地扑面而来,我们的青春活色生香。

《漫笔点丹青:中国绘画佳作鉴赏》

作者:张晓丽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内容提要:

本书通过梳理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将中国绘画作品置于美术史的背景中进行赏析,从美学角度研究中国绘画的艺术特色。介绍了历代画家的生平、艺术成就、代表作及其艺术特色,对当代绘画习作进行一画一评的鉴赏,将中国绘画作品的艺术成就和文化内涵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生动地展示了中国绘画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

《苏东坡新传》

作者:李一冰 著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内容提要:

苏东坡,天赋异禀的大文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他的标签很多,却难以被标签定义。居高处为翰林学士,落低谷为狱中囚犯,一生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本书即以东坡诗词为主线,兼及东坡文集、后人笔记等百余种资料,以坚实的考订和热情的笔触,呈现出一个立体的东坡形象。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