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退学,38岁成为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开挂人生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8 16:14 1

摘要:如果问大家,记忆中认识的第一个世界首富是谁,十个有九个会说——比尔·盖茨。19 岁创办微软,30 岁借助苹果上市的机会站稳脚跟,38 遂成为世界首富,并连续蝉联 13 年。这一期,我们讲讲“世界窗口”——微软的故事。

如果问大家,记忆中认识的第一个世界首富是谁,十个有九个会说——比尔·盖茨。19 岁创办微软,30 岁借助苹果上市的机会站稳脚跟,38 遂成为世界首富,并连续蝉联 13 年。这一期,我们讲讲“世界窗口”——微软的故事。

比尔·盖茨和我们之前提到的几位大佬一样,都有鲜明的个人背景。马斯克是南非移民,乔布斯是叛逆的嬉皮士,而盖茨则是含着金汤匙出生。他的父亲是知名律师,母亲是洲际银行董事,外祖父则是国家银行的行长。可以说,盖茨一出生就站在了优渥的起跑线上。

不过,盖茨从小就和普通孩子不同。他像“小谢尔顿”一样,总是喜欢抬杠:和父亲争论宪法,在家庭聚会和亲戚辩论,在大家眼里是个古怪的孩子。为了避免他被孤立,家人把他送进了西雅图的湖滨中学——一所贵族学校。

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

正是在这里,13 岁的盖茨第一次接触到了计算机,并开始写 BASIC 程序。他发现,和现实世界的成年人不同,计算机不会不耐烦,永远会按照命令回应。这种“公平的沟通”,让他彻底沉迷。在这里,他还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伙伴——保罗·艾伦。两人很快组建了计算机社团。高中毕业后,盖茨进入哈佛,艾伦去了华盛顿州立大学,两人暂时分开。

在哈佛的一天,盖茨接到了艾伦的电话:“快去买一本《大众电子学》。”翻开封面,是一台 Altair 8800。这台机器就是个人计算机的雏形。盖茨立刻意识到:如果个人电脑普及,一定会需要编程语言。他马上联系了发明人埃德·罗伯茨,声称自己已经写好了 BASIC 解释器,希望合作。实际上,那时连一行代码都没写。

微软时期的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

他拉上艾伦,在哈佛的 PDP-10 大型机上写了一个 Altair 模拟器,八周后,BASIC 解释器初版完成。艾伦带着磁带去见罗伯茨,在演示中输入“2+2”,屏幕输出“4”,当场敲定合作。不久后,19 岁的盖茨退学,和艾伦一起成立了“微型计算机软件公司”——也就是微软。

微软刚成立不久,就遇到了盗版问题。BASIC 被大量免费拷贝,几个月的努力付诸东流。愤怒的盖茨写下公开信,称这些人是“白嫖仔”。他收到了三百多封回信,只有五封道歉并补了钱,其他几乎都是谩骂。然而,比尔·盖茨并非善茬。他背后有律师父亲的法律思维,很快通过维权让微软 BASIC 逐渐成为行业标准。这一步奠定了微软在个人计算机软件中的地位。

盖茨的公开信

随着 Apple II 和 Altair 的成功,个人计算机市场开始升温。此时的“蓝色巨人” IBM 也决定进入这一领域。硬件不是问题,但软件是短板。于是 IBM 找到了微软。当时微软的年收入只有 750 万美元,而 IBM 超过 300 亿美元。差距之大,就像今天的苹果找一家小公司合作。

IBM和微软年收入对比

谈判时,盖茨让鲍尔默出面,因为他看起来更老成。结果不仅拿下了 BASIC,还顺带拿下了其他语言的合同。没多久,IBM 又提出需要操作系统。但微软并没有现成的系统,盖茨转而以 7.5 万美元买下西雅图计算机公司改造过的 CP/M(QDOS),再以 18.6 万美元卖给 IBM,并保留了关键条款:IBM 只有使用权,且必须捆绑销售。

结果,IBM 卖得越多,微软系统用户就越多。IBM 打下的硬件市场,反而成了微软的软件市场。这个系统,就是后来叱咤风云的 MS-DOS。

IBM 合作之后,微软盯上了苹果。乔布斯和盖茨的性格都极端,一个嫌对方没技术只会说,一个嫌对方没审美只会抄。尽管如此,两人还是达成了合作。微软为 Apple II 提供 BASIC 和 Excel,并为 Macintosh 开发软件。乔布斯甚至提前给盖茨看了图形界面原型。盖茨看后大受震撼,立刻在公司内部秘密研发。

微软秘密研发图形界面操作系统

1983 年 11 月,就在 Macintosh 发布前两个月,微软召开发布会,宣布正在为 IBM PC 开发图形界面操作系统——Windows。乔布斯大怒,指责盖茨背叛。盖茨冷静回应:“史蒂夫,你也是从施乐学的,咱俩谁也别说谁。”自此,两人一生的对立开始了。

1986 年,微软凭借 Word、Excel 和 Windows 这“三大骑士”,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那一年,比尔·盖茨年仅 30 岁。1995 年,盖茨对之前“借鉴”的产品进行了全面改造。他在 Windows 中加入了“开始菜单”“任务栏”等经典设计,让个人电脑的操作门槛大幅降低。哪怕是小孩子,也能轻松上手。不仅操作更简单,价格同样亲民。一台普通 PC 加上 Windows 95,远比苹果电脑便宜。

普通PC+Windows 95和苹果电脑价格对比

更关键的是,盖茨这一次学会了营销。他请滚石乐队(Rolling Stones)授权《Start Me Up》作为广告主题曲,呼应 Windows 的“开始”按钮;还邀请《老友记》演员出演搞笑教学视频,手把手教用户使用 Windows 95。

结果,Windows 95 一经推出便风靡全球,次年的 Windows 98 更是进一步巩固了优势。这两代产品,让微软在全球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市场的份额超过 90%。在中国,朴树的歌词里甚至写进了“Windows 98”,足见其文化影响力。对于 70、80 后来说,Windows 曾经就是一种时尚,谁要是不知道 Windows,都会被觉得“落伍”。

另一边的苹果却遭遇重创。乔布斯被董事会踢出局后,Mac 在 1995 至 1997 年间销量一度下跌 30%。微软的崛起,几乎让苹果被打到谷底。

1995 年,盖茨以 129 亿美元的身价登顶世界首富,并连续蝉联 13 年,直到 2008 年才被巴菲特超越。回过头看,盖茨并不是简单的“抄袭者”,而是在借鉴的基础上建立了行业标准。

1995 年,盖茨以 129 亿美元的身价登顶世界首富

盖茨的核心思路是“先合作,再绑架”。他专挑销量最好的计算机厂商合作,把 Windows 作为“出厂标配”。消费者用习惯了 Windows,自然对系统产生依赖。厂商想卖电脑,也只能预装 Windows,否则根本没有市场。

微软旗下办公软件

与此同时,微软还通过 Office 套件建立了软件标准:Word、Excel、PowerPoint 成为白领用户、教育机构、政府部门的必备工具。几十年的数据、数以万计的流程、数百万份文档,都被牢牢绑定在微软的格式上。事实证明,科技行业的成功不止依赖创新,建立标准同样是一门高收益的生意。

然而,辉煌之后也有阴影。互联网泡沫的到来,加上反垄断诉讼的缠身,让微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逐渐掉队,一度被外界称为“微软失去的十年”。

微软遇到的困境

那么,盖茨是如何化险为夷?又是如何与乔布斯、甲骨文的拉里·埃里森针锋相对?甚至与马斯克隔空过招,在特斯拉身上展开做空博弈?这一切的故事,我们下回分解。

来源:基地边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