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九段入手蒙娜丽莎已有月余,每次将它拿在手中端详,依然会有爱不释手的惊喜感。Eletech与Canpur联名的这款“蒙娜丽莎”,不仅是对传世名画的致敬,作为一款定位顶级市场的入耳式耳机,它在设计上展现的巧思,亦是近年来市场上极为少见且令我欣赏的。从独特的面板工艺
九段入手蒙娜丽莎已有月余,每次将它拿在手中端详,依然会有爱不释手的惊喜感。Eletech与Canpur联名的这款“蒙娜丽莎”,不仅是对传世名画的致敬,作为一款定位顶级市场的入耳式耳机,它在设计上展现的巧思,亦是近年来市场上极为少见且令我欣赏的。从独特的面板工艺到单元配置,皆展现出设计师的深思熟虑。
与当今众多顶级耳机追求超多单元、复杂结构的设计思路不同,蒙娜丽莎采用了相对“克制”的四混合十单元架构:5颗Sonion动铁单元、2颗Sonion静电单元、2颗Sonion骨传导单元,以及1颗Canpur独家研发的CPPM模组化平板单元。其中,CPPM平板单元与骨传导单元是设计的精髓所在。克制的单元数量不仅为腔体内部留出了更多声学调校空间,也更好地控制了耳机的体积和重量。
更让人惊喜的是,蒙娜丽莎没有随波逐流地采用金属外壳,而是从减重和佩戴舒适度出发,选用了能精准控制造型且重量极轻的树脂材质。而最令人赞叹的是它的面板设计——设计师并非简单地将蒙娜丽莎画像刻在面板上,而是通过不同角度、粗细、纹理的线条变化,将蒙娜丽莎的微笑“请”到了耳边。在不同光线下,这幅微笑若隐若现,高级感油然而生。
在过去一个多月的深度使用中,我搭配了A&ultima SP4000、HiBy R8II等多款旗舰播放器,并尝试了不同升级线材,试图全面挖掘这款耳机的潜力。下面九段就从技术解析、主观听感、搭配建议等维度,为各位深入剖析这位“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的单元结构设计颇具巧思。双静电单元负责高频的通透感,骨传导单元增强氛围感,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枚CPPM模组化平板高音单元。它将平板单元融入动铁风格的腔体中,在保证精准中高频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失真,提升质感与鲜活度。传统平板单元体积较大,很难完美融入多单元架构,而CPPM模块突破了这一限制,实现了更精确的声音揭示力和各频段间的无缝衔接。
内部接线方面,Eletech为它定制了高纯度银基机内线,以精湛工艺连接各个单元。随机附赠的“卢浮宫”线材同样值得关注。这条4绞22AWG线材采用Eletech独创的“三重定制顶级纯铜物料”技术,通过α、β、ζ三组纯铜导体和屏蔽网,针对特定频段进行优化,既能提供均衡自然的音乐氛围,又展现出厚实温润的声底,同时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从官方参数来看,“蒙娜丽莎”的频率响应范围达10Hz-45kHz,灵敏度103.3dB SPL @ 1kHz,阻抗7.3Ω @ 1kHz,理论上是一款驱动友好的耳机。经过一个多月的深度体验,我认为它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全频段实现了均衡性与音乐性的完美结合。这种特质与面板上若隐若现的微笑相呼应,在入耳式耳机中营造出虚实交融的立体空间。
“蒙娜丽莎”的声场表现并非简单将声音在三维空间拉开,而是在保证声场开阔、层次分明的同时,确保所有细节都具有充盈的密度。它能清晰反映录音质量的差异:劣质录音听起来平淡虚浮,而优秀录音则如鱼得水,横向声场宽广,乐器定位凝实,声场边缘柔和自然。
与同类产品相比,“蒙娜丽莎”的声场规模可能不是最大的,但它的优势在于精准的定位和层次分明的纵深。在演绎马勒第九交响曲这样的大编制作品时,它能清晰呈现弦乐、木管、铜管等各声部的位置,不会混作一团。纵向延伸为声音增添了立体感,那种“悬于脑前”的乐团感在入耳式耳机中实属难得。
高频方面,得益于CPPM平板单元,“蒙娜丽莎”展现出通透、充满空气感的特质,细节细腻,延伸自然。静电单元的泛音与平板单元的迅捷响应相融合,很好地还原了弦乐和人声高音的轻盈光泽。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腔体较小、导管深度较浅,耳塞套的选择至关重要。如果佩戴不当,高频的华丽感和延展会打折扣,全频厚度和低频量感也会受影响。佩戴得当的情况下,聆听穆特《卡门幻想曲》时,小提琴高把位音色亮丽不刺耳,泛音丰富自然,带有丝绒般的光泽感。
中频是“蒙娜丽莎”最迷人的部分。人声凝聚而有颗粒感,厚度适中,细腻真实。在聆听Tony Bennett与Lady Gaga的合唱专辑时,两位歌手截然不同的嗓音特质都得到了真实再现:Tony Bennett沧桑而富有磁性的嗓音与Lady Gaga清亮略带沙哑的声线形成鲜明对比,两人的和声部分又能完美交融,展现出“蒙娜丽莎”在中频处理上的高超技艺。
低频表现上,“蒙娜丽莎”以速度感见长,下潜深邃而量感适中,回弹迅捷,展现出干净而有力的低音表现。与网上一些观点不同,我认为“卢浮宫”原线下的低频表现恰如其分——那种相对丰满、富有厚度与包围感的低频,与舒展细腻的高频形成完美呼应。在聆听《尘鼓》时,鼓皮的震动感、鼓腔的共鸣都清晰可辨,低频下潜深沉的同时保持了优秀的清晰度和层次感。
动态表现方面,“蒙娜丽莎”能够轻松应对从轻声细语到雷霆万钧的快速转换。在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中,乐章从宁静到高潮的过渡自然流畅,毫无压缩感。这种优秀的动态表现建立在出色的微动态基础上,让音乐表现得更加生动且富有感染力。
虽然驱动难度不高,但“蒙娜丽莎”对前端设备相当敏感。搭配A&ultima SP4000时,声音走向精致细腻,整体表现均衡,鲜活感出众;而与HiBy R8II搭配时,声音则更丰满温暖,低频量感增加,特别适合古典、影视原声等需要氛围感的音乐类型。
“蒙娜丽莎”最打动我的,不是它将名画刻在面板上的表层创意,而是其整体设计与声音表现都与达芬奇名画的意象上达成的深层共鸣。就像达芬奇用线条和明暗塑造出那种若隐若现的神秘微笑一样,这款耳机通过精准的单元配置和调校,在声音上重现了同样的美学追求——不过分强调任何频段,却让每个细节都恰到好处;不刻意凸显解析,却在虚实之间构建出完整的音乐画面。
在当今顶级耳机的竞争中,“蒙娜丽莎”展现了一种难得的克制与智慧。它没有盲目堆砌单元,而是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巧妙的单元组合实现了丰富的声音表现。这种设计理念让它在众多追求极致参数的同类产品中显得颇具个性。
如果你在寻找一款既有顶级素质又能长久相伴的耳机,“蒙娜丽莎”值得你亲自聆听。它可能不会在第一耳就让你惊艳,但当你真正理解它的设计语言后,会发现这种不张扬却耐人寻味的美学,才是顶级耳机最该追求的方向。毕竟,真正的艺术从来不是瞬间的震撼,而是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永恒魅力。
最后的最后,作为耳机大家坛与耳机俱乐部十多年前的老版主,第一次看到“蒙娜丽莎”的上市信息还以为大家坛定制版耳机来了……
来源:曾经是九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