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两点,鸡西市公安局鸡冠分局永昌派出所值班电话骤响:“孙所!新华市场旁老小区水管爆裂,一楼全淹了!”刚结束出警的孙剑巍抓起警帽冲出门,凭借对辖区巷道的熟悉,抄近路抵达现场。他挽起裤腿扎进冰水,跪地堵漏、协助抢修,直到险情排除才浑身湿透离开。居民李大娘感慨:“
凌晨两点,鸡西市公安局鸡冠分局永昌派出所值班电话骤响:“孙所!新华市场旁老小区水管爆裂,一楼全淹了!”刚结束出警的孙剑巍抓起警帽冲出门,凭借对辖区巷道的熟悉,抄近路抵达现场。他挽起裤腿扎进冰水,跪地堵漏、协助抢修,直到险情排除才浑身湿透离开。居民李大娘感慨:“有小孙在,心里就踏实!”这看似寻常的处置,正是孙剑巍扎根社区,不断突破、深耕服务的缩影。
2012年入警的孙剑巍,曾是分局刑侦大队的“线索捕手”,凭借敏锐洞察力屡破要案。2014年,他转岗社区警务时,有人质疑“刑侦尖兵哪懂家长里短?”他却认为:“刑侦和社区一样,都是把百姓放心尖,而且家长里短、柴米油盐,距离百姓更近!”那时他不懂,直到面对居民楼里的婆媳争吵、菜市场的占道经营、深夜醉汉的跌跌撞撞,这些琐碎的“小目标”,比想象中更费事。
“先要摸清辖区‘家底’”,孙剑巍暗自下定决心要突破“陌生感”这第一道难关。不到三个月走访3200户,他硬生生将辖区12个小区、87栋楼的地形刻进脑海,成了精准感知社情的“最强大脑”。深冬老小区水管爆裂,抢修车因巷道狭窄无法进入,就是他凭借走访时记住的隐蔽小径,带工人精准抵达现场,又在冰水中引导排水,冻僵了双脚依然奋战。居民惊叹:“孙警官的工作状态令人感动。”
把“矛盾清单”变成“幸福账”,是孙剑巍突破“单一执法者”角色最好的见证。他将刑侦工作中练就的“倾听—共情—析理”能力,转化为社区里的“调解秘方”。无论群众情绪多激动,他第一件事就是递上一杯热茶:“先喝口热水,慢慢说。”辖区一对老夫妇与租客因噪音积怨半年,多次调解未果。他三次上门分别倾听诉求,邀请双方到派出所“喝杯热茶慢慢聊”,从“远亲不如近邻”讲到法律后果,最终彻底化解了双方的“冷战”。如今两家人常互相照应,老人逢人便夸:“小孙是贴心人!”他用共情突破了矛盾双方的对立,让“调解”变成了“暖心”。“社区警务不是单打独斗,要突破‘个人作战’的局限,织就全民共建的安全网。”作为副所长,他创新推出“错时工作法”“预约登记法”,带队完成44个小区、102栋楼、12755户的信息采集工作。他组建“红袖标巡逻队”“反诈宣传队”等群防群治组织,手把手教大家识别可疑人员、处置初期火灾。有一回物业王大爷反映有老人被“神医”骗了买了假保健品,他当天就联合市场监管部门介入,第一时间工作把钱全追了回来。他还创新构建“三维宣讲”体系,在夜市开展“摊位前安全课”,在老旧小区办“小板凳安全会”,在中小学设“小小安全员实践课”,将安全知识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话”,让安全意识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社区每个角落。
他是辖区独居老人随叫随到的“1号键”,针对辖区独居老人,他建立了“一对一”关爱机制,不仅建档立卡、定点上门,还让老人存上自己的电话号码,名字就是数字“1”。这枚“1号键”,在许大妈突发心脏病时,真的救了她一条命!许大妈攥着家门钥匙的手微微发颤,眼眶里泛着泪光:“小孙,要不是那天半夜你来的及时,我这把老骨头······”话音未落,她便将钥匙轻轻塞进孙剑巍掌心。如今,孙剑巍的钥匙串上挂着居民们陆续托付的钥匙,每把钥匙都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信任,这份信任在他的心里凝聚成了最珍贵的荣耀。多年来,他用几千户平安档案、2000 余次矛盾调解百分百满意度、1000 余次安全隐患闭环整改,在鸡西主城区繁华复杂的“中心区”,书写新时代社区民警的答卷,先后荣获“全国优秀青年民警”“个人二等功” 等荣誉。而他,永远在奔赴下一场“服务群众”的新起点,不断突破,因为对他来说,服务群众永不止步。
来源:龙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