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仅4人!东北“985”教授,获重磅奖项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6 18:22 2

摘要:坐落在东部沿海城市大连的“985”“211”“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大连理工大学,力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3个学科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计算机科学等15个学科位列ESI排名前1%;拥有数学等5个拔尖计划2.0基地;软件工程等74个国家和省级一

坐落在东部沿海城市大连的“985”“211”“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大连理工大学,力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3个学科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计算机科学等15个学科位列ESI排名前1%;拥有数学等5个拔尖计划2.0基地;软件工程等74个国家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覆盖除新工科专业以外的所有招生专业。学校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率超55%。

C919大飞机、“蛟龙号”深潜器、长征5号运载火箭、“天问一号”火星车、“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智能化工染料、高性能工程塑料……从国之重器,到大国工程,都可以看到大工人的身影。

近日,第六届“闵恩泽能源化工奖”颁奖典礼暨学术交流会在京举行,重点对在生物质能源、生物基化工与材料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12名优秀科技工作者进行表彰。大连理工大学薛闯教授荣获“杰出贡献奖”(全国仅4人)。

“闵恩泽能源化工奖”是由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绿色化学的开拓者、中国催化剂之父闵恩泽先生创立并捐资,由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石化于2013年4月联合设立。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设有“杰出贡献奖”和“青年进步奖”两类奖项。

薛闯是大工生物化工专业2005届本科毕业生,目前是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领军人才,长期致力于能源和化学品的生物制造方面的研究。发表SCI论文8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2件,美国专利1件,专利许可转化7件,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构建了一种自组装蛋白质笼的人工细胞器,实现番茄红素等产量显著提升;开发了高效纤维素产酶菌株,纤维素酶组成和产量实现优化和提升;开发了发酵耦合集成技术,为生物制造生物基产品开辟了新方向。

薛闯教授所在的生物工程学院同样汇聚了众多优秀人才,学院有教职工72人,其中正高级24人,副高级34人。拥有杰青、海外优青等国家级人才10人,省级高层次人才15人,80%以上教师具有国外学术经历。近五年学院从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国际一流名校引进师资20余人,进一步提升了整体师资水平,为学院的蓬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数据截至2024年6月)

同时,底蕴深厚、实力突出的生物工程学院也大力加强学科和科研平台建设,生物学/生物化学、植物与动物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学院拥有教育部智能生物制造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平台,拥有超亿元先进科研设备的生物分析测试中心为全院师生提供优质服务。

凭借一流的平台支撑,学院教师们潜心钻研学问,近年来在科研领域收获了累累硕果:

2022年,杨青教授团队与合作者首次揭示了几丁质生物合成的完整过程,并阐明了尼克霉素抑制几丁质生物合成的机制。这是我国农药研究领域首篇发表在《自然》(Nature)的论文。

2023年,王丽丽副教授所在的团队研发了专治沙门菌的复合噬菌体制剂,有效替代抗生素应用于家禽养殖、种蛋孵化链及商品蛋生产等产业线,成为一种绿色、安全、高效的靶向灭菌新措施。

2024年,王华楠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创新策略来设计刺激响应支架。该支架能够从扁平的2D结构可编程地转换为各种卷曲的3D组织模拟结构,并能够在体内进行二次转化以适应局部管状组织内的几何形状。成果在工程技术与材料领域Top期刊《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发表

未来,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也将持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勇攀科研高峰,产出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

本文素材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官网/官微,生物工程学院官网/官微,大工研究生官微,大工招生官微等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招生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