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地铁7号线正式开通!纵贯南北!串联一座城!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8 14:37 1

摘要:这条线路串联了卫津南路、卫津路、南门外大街这条中轴线沿线有鼓楼、大悦城、鲁能城等商圈,还有天大南大的高等学府、天塔湖的景区、梅江地区,穿越了主城区很多繁华核心的区域。建成之后可以极大的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6点17分,伴随着广播的提示音,一辆车身点缀着灵动黄、蓝色线条的列车平稳滑入站台,天津地铁7号线南段正式开通初期运营。

这也是本市首条南北方向的轨道骨干线路。它的开通进一步完善了中心城区的中南部区域的立体交通网络,助力城市发展。

截至目前,地铁7号线南段全线站的客流合计已超3万人次。按照远期规划,地铁7号线南段日客流量将达到13万至14万人次。

南北贯通,通勤大提速

这次开通的地铁7号线南段,从赛达路站至鼓楼站,全线共15座车站。线路推进西青区、南开区、河西区、和平区4个行政区。

这条线路串联了卫津南路、卫津路、南门外大街这条中轴线沿线有鼓楼、大悦城、鲁能城等商圈,还有天大南大的高等学府、天塔湖的景区、梅江地区,穿越了主城区很多繁华核心的区域。建成之后可以极大的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7点5分左右,在南开中学上高中的张同学从海光寺下车。家住西青区江湾二支路附近的他,过去需要10号线到昌凌路道5号线再从文化中心倒6号线到下瓦房转1号线才能到学校附近。

张同学:7号线开通了,我只要倒一次车就可以,今后的上学路再也不用绕弯了。全程能节省20分钟以上。

Jenny是一名在天津大学的留学生,目前居住在西青区的瑶环路附近。过去,她都是坐公交车来学校上课。今天她看到地图导航APP上有了新增线路,决定尝试了一下坐地铁。

天津大学留学生Jenny:地图上显示37分钟就到学校了。现在(8:45)距离上课还有2小时,今天是全新的体验。

市民高先生在西青经济开发区某企业从事芯片工程相关工作。家住河东的他过去都是开车上班,赶上车辆限号则需要乘坐9号线转乘5号线再转乘6号线再打车进行最后一公里接驳,早晚时间都要1个半小时。7号线开通后,他乘坐地铁2号线转乘7号线的兴华道站,步行几百米就可到达公司,节省时间在半小时以上。

市民高先生:7号线串联了天南大等高校、天开科创园,这位从事信创项目的高校企业间产学研交流合作带来了更多便利。

住在西青区青年公寓的陈先生在本市的一家制造工厂工作。今天带着大小包裹的他到打算到天津站坐高铁回河北老家。随着新地铁的开通,他不必背着行李骑共享单车,再换乘838路等公交车去往天津站;时间上也从1个多小时压缩到50分钟左右。

市民陈先生:新地铁开通方便了很多,生活在我们那个区域的外地人特别多,今早和我一起进站的就得有几十个人。今后到市里购物、上班都方便了不少。

“浓缩天津百年的中轴线”

作为本市唯一纵贯南北的地铁线路,地铁7号线南段的最北端连接的是天津建卫600多年的鼓楼、老城厢。中间途径的是“百年高校——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曾经的亚洲第一高塔——天塔,天津的城市会客厅——文化中心片区;汇聚城市体育文娱记忆的体北、奥体片区;刚刚举行上合峰会的梅江会展中心,以及集聚创新产业的西青开发区……

在天津所有的地铁线路中心,7号线是个独特的存在。因为它是本市第一条比较正南正北的放射线路,也基本是市区未来规划地铁线网里的唯一—条南北线路。

这条线路是沿着天津市最重要的南北向交通干道——卫津路、南门外大街敷设,老百姓从平时的出行就能感受到,这条通道早晚高峰的拥堵情况比较严重,7号线的开通将大大缓解沿线的交通拥堵情况。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交通专业正高级工程师周欣荣:7号线沿线途经了赛达新城、大寺开发区、梅江奥体、体北天塔、天开园、海光寺、鼓楼等区域,把外围的产业区、居住区和中心区的科教、商务、文旅资源 进行了高效的连接,可以满足沿线老百姓通勤、消费、文旅等需求,同时为打通科教、研发、中试生产等上下游的产业链条提供了交通纽带,对于构建轨道廊道上的职住平衡和产城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朗誉机器人是本市从事重载无人车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总部及核心研发部门就位于西青开发区。在企业副总经理孔亮看来,7号线的开通将成为企业运营和发展重要助力。

天津朗誉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孔亮:

7号线开通以后,(宏源道站)离工厂也就几百米,我们技术工程师,我们的白领至少100多人会带来一些切实的便利,也解决了限号、平时上下班堵车拥堵的情况,降低了出行成本。我们技术性研发公司也是离不开科研院所的支撑,比如天大南大。老师跟我们的交流,天大包含其他学校的实训基地,实习期有学生如果过来的话,去坐地铁就能直接到了。

天津朗誉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的重载无人车

随着7号线南段的开通,本市地铁的运营总里程将突破360公里,11条轨道线路进一步优化了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网络,将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的“环放式”轨道交通线网布局,强化中心区对大寺方向的客流辐射作用,整个网络锚固了天津对外交通枢纽和城市中心体系,和中心城区圈层式用地空间布局相吻合,实现了天津站、天津西站、机场、南站这些重要对外枢纽和营口道、小白楼商业商务中心、文化中心、奥体中心等等功能中心之间的快捷连通。

同时,南京路、红旗路、卫津路、友谊路等等骨干的客流走廊得到覆盖,满足了像双港、海教园、大寺、张窝、中北镇、双街等这些环城地区向心的出行需求,缓解了地面交通拥堵,基本实现了中心城区15公里半径圈层区域的45分钟轨道出行圈。

在地铁7号线南段开通运营同时,7号线这条“南北贯穿线”的沿线区域也在经历着城市的盘活焕新。

如今的在鼓楼周边,以“中央活力区”品质提升为目标的南门外大街城市更新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作为盘活焕新后的重点项目,泰达海信广场计划将2027年开业。在以市场化手段激活存量商业片区载体的同时,城市更新项目团队还坚持把区域内的老九章绸缎庄等历史风貌建筑进行内部提升,让文化传承与城市功能相融合。

位于天津百年高校周边的天开园正在加速创新资源聚集。今年8月,“天开和平园·模创社区正式开园”,它就处在地铁天大六里台站B口附近。这也标志着天津市人工智能垂类大模型创新社区从设想谋划到规划建设从一张蓝图变为了实景图。


历时300多天,天塔完成了夜景灯光改造工程,鎏金灯冠在夜空为这座老建筑注入了新的时尚元素。梅江、奥城片区的商业设施不断升级;刚刚完成世界级会议承载任务的梅江会展中心全新亮相,以集成电路、智能网联为主导的产业升级正在西青工业区内发生。

一条线串联了一座城,随着新建轨道线路的投用,它也将为市民们的通勤、消费、文旅生活需求,城市的科教研发、中式生产的产业链条提供了交通纽带,为站产城融合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来源:天津广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