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731》在京举办专家研讨会 探讨历史创伤的银幕重构与和平呼唤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8 13:09 1

摘要:9月26日下午,由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中国电影评论学会提供学术支持的“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电影《731》观摩研讨会”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成功举行。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影片《731》的推出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历史

9月26日下午,由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中国电影评论学会提供学术支持的“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电影《731》观摩研讨会”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成功举行。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影片《731》的推出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历史与艺术、记忆与和平的广泛思考。来自电影界、教育界、党史研究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与影片主创齐聚一堂,围绕影片的历史价值、艺术表达与现实意义展开深入交流。

本次研讨会聚焦三大主题,从多维度解析电影《731》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

研讨会上,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副理事长周建东特别强调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我们的管理部门需要更加自信,真正有历史担当的作品是能够获得市场认可的,我们应该主动发声,而不是被所谓的舆情所左右。”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书记侯光明教授认为,影片具有全球反战共鸣的意义。“这部电影不仅面向中国观众,更推动了731罪行进入全球反法西斯记忆体系。”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教授认为,影片通过感性力量树立了正确的二战史观。“影片中关于姓名的主题特别重要——从编号到名字的转变,象征着从物化到人性的回归。这种感性叙述比单纯说教更有力量。”

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平衡主题成为本次会议研讨的焦点,与会专家认为,影片在还原历史真相的基础上,通过艺术化的影像语言,实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表达的有机统一。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指出,影片的成功在于观众对历史真实的认同,“观众相信《731》讲述的是真实历史,这是其产生社会共鸣的基石”。《文艺报》编审、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影视专委会副会长高小立从媒体视角指出,影片通过克制的艺术表达实现了历史真相的传递,“影片没有刻意渲染血腥,而是通过局部特写和声音暗示展现暴行,这种克制反而更具冲击力。”用艺术的方式记录历史,将冰冷的历史通过充满温度的艺术形式在大银幕上传递出来,让大家更具象化、有共鸣地看待这段历史,记住民族苦难,这是这部电影的最大意义。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副所长孙承健认为,影片在物质真实与精神真实的关系处理上达到了新高度,他特别强调:“电影不仅是简单还原历史场景,更重要的是传递了那段历史的精神真实。”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胡建礼也认同影片在类型探索与艺术表达之间找到了独特平衡:“影片摒弃了简单粗暴的感官刺激,虽然在类型片和艺术片之间存在一定摇摆,但这种探索恰恰体现了创作的勇气。”胡建礼特别指出,影片中的苹果、老鼠、樱花等意象系统构成了丰富的隐喻网络,为观众提供了多层次解读空间。

教育界专家指出,影片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它不仅是历史教育的生动教材,更通过情感共鸣激发观众的爱国情怀与历史责任感,为新时代思政教育提供了有力的艺术载体。

行业专家赵卫国表示影片中跨国籍受难者共同搭建人梯的场景,“这一画面超越了民族界限,体现了人类共同追求自由的精神”。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田园认为,影片没有滥用血腥画面去制造视觉奇观刺激观众,而是以克制而凝重的摄影语言,运用较多的对称构图,营造出压抑、封闭、紧张和窒息的秩序感,反衬出极致的非人道、无人权、反人类。这种影像语言带给观众鲜活的体验,促使大家关心每一个被剥夺姓名、自由和生命的个体,使影片具有生动的历史审判性。它是对民族伤疤的直面,是对“无人生还”苦难悲剧的深刻祭奠。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一级巡视员班永吉从党史宣传工作者视角,强调了影片的史实严谨性:“影片中‘特别移送’等细节都基于严格历史考证。”他结合自己参观侵华日军第100部队细菌战罪证陈列馆的经历指出,“影片与历史档案相互印证,形成了强大的证据链。”长安街读书会编委、北京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刁超群从一线教学角度分享了观点:“《731》所展现的历史记忆参与了我们民族的历史认知和情感认知的塑造,在历史虚无主义抬头的今天,这部影片也为青年一代提供了深刻的历史教育。”

最后,学者们一致认为,影片超越国界的反战主题,传递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普世价值。它促使观众反思战争之殇,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正视历史,共同守护和平”,具有推动国际社会共同维护和平的现实意义。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原主任、研究员张士义则从国际视野补充道,电影尽最大可能还原了稀缺的历史真相,警示后人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其具象化的影像手段有利于国际传播,建议增加外文语种、拓展传播渠道、扩大发行范围,让更多国家的民众了解历史真相,让这部移动的“死亡实验室”和“罪证陈列馆”在国际上发挥更大作用。

长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庄严指出,作为有着80年历史的“新中国电影摇篮”,长影始终坚守“为人民创作”的初心。保利影业副董事长李挺伟指出,《731》既是一部守护人类文明底线的世界电影,也是筑牢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思想根基。它用深刻的影像艺术表达唤醒每个中国人的共同记忆,并转化为全人类的共享记忆。可以通过联学、联展、联映等方式进一步为历史发声、为真相立证,拓宽国内外传播渠道。

电影《731》导演赵林山分享了创作历程,他表示,影片制作耗时十余年,团队查阅文献资料超过百万字,走访了众多历史学者、反战人士和受害者家属。“遗忘等于二次杀戮,《731》的第一使命就是拒绝遗忘,”赵林山强调,“面对这段被蓄意掩盖的历史,我们必须以近乎偏执的严谨,为每个细节注入真实的力量。”影片通过小人物视角展开叙事获得了专家认可。

电影《731》作为一部承载厚重历史题材的影片,在历史真实与艺术表达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影片不仅是对历史真相的还原,更是一次主动的记忆生产和传承行动。正如导演赵林山所言:“《731》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座移动的731罪证陈列馆。”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历史坐标上,这部电影引发了关于历史与未来、牺牲与铭记、战争与和平的全民思考。与会专家期待,通过这部影片,更多观众能够寻求历史启示,获得走向未来、面向民族复兴的生动力量。

电影《731》由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保利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环鹰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作愉快(北京)影视科技有限公司出品,千岁影视文化(北京)有限公司、哈尔滨演艺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愉快(北京)影视文化工作室、北京高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众鑫魔力无锡影视有限公司、上海宸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凯鹰影业(舟山)有限公司、北京团圆影业有限公司、徐州高兴互娱科技有限公司、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天美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哈尔滨市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千岁影视科技(青岛)有限公司联合摄制,北京环鹰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作愉快(北京)影视科技有限公司宣发,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愉快(北京)影视科技有限公司、南京苏宁影创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发行。用影像缅怀历史,用银幕铭记真相,走入电影院,铭记历史,拒绝遗忘!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