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灶台旁的温暖力量——记石泉县两河镇第二十届人大代表张诗翠的孝行与担当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8 12:20 1

摘要:在石泉县两河镇的村落间,提起张诗翠的名字,村民们总会竖起大拇指。这位文化程度仅有小学的农村妇女,既是烟火灶台旁操持家务的普通主妇,也是镇人大代表席上为民生发声的“贴心人”。她用八年如一日的坚守,将孝老爱亲的善举从自家灶台延伸至整个村庄,在平凡生活中书写着不平凡

在石泉县两河镇的村落间,提起张诗翠的名字,村民们总会竖起大拇指。这位文化程度仅有小学的农村妇女,既是烟火灶台旁操持家务的普通主妇,也是镇人大代表席上为民生发声的“贴心人”。她用八年如一日的坚守,将孝老爱亲的善举从自家灶台延伸至整个村庄,在平凡生活中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

晨光初透时,张诗翠早已站在灶前,左手握着锅铲翻炒,右手熟练地揉着面团,旁边还多备着一份保温盒。2018年,为同时照顾年迈的婆婆与同学父亲,她毅然辞去西安工作返乡。每日清晨,她从自家出发,带着热乎早餐步行至萝墙湾安置点,陪老人拉家常、看晨景,再将老人接回自己家,傍晚再护送回家。2022年的一个暴雨天,她为送红烧鱼摔进泥坑,鱼洒了,却把空碗揣在怀里说:“人没事,碗还在,明天还能再送。”如今婆婆已逝,她仍坚持接送同学父亲,八载风雨无阻,连邻居都感慨:“她比亲闺女还亲。”

2021年当选镇人大代表后,她的“履职笔记”写满民生温度。2023年童关村大堰损毁影响灌溉,她不仅捐出2000元积蓄,更让儿子参与修复工程;村民张大妈的医保代缴、梁家小伙的就业难题、村口垃圾堆的清理……这些“烟火琐事”都被她记在日记里,一件件推动解决。她说:“人大代表不是荣誉,是替大家跑腿的‘贴心人’。”

灶火腾腾处,是她托起老人晚年的双手;会场桌案前,是她为民生发声的笔杆。张诗翠的故事里没有惊天壮举,却有日复一日的坚守——为老人擦脸时的轻声细语,为村民争取补贴时的据理力争,为留守儿童重返校园的奔走呼吁。这位“铁娘子”用行动证明:孝老爱亲不仅是家风,更是乡风;人大代表不仅是头衔,更是责任。

如今,她的“灶火哲学”已化作乡村振兴的暖流,在两河镇的烟火气里,人们看到的不仅是柴米油盐的温暖,更是一个普通人用赤子之心写就的“担当答卷”——以灶台为笔,以初心为墨,绘就新时代农村女性的温暖图卷。(通讯员:李全莹)

编辑:赵佳欣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

来源:陕西法制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