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场雨刚停,高低不平的田间小路上尚存一洼洼的积水。9月27日上午10时许,来自山东省内科研机构,种子管理、技术推广等部门的测产验收专家们套上防水的塑料鞋套,踩着泥泞,走进位于济南市莱芜区苗山镇漫道屯的花生地。
一场雨刚停,高低不平的田间小路上尚存一洼洼的积水。9月27日上午10时许,来自山东省内科研机构,种子管理、技术推广等部门的测产验收专家们套上防水的塑料鞋套,踩着泥泞,走进位于济南市莱芜区苗山镇漫道屯的花生地。
采摘荚果。
这片地,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所与济南市鲁赢粮蔬专业合作社联合打造的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示范田,种植花生品种为“舜花14号”。
舜花14号,是该所花生栽培与生理生态创新团队选育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2022年9月21日获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2025年5月1日获植物新品种权。该品种株型直立、紧凑,植株较矮,适合密植;属中大果,结果集中,饱果率高,荚果饱满度高;油酸含量高达80.6%,油亚比26.96,籽仁粗蛋白含量26.4%。
示范田播种期为5月20日,面积为50亩。示范田创新集成全程可控施肥技术、小垄密植、前控后保等关键技术。
测产验收现场,专家们在交流栽培技术。
潍坊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付春、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高级农艺师钟文、济南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技推广研究员亓翠玲、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姚远、济宁市农业科学院正高级农艺师马登超等验收专家,按照山东省花生测产验收有关办法,随机抽取“舜花14号”示范田3个样品点,每点面积6.67平方米,经过拔秧、摘果、称重,按折干率55%折算亩产量。结果显示:平均亩产624.8公斤。
测产验收人员合影。
这片示范田地处丘陵地带,沙壤土。在瘠薄地上获得如此高的产量,济南市鲁赢粮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青表示满意,但不满足。他说,他是第一年种“舜花14号”花生,缺乏经验,主要是种植密度只有每亩8000穴左右,没有达到专家要求的每亩13000—15000穴的要求。明年将实施单粒精播,把种植密度提上去,争创更高产量。
这次试验示范,得到济南市科学技术局“花生高产高效栽培的生理基础及调控机理研究”项目的资助。
来源:农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