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年底跟小区张叔聊天,他掏出手机给我看账户——15万本金,一年炒到23万,没追过一次热点,没听过半句内幕消息,就靠盯着“5日均线和20日均线”操作。我当时特纳闷:“现在炒股软件里指标一大堆,MACD、KDJ那么复杂,你咋就盯着这两条简单的线?”张叔笑着说:“
去年年底跟小区张叔聊天,他掏出手机给我看账户——15万本金,一年炒到23万,没追过一次热点,没听过半句内幕消息,就靠盯着“5日均线和20日均线”操作。我当时特纳闷:“现在炒股软件里指标一大堆,MACD、KDJ那么复杂,你咋就盯着这两条简单的线?”张叔笑着说:“指标多了反而乱,咱散户那点本金,经不起折腾。这两条线看着简单,却是真管用,我用15万试了半年,比之前追热点赚得多,还少踩了不少坑。”
这话一下子戳中了我。3年前我拿着15万本金入市,天天盯着财经新闻追热点:今天听说新能源火就买新能源股,明天看到医药出政策就追医药股,结果一年下来,15万亏到9万,光追热点交的手续费就有8000多。直到后来跟着张叔学用这两条均线,才明白:对散户来说,炒股不是比谁懂的指标多,而是比谁能抓住“靠谱的趋势”。5日均线是“短期风向标”,20日均线是“中期护身符”,把这两条线吃透,15万本金也能慢慢滚起来。
这一年多,我用15万本金跟着张叔练手,不仅把亏的6万赚了回来,还靠这两条均线抓了一只涨超40%的股票。今天就用大白话,把“5日+20日均线”的用法讲透,结合我和张叔的真实经历,全程没复杂术语,手里有10万、15万的散户,看完就能用。但先说明:股市没有绝对稳赚的方法,这两条线是帮你找“大概率正确的方向”,最后还要结合自己能承受的风险做决定。
先聊聊:为啥15万本金,追热点不如盯均线?我亏6万的教训就是答案
很多散户跟我以前一样,觉得“追热点来钱快”,只要踩准节奏,15万本金很快就能翻倍。可实际情况是,热点就像“流星”,看着亮,抓不住,还容易被砸伤。我2021年追热点的经历,现在想起来还心疼。
当时“元宇宙”概念突然火了,我看新闻说“元宇宙是未来趋势”,没看任何走势,18块钱买了一只元宇宙概念股,一下投了5万(占15万本金的三分之一)。买完第一天涨了3%,我还跟家人炫耀“选对了”;结果第二天就低开2%,收盘跌了4.5%,我想着“热点不会这么快凉”,没卖;第三天继续跌,跌到16块,我慌了,割肉卖了,5万本金一下亏了近6000块。
没过多久,“数字货币”又成了热点,我吸取上次的教训,先看了看走势——那只数字货币股连续涨了5天,我觉得“这次稳了”,又投了4万,22块买了1800股。结果买进去当天就跌了3%,第二天直接跌停,我又割肉,4万亏了近5000块。
短短两个月,光追热点就亏了1.1万,15万本金只剩12.9万。后来跟张叔吐槽,他给我看了那两只股的均线:“你看,第一只元宇宙股,你买的时候已经跌破5日均线了,短期趋势早坏了;第二只数字货币股,涨的时候没站上20日均线,根本没形成中期趋势,就是游资炒起来的,你进去就是接盘。”
从那以后我才明白:15万本金不多,追热点就像“赌大小”,赢一次容易,一直赢很难;而均线是“看得见的趋势”,股价在均线上方,说明有资金在托着,涨的概率大;在下方,说明资金在跑,跌的概率大——对散户来说,跟着趋势走,比跟着热点跑靠谱10倍。
第一条线:5日均线——15万本金的“短期入场券”,看懂了才敢买
张叔说:“5日均线是咱散户的‘入场门票’,股价在线上,才有上车的资格;在线下,再诱人也别碰。”其实5日均线特别好懂,就是“最近5天股价的平均价”,炒股软件上一般用紫色线标着,打开K线图一眼就能看到。
它的核心用法就一个:股价在5日均线上方运行,短期趋势向好,能买;股价在5日均线下方运行,短期趋势走坏,别买、要减仓。
我2022年靠5日均线,赚了第一笔“稳钱”。当时张叔让我盯一只光伏股,那只股从25块跌到20块,然后开始反弹:第一天收盘价20.8块,站上5日均线;第二天收盘价21.5块,继续在5日均线上方;第三天回调到21块,刚好碰到5日均线就反弹,张叔说:“短期趋势稳了,可以小资金试试。”
我当时没敢多投,用15万本金的20%(3万),21块买了1400股。买完之后,股价每天沿着5日均线往上走,涨2%左右,中途有两次回调,都没跌破5日均线,我就一直拿着。直到第12天,股价涨到26块,当天收盘价跌破5日均线(收在25.5块),张叔提醒我“短期趋势坏了,该卖了”,我赶紧卖了,3万本金赚了近6300块,收益率超过20%。
但刚开始用5日均线,我也踩过坑。有一次,一只医药股站上5日均线,我没看成交量就买了,结果买完第二天就跌回5日均线下方,亏了近2000块。后来张叔跟我说:“站上5日均线还不够,得看成交量——如果站上时成交量比前一天多30%以上,说明有资金真的在买,是‘真突破’;如果没放量,就是‘假突破’,专门骗散户上车。”
所以用5日均线买股,一定要记住两个“前提”:
1. 股价连续2天站在5日均线上方,不是偶尔站上一天就跌下来;
2. 站上时成交量要放大,至少比前一天多20%,没有成交量支撑,就是假突破。
第二条线:20日均线——15万本金的“中期护身符”,守住了才不亏
如果说5日均线是“入场券”,那20日均线就是“护身符”——它是“最近20天股价的平均价”,软件上一般用黄色线标着,能反映中期趋势。张叔常说:“15万本金,只要股价不跌破20日均线,就有持有底气;一旦跌破,不管亏多少,先减仓再说。”
它的核心用法更简单:股价在20日均线上方,中期趋势没坏,能持有;股价跌破20日均线,中期趋势走坏,要减仓或清仓。
去年下半年,我靠20日均线,躲过了一次大跌。当时我买了一只半导体股,28块买了1000股(用了2.8万),股价一直在20日均线上方走,我就一直拿着。直到有一天,大盘大跌,这只股也跟着跌,收盘跌破20日均线,跌到26.5块。我想起张叔说的“跌破20日均线要减仓”,赶紧卖了600股,收回近1.59万。
结果第二天,这只股继续跌,跌到25块,我把剩下的400股也卖了,总共亏了近1500块。虽然亏了,但如果当时硬扛,后来股价跌到22块,要亏6000块——20日均线帮我少亏了近4500块。
张叔也跟我讲过他的经历:2021年他买了一只消费股,32块买了2000股(6.4万),股价一直在20日均线上方走,他就拿着。后来有一天,股价跌破20日均线,他果断清仓,卖了30.5块,虽然亏了3000块,但没过几天,这只股跌到27块,要是没卖,要亏1万块。
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跌破20日均线还硬扛”。我有个朋友小李,去年买了一只科技股,跌破20日均线后,他觉得“会反弹”,一直拿着,结果从30块跌到22块,4万本金亏了近1.1万,后来花了大半年才赚回来。所以对15万本金来说,20日均线就是“最后防线”,跌破了别犹豫,减仓保住本金最重要。
两条线结合用:“5日穿20日买,5日破20日卖”,15万本金的“稳赚口诀”
张叔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把5日和20日均线结合起来,总结成一句口诀:“5日线上穿20日均线(这叫‘金叉’),逢低买;5日线下破20日均线(这叫‘死叉’),赶紧卖。”这招对15万本金特别管用,既不会错过上涨机会,又能及时避开大跌。
我2023年靠这个口诀,赚了最多的一笔钱。当时张叔让我盯一只新能源股,那只股之前一直在20日均线下方走,突然有一天,5日均线向上穿过20日均线(金叉),而且成交量比前一天大了50%,张叔说:“中期趋势要变好了,可以多投点。”
我当时已经对这两条线有信心了,用15万本金的40%(6万),24块买了2500股。买完之后,股价沿着5日均线往上走,中途有两次回调,都没跌破20日均线,我就一直拿着。直到3个月后,5日均线向下穿过20日均线(死叉),我赶紧卖了,卖价34块,6万本金赚了近1万,收益率超过40%。
张叔用这个口诀的战绩更牛:2022年他用15万本金,靠金叉买、死叉卖,操作了4只股票,3只赚了,1只小亏,全年赚了近4万,15万变成19万。他跟我说:“对咱散户来说,不用想着抓涨停,只要能靠这两条线,每年赚20%,15万本金5年就能翻一倍。”
但新手用这个口诀,容易犯两个错:
1. 金叉时不看位置:如果股价已经涨了很多(比如比最近半年高点低10%以内),再出现金叉,很可能是“假金叉”,比如我之前追的数字货币股,就是高位金叉,结果亏了钱;如果股价在低位(比最近半年高点低30%以上)出现金叉,才是“真金叉”,涨的概率大。
2. 死叉时犹犹豫豫:很多人觉得“死叉了说不定会反弹”,结果越等亏越多。张叔说:“死叉出现,先减仓50%,剩下的看情况——如果股价又站回20日均线,再买回来;如果继续跌,就清仓,别硬扛。”
15万本金用均线的3个避坑提醒,我亏6万总结的经验,新手一定要记牢
这一年多,我用15万本金练手,踩过不少坑,也总结了3个避坑提醒,手里有10万、15万的散户,一定要记牢,不然很容易白忙活。
提醒1:别满仓,最多用70%本金买金叉股
张叔一直跟我说:“15万本金,满仓风险太大,最多用70%买金叉股,剩下30%留着补仓。”刚开始我没听,第一次用5日均线买股,就把15万的30%(4.5万)全投进去了,结果股价回调,我没资金补仓,只能看着亏;后来听张叔的,留了30%备用金,才发现补仓有多重要。
去年买那只新能源股时,我用6万买了2500股,成本24块,后来股价回调到22块(没跌破20日均线),我用备用金里的1.1万补了500股,成本降到23.5块。后来股价涨到34块,卖的时候比没补仓多赚了近2500块。
所以手里有15万的散户,一定要留30%备用金,别满仓——补仓能降低成本,就算股价短期回调,也有底气扛过去。
提醒2:别只看个股均线,还要看大盘均线
张叔说:“大盘是‘大气候’,个股是‘小树苗’,大气候不好,小树苗长不高。”之前我只盯着个股的5日和20日均线,没看大盘,结果个股金叉了,大盘却跌破20日均线,最后个股也跟着跌。
2022年下半年,有一只消费股出现金叉,我没看大盘就买了3万,结果大盘当时已经跌破20日均线,个股买完没几天就跌了,我亏了近3000块。后来张叔教我:“买股前先看大盘——如果大盘在20日均线上方,再买个股金叉股;如果大盘在20日均线下方,就算个股金叉,也别买,大环境不好,个股很难独善其身。”
从那以后,我买股前先看大盘均线,只要大盘在20日均线下方,再诱人的金叉也不碰,这一年多没再因为大盘跌而亏过钱。
提醒3:别频繁操作,金叉买、死叉卖,中间别乱动
刚开始用均线时,我总忍不住频繁操作:股价涨一点就想卖,跌一点就想补,结果一年操作了12次,手续费交了近6000块,赚的钱还不够交手续费。张叔跟我说:“用均线操作,要‘稳’——金叉买了之后,只要没出现死叉,就一直拿着,别因为短期波动乱卖;死叉卖了之后,没出现金叉,别乱买,耐心等机会。”
后来我学着“稳”,2023年只操作了3次,手续费只交了1200块,反而赚了近1.5万。对15万本金来说,少操作就是少花钱,手续费省下来,也是赚的。
写在最后:15万本金炒股,比“赚快钱”更重要的是“少亏钱”
这两年用15万本金跟张叔学均线,我最大的感悟是:对散户来说,炒股不是比谁赚得多快,而是比谁能活得更久。15万本金不多,一次追热点亏1万,两次就亏2万,要赚回来很难;而靠“5日+20日均线”,虽然赚得慢,但能少亏、稳赚,15万慢慢滚,也能滚成20万、30万。
张叔跟我说过一句话:“咱散户炒股,就像农民种地,5日均线是‘播种的时机’,20日均线是‘浇水的节奏’,按时播种、按节奏浇水,庄稼才能丰收;要是乱播种、乱浇水,再好的地也长不出粮食。”
如果你手里有10万、15万本金,别再瞎追热点、乱研究复杂指标了,先把“5日+20日均线”吃透——打开炒股软件,每天花10分钟看一下K线,看看股价在均线上还是下,成交量够不够,慢慢就会有感觉。等你能熟练用这两条线判断买卖时,就会发现:炒股其实没那么难,15万本金也能越炒越顺。
最后想问大家:你以前用过均线操作吗?是赚了还是亏了?如果没试过,手里有15万本金,要不要从今天开始,盯着“5日+20日均线”试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经历或者疑问,我们一起交流、一起进步。
记得点赞关注,后续我还会分享更多“均线实战技巧”,比如怎么用两条线找低位金叉股、怎么用均线控制仓位,说不定下一篇内容,就能帮你抓住下一个赚钱机会。
来源:沐南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