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史、敛财、媚上:唐朝第一‘奸臣’许敬宗的争议人生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05 10:43 1

摘要:许敬宗,一个在唐初政坛纵横近半个世纪的名字,既是才华横溢的史学家,又是权谋狡诈的政治家。他的一生充满矛盾:李世民赞其文采,却因轻浮贬其官职;高宗倚其为心腹,史书却将其钉在“奸臣”之列。他究竟是推动科举兴起的改革者,还是道德败坏的弄权者?

许敬宗,一个在唐初政坛纵横近半个世纪的名字,既是才华横溢的史学家,又是权谋狡诈的政治家。他的一生充满矛盾:李世民赞其文采,却因轻浮贬其官职;高宗倚其为心腹,史书却将其钉在“奸臣”之列。他究竟是推动科举兴起的改革者,还是道德败坏的弄权者?

许敬宗出身名门,其父许善心为隋朝礼部侍郎。隋末乱世中,他投奔瓦岗军李密,后归顺唐朝,因文采出众被李世民纳入“秦王府十八学士”,参与编修国史,起草诏书时“词彩甚丽”,深得太宗赏识。然而,贞观十年长孙皇后丧期,他因嘲笑欧阳询相貌丑陋被贬为洪州司马,暴露出性格轻浮的一面。

尽管仕途波折,许敬宗的才华始终是政治资本。贞观十九年,他随太宗征高丽,于驻跸山前立草诏书,文不加点,展现“立马可待”之才,重获重用。

高宗时期,许敬宗迎来人生转折。面对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垄断朝政,他选择与武则天结盟。当高宗因废后之事与元老僵持时,他以“田舍翁多收十斛麦,尚欲更故妇”的粗鄙比喻,力挺高宗立武昭仪为后,成为“废王立武”的关键推手。

此举不仅打破关陇集团对权力的垄断,还推动科举取士的兴起。许敬宗借机诬陷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反对派,致其流放至死,彻底瓦解太宗时代的权力结构。

许敬宗掌修国史期间,屡次因私篡改实录。他收受庞孝泰贿赂,将其败仗美化为大捷;为姻亲尉迟敬德隐去过失,甚至将太宗赐予长孙无忌的《威凤赋》移花接木至尉迟恭名下。更荒唐的是,他将出身奴隶的女婿钱九陇伪造成门阀贵族,与开国功臣并列。

私生活上,他奢靡无度,建飞楼七十间供妓女跑马嬉戏,甚至因儿子与继室通奸,将其流放岭南,被讥为“弃长子于荒徼,嫁少女于夷貊”。

672年,许敬宗以81岁高龄善终,高宗为其停朝三日,赐陪葬昭陵。然而,朝臣拟谥“缪”(名实相悖),最终因武后干预改为“恭”(过而能改),折射出官方对其矛盾态度。

《新唐书》将其列入“奸臣传”,司马光评其“才优而行薄”,但不可否认,他在削弱门阀、强化皇权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许敬宗的一生,是才华与权谋交织的复杂样本。他助推武则天崛起,瓦解关陇集团,却因私德败坏、篡改历史背负骂名。正如《资治通鉴》所言:“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许敬宗的成败,恰是“有才无德”的典型注脚。

来源:公子斐谈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