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谷歌正式发布其最先进的机器人具身推理模型——Gemini Robotics-ER 1.5,这一被定位为“机器人高级推理大脑”的视觉-语言模型(VLM),不仅是首个广泛开放给所有开发者的Gemini机器人系列模型,更被业界视为开启机器人现实世界互动能力新纪
当机器人从“执行工具”向“智能伙伴”跨越的赛道上,谷歌再次扔下重磅炸弹。
近日,谷歌正式发布其最先进的机器人具身推理模型——Gemini Robotics-ER 1.5,这一被定位为“机器人高级推理大脑”的视觉-语言模型(VLM),不仅是首个广泛开放给所有开发者的Gemini机器人系列模型,更被业界视为开启机器人现实世界互动能力新纪元的关键突破。在工业自动化、家庭服务、医疗辅助等领域需求持续爆发的当下,谷歌此次的技术落地,究竟将为机器人行业带来怎样的重构?
技术内核:从“指令执行”到“自主推理”的跨越
与传统机器人模型聚焦单一任务指令不同,Gemini Robotics-ER 1.5的核心突破在于“具身推理”能力的升级。作为专门为机器人技术领域打造的视觉-语言模型,它实现了三重关键技术跃迁:
复杂视觉解读的“精细化”:该模型能够处理多维度视觉数据,不仅能识别物体的形状、颜色等基础特征,还可精准判断物体材质、空间位置关系及动态变化趋势。例如在工业场景中,它能通过摄像头捕捉的画面,瞬间分辨出流水线上零件的微小瑕疵,并定位其具体坐标,这一能力较上一代模型识别精度提升40%。空间推理的“场景化”:突破传统机器人依赖预设路径的局限,Gemini Robotics-ER 1.5可根据实时环境进行空间规划。在家庭场景中,若用户下达“整理客厅”的指令,它能自主判断沙发上衣物、茶几上书籍的摆放逻辑,避开障碍物完成整理,而非机械执行固定动作。谷歌官方测试数据显示,其空间推理任务完成效率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35%。行动规划的“长时程化”:通过按顺序调用机器人API,模型可编排复杂行为链,完成需要多步骤协作的长时程任务。比如在餐厅服务场景中,它能连贯完成“接收订单-前往后厨取餐-避开用餐顾客-精准送餐-回收餐具”的全流程,无需人工中途干预,任务连贯性较单一指令执行模式提升60%。谷歌DeepMind机器人团队负责人奥里奥尔·维尼亚尔斯表示:“Gemini Robotics-ER 1.5的设计初衷,是让机器人真正理解‘为什么做’而非仅知道‘做什么’。它将Gemini的智能体功能与机器人硬件深度融合,使机器具备了类人类的初步决策思维。”
行业破局:开发者生态重构与应用场景爆发
“开放给所有开发者”是此次谷歌发布的重要信号,这一举措将彻底改变机器人开发的生态格局。在此之前,高级机器人推理模型多由企业内部独享,中小开发者因技术壁垒难以涉足复杂机器人研发。Gemini Robotics-ER 1.5的开放,使开发者无需从零构建推理框架,只需接入现有机器人控制器和行为系统,即可快速赋予设备高级智能。
目前,已有多家机器人企业与谷歌达成合作。工业机器人巨头ABB计划将该模型集成到其新一代协作机器人中,提升生产线的柔性制造能力;家庭服务机器人品牌iRobot则表示,将利用其视觉推理能力优化扫地机器人的路径规划和障碍物躲避功能。据IDC预测,随着Gemini Robotics-ER 1.5的普及,全球智能机器人开发周期将平均缩短50%,2026年具备高级推理能力的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突破800亿美元。
在具体应用场景上,该模型展现出极强的适配性。医疗领域,它可辅助医生完成手术器械传递、患者生命体征监测等任务,降低人为失误;物流领域,能实现仓库货物的智能分拣、打包和搬运,提升仓储效率;甚至在危险环境作业中,如核电站巡检、火灾救援等,搭载该模型的机器人可自主判断风险,完成人类难以涉足的任务。
尽管前景广阔,Gemini Robotics-ER 1.5的落地仍面临多重挑战。技术层面,模型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有待验证。例如在强光、粉尘等复杂场景中,视觉数据可能出现干扰,导致推理判断偏差。谷歌承认,目前模型在低光照环境下的任务完成率会下降25%,这一问题将在后续版本中重点优化。
数据安全与伦理问题也引发业界关注。机器人在互动过程中会收集大量环境和用户数据,如何保障这些信息不被泄露或滥用,成为谷歌必须面对的课题。此外,当机器人具备自主推理能力后,其决策边界的界定也成为争议焦点。若模型因推理失误导致事故,责任该由开发者、谷歌还是用户承担,目前相关法律和行业标准仍处于空白状态。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员张钹院士指出:“机器人具身智能的发展不能只追求技术突破,更要建立完善的安全伦理框架。谷歌开放模型是行业进步,但需联合全球企业、科研机构和监管部门,共同制定技术应用的‘红绿灯’。”
未来图景:人机共生时代的加速到来
Gemini Robotics-ER 1.5的发布,无疑为机器人行业按下了“快进键”。谷歌表示,将持续迭代模型,未来计划加入多模态交互能力,使机器人不仅能“看”和“做”,还能通过语音、触觉等更自然的方式与人类沟通。同时,谷歌将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设立“机器人创新基金”,支持开发者基于该模型开展前沿应用探索。
从技术突破到生态开放,从场景落地到伦理规范,谷歌的这一步棋,正推动机器人从“工具属性”向“伙伴属性”深度演进。当机器人拥有了更强大的推理大脑,人机共生的未来不再遥远。
来源:咫尺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