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中秋|方寸饼皮藏文脉,口齿留香忆故乡 文创月饼 一口一个故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8 08:36 1

摘要:从新兴的烘焙小店,到家喻户晓的本土大牌,各类文创月饼以饼为纸、以文化为魂,把医圣文化、三国记忆、月季风情糅进方寸饼皮,让每一口月饼都成为打开南阳故事的“钥匙”,成为这个中秋最动人的“城市名片”。

店员介绍南阳文创月饼

南阳系列文创月饼

中秋临近,我市的节日氛围里多了股文化甜香。今年的月饼市场不再只是单一口味的竞争,还是一场用创意讲述南阳故事的“文化盛宴”。

从新兴的烘焙小店,到家喻户晓的本土大牌,各类文创月饼以饼为纸、以文化为魂,把医圣文化、三国记忆、月季风情糅进方寸饼皮,让每一口月饼都成为打开南阳故事的“钥匙”,成为这个中秋最动人的“城市名片”。

饼皮上的南阳地标, 是看得见的记忆

“之前给在外地工作的朋友寄了两盒,他收到后特意发来消息,说看到月饼上医圣祠的图案,瞬间就想起了家乡的模样,心里暖暖的。”市民李女士的话,道出了文创月饼图案创意的魅力。这些印在饼皮上的南阳地标,不只是简单的装饰,更像是一封“可食用的乡愁信”,连接着人与故土的情感。

9月25日,记者走进大梦家烘焙店,货架上陈列的南阳文创月饼礼盒格外吸睛。礼盒内的每一块月饼,都是一张“南阳微型明信片”,卧龙岗的飞檐、南阳府衙的牌坊、娇艳的月季花清晰可见,每一个图案都是地道的“南阳符号”。

“在选择南阳地标核心元素时,老板闫双将目光锁定在卧龙岗、医圣祠、南阳府衙、淯阳桥和月季花。”店铺经理王永辉说,为了让图案更准确,团队特意组织摄影团队去各大地标实地拍摄,“比如卧龙岗的飞檐角度、医圣祠的匾额细节,都要精准还原,再让设计公司提炼成简约线条,这样大家看到图案,就能想起其背后的南阳故事。”

药食同源里,藏着南阳的康养智慧

文创月饼能“圈粉”,靠的不只是文化情怀,还有实打实的品质。在“颜值即正义”的当下,南阳文创月饼不仅“长得有文化”,口感和健康更是经得起考验。

除了工艺讲究,文创月饼在食材选择上更是坚持“食药同源、无色素添加”的原则。记者注意到,月饼的颜色格外鲜亮,红色的饼皮透着自然的光泽,绿色的图案清新养眼,黄色的纹路温暖明快。“这些颜色不是靠色素调的,红色是用枸杞提取液做的,橙色是胡萝卜汁,就像家里做彩色馒头一样,全是食材本身的颜色,吃着放心。”王永辉对记者说。

本土品牌三色鸽的食材创意,更是把南阳康养故事讲得淋漓尽致。今年,三色鸽联合文创团队因扎吉推出的“长乐未央”礼盒,直接把南阳的“药食宝藏”装进了月饼。馅料里加了黄精、龙眼、党参、黄芪等药食同源的食材,研发出“黄精龙眼党参”“黄芪当归芸沙红枣”等特色口味,再搭配印有南阳文化元素的饼皮,既保留了传统月饼的香甜,又多了一份健康属性,让人们用舌尖体悟南阳的“康养故事”。

从小店到“大牌”,用多元巧思推介南阳

记者走访看到,中秋节前,南阳不少商家都加入了文创月饼的“创新阵营”。

在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南阳本土烘焙商户们各显神通:有的推出手工定制礼盒,把老式五仁、莲蓉蛋黄等经典口味月饼,装进印着南阳风景的包装盒里;有的开通团购渠道,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买到文创月饼;还有的小店结合南阳非遗元素,在礼盒上印上烙画、剪纸图案,让月饼更有“文化范儿”。

从街头小店的特色探索,到本土“大牌”的跨界创新,再到大众商户的积极参与,南阳文创月饼形成了“多元融合”的态势。这不仅让市民中秋消费有了更多选择,更让南阳文化以一种“接地气”的方式传播开来。当人们品尝着带有卧龙岗、医圣祠图案的月饼时,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南阳的历史;当外地朋友收到这份“伴手礼”时,会好奇地探寻其背后的故事。

这个中秋,当文创月饼遇上南阳,不只是多了种节日美食,更是多了种讲述城市故事的新方式。每一块月饼的创意,都是一段南阳的鲜活记忆:是卧龙岗的三国风云,是医圣祠的济世仁心,是伏牛山的康养智慧,也是南阳人对家乡的深情。一口月饼,一个故事,南阳的文化,就这样在创意里,走向了更远的地方。

全媒体记者 张飞 文/图

来源:南阳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