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3日,特朗普在联合国进行了一场大放厥词的演讲,而在演讲之后,福克斯新闻的一位极端博主将特朗普的发言总结为了一句话:如果联合国不听我的,那就炸掉它。
9月23日,特朗普在联合国进行了一场大放厥词的演讲,而在演讲之后,福克斯新闻的一位极端博主将特朗普的发言总结为了一句话:如果联合国不听我的,那就炸掉它。
尽管特朗普本人没有直接表达如此极端的意图,但他的态度与这句话之间的距离,似乎也只有一步之遥。
在2025年9月23日的联合国大会上,特朗普的发言持续了足足56分钟,是规定时长的近四倍。这场“个人演讲秀”不仅引发了全场外交官的尴尬,还掀起了全球媒体的热议。
特朗普在演讲中大肆批评联合国的存在价值,称其“官僚化严重、毫无效率、浪费金钱”。他甚至公开表示,自己一人解决的国际争端比联合国所有机构加起来还要多。
与此同时,特朗普还指责与美国利益相悖的国家“全都要下地狱”,并对英国伦敦市长的宗教信仰进行羞辱性攻击。这些言辞直接导致多国外交官在现场表现出明显的不满,但碍于场合限制,无人当场反驳。
更令人震惊的是,特朗普在发言中用浓厚的嘲讽语气提到联合国提供的“不能用的提词器”和“坏掉的电梯”,将自身遭遇的设备问题与联合国的效率问题联系起来,进一步将矛头指向联合国的运行机制。
不过特朗普对联合国的敌意,不仅仅停留在言辞上……
在总统任期内,特朗普大幅削减美国对联合国的预算支持,累计削减金额接近10亿美元,并拒绝支付此前承诺的欠款。这一行为直接导致联合国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多次公开呼吁美国恢复拨款,并强调联合国在应对全球危机中的不可替代性。然而特朗普对此不为所动,反而认为联合国的财政困境是其“低效和冗杂”的结果。
联合国的预算削减不仅影响了日常运作,还严重影响了全球人道主义援助项目的推进。
在巴以问题上,联合国无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以维护当地的和平进程。特朗普却反其道而行,批评联合国成员国承认巴勒斯坦为“向恐怖主义献礼”,并将中东困局的责任推向欧洲各国。
特朗普对环保主义者的攻击,同样成为此次联合国发言的焦点之一。他声称环保主义者的最终目标是“杀掉所有的牛”,并将这一观点与气候变化的议题相联系。
特朗普否认气候变化的存在,称其为“环保主义者和白左编织的巨大谎言”。
他解释说,牛在反刍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甲烷,而这是一种强效的温室气体,因此环保人士试图通过减少牛的数量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特朗普甚至提到一些极端例子,如给牛插针释放胀气点燃,以减少甲烷的环境危害。
这一言论不仅在国际社会引发哗然,还让印度等传统以牛为神圣象征的国家感到不满。
印度古吉拉特邦早在2017年就通过法律,对杀牛者判处终身监禁,而特朗普的发言无疑将这一问题推向外交争议的中心。
可实际上,特朗普的这些所有表演,都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
在联合国的发言中,特朗普还多次提及诺贝尔和平奖。他声称自己“阻止了全世界的战争与冲突”,并对未被提名感到愤愤不平。他认为,如果没有他,全球将陷入更大的混乱,而联合国对此毫无贡献。
特朗普的“和平奖梦”并非空穴来风,2025年初,巴基斯坦率先提名特朗普为和平奖候选人,部分国家随后复议。
然而这一提名在国际社会引发了巨大争议,根据最新民调,76%的美国民众认为特朗普不配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而奥巴马在2009年获奖时,仅有61%的民众认为其不配。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可能通过施压诺贝尔奖委员会或制造“先发动战争再促成和平”的假象,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国际声望。这种逻辑虽然看似荒诞,却在潜在的外交博弈中具有一定可行性。
在俄乌冲突的问题上,特朗普的表态同样充满矛盾,他一方面声称支持乌克兰收复失地,另一方面却未对俄乌和平提出明确支持。
特朗普强调,欧洲国家应为俄乌冲突承担更多责任,而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则应更加“独立自主”。
特朗普的这一立场被《国会山报》形容为“假新闻和臆想内容”,并进一步加剧了他与欧洲国家之间的分歧。
福克斯新闻主播的极端言论:“如果联合国不听特朗普的,就炸掉它”虽然看似荒唐,却在特朗普的支持者中获得一定共鸣。这种极端主义的舆论不仅影响了美国内部的政治氛围,还直接威胁到国际社会的外交环境。
早在2019年,特朗普的支持者就因右翼媒体的煽动言论在美国街头制造了多起种族冲突事件。文章作者提到,自己和华人同学曾在美国遭到玻璃瓶袭击,而这种暴力行为的背后,正是特朗普支持的极端言论的反馈。
来源:执昆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