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着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我们很开心。但是今年蜜梨生长面临高温、干旱双重考验,灌溉设备急需升级。”经营金溪蜜梨果园已经20年的桃华果业负责人黄亚鹏说,在这一紧张时刻,中国银行金溪支行的资金服务非常及时,仅用了两天就发放了首笔41.8万元个人纯信用贷款,保障了基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杜肖锦
走进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陶家村的桃华果业蜜梨果园,金灿灿的蜜梨挂满枝头。
“看着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我们很开心。但是今年蜜梨生长面临高温、干旱双重考验,灌溉设备急需升级。”经营金溪蜜梨果园已经20年的桃华果业负责人黄亚鹏说,在这一紧张时刻,中国银行金溪支行的资金服务非常及时,仅用了两天就发放了首笔41.8万元个人纯信用贷款,保障了基地蜜梨产量稳中有增。
“金融在服务传统农业转型升级需要新思维。金溪金融监管支局推动金融系统优化资源配置、精准发力、靠前发力,创新‘蜜梨贷’‘惠农贷’等绿色金融产品,聚焦当地蜜梨产业的资金需求,帮助农户有效应对各类风险。”金溪金融监管支局相关负责人对《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说。
事实上,这只是抚州市金融监管系统大力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发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在抚州金融监管分局引导下,当地多个金融监管支局持续靠前发力,持续深入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加大涉农金融服务力度,引导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提升农业金融服务的深度与精度。
提升金融支持力度
黎川县方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种植45亩瓜蒌的小微企业。今年夏季,该企业为扩大瓜蒌种植面积急需资金支持。这一次,企业主李求明不再因自身经营小、贷款额度低、手续繁琐等未能获取周转资金而焦虑,30万元贷款仅5天就全部办好。
在黎川,像李求明这样正受益于“强村贷”金融支持的涉农主体还有很多。截至今年7月,黎川共支持村集体经济44家,贷款金额2245万元,惠及种养殖户76户,带动就业730余人。
“‘强村贷’是当地金融机构针对不同村集体经济,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的信贷产品。”黎川金融监管支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该支局的引导下,当地创新了一批“强村贷”“兴村富民贷”“银担惠农贷”等专属信贷产品,全力支持市场主体融资发展。截至6月,黎川全县普惠型贷款新增9679.46万元,受益各类市场主体1000余家。
抚州市广昌县素有“中国通芯白莲之乡”的美誉,是全国最大的白莲科研中心、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在产业发展中,针对白莲种植户普遍面临的“轻资产、缺抵押”问题,广昌金融监管支局以需求为导向,引导金融机构深入莲田地头调研,创新推出“白莲产业贷”专项信贷产品。
“以前想扩大种植规模,就愁没抵押物贷不到钱。现在我用信用积分就申请到了30万元贷款,不但多种了20亩白莲,还能在村里开个农家乐,日子真是好起来了。”姚西村村民赖必燕开心地算起了“增收账”。
为贴合白莲产业“春种夏收、加工集中”的生产周期,“白莲产业贷”实行灵活的还款机制:授信期限最长3年,种植期内可只还利息,有效减轻农户资金压力。截至目前,辖内银行已在全县129个行政村全面建档,完成超过1.43万户农户的信息搜集与评定工作,并为103家白莲合作社、7000余户种植户发放“白莲贷”,金额超1.26亿元,带动新增白莲种植面积1.2万亩,推动标准化莲田覆盖率提升至65%。
在破解融资难题的同时,广昌金融监管支局还引导保险机构开发“白莲险”,涵盖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主要风险。据统计,近3年白莲种植保险累计赔付超620万元,为莲农撑起坚实的“防护伞”。
乡村振兴+绿色金融
记者了解到,抚州多地金融监管支局将绿色金融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提升金融支持的强度。
南城金融监管支局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信用+经营权”“信用+收益权”抵押贷款产品,创新推出“绿易贷”“林农快贷”“收益贷”等系列金融创新产品;探索实施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特派员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发放河道清淤疏浚沙石收益质押贷款2.99亿元,用于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项目建设,让“淤泥”变成“绿色活钱”;积极探索推进生态农产品商标质押贷款模式,实现商标价值的无形资产变现金流,支持“五黑鸡”养殖企业以“武山凤”特色商标权向银行机构质押贷款916万元。
同时,南城金融监管支局引导南城农商银行创设“百福·气候贷”产品,为纳入气候友好型企业库的企业满足生产经营所需发放的专项资金信贷产品,单户企业信用贷款金额不超过200万元,贷款用信期限不超过12个月,符合条件的客户申请该产品可在当期LPR利率报价基础上优惠20bp,有效节约了客户尤其是中小种养农户运营成本。
为拓宽林业建设投融资渠道,增加森林资源、调整树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宜黄金融监管支局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生态产品金融服务和产品供给,全面保障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资金投入。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