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运河茶馆”激活文旅消费新场景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8 07:13 1

摘要:秋日午后,在隋唐大运河畔,倚窗凭栏,屋内,茶香袅绕,戏曲正酣。窗外,层林尽染,秋色如画,耳边仿佛传来了千年前商贾往来、舟船穿梭的热闹声……近日,泗县百姓茶馆开馆。喝大壶茶、听泗州戏、品千年运河文化,从此,泗县多了一处唤醒历史记忆、浸润百姓生活的文化新地标,消费

转自:安徽新闻网

秋日午后,在隋唐大运河畔,倚窗凭栏,屋内,茶香袅绕,戏曲正酣。窗外,层林尽染,秋色如画,耳边仿佛传来了千年前商贾往来、舟船穿梭的热闹声……近日,泗县百姓茶馆开馆。喝大壶茶、听泗州戏、品千年运河文化,从此,泗县多了一处唤醒历史记忆、浸润百姓生活的文化新地标,消费新场景。

汤汤运河,串联古今。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现存较为完好的运河原始有水故道28.1公里,是隋唐大运河现存不多的活态遗址,是泗县对外展示形象的一张最亮丽的名片。近年来,泗县明确“水韵泗州 运河名城”城市定位,着力让千年古运河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泗县百姓茶馆就坐落于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畔,上下两层建筑面积有450多平方米,青石基座、朱红立柱、飞檐翘角的建筑与周边运河景观浑然一体,完美再现隋唐时期风貌。茶馆内部陈设古朴典雅:实木八仙桌、雕花门窗、陶瓷茶具、水墨字画,处处流露出传统文化气息。

作为泗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载体,百姓茶馆由泗县文旅专班指导推动,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该茶馆既是一项文化惠民工程,也是传统文化现代表达的创新实践。

“我们致力于打造‘平价惠民、文化惠民’的百姓茶馆,以‘低价茶饮+常态化文化演出’为核心,服务本地居民和游客,让大家在品茶的同时,沉浸式体验大运河文化和泗县地方特色。”茶馆负责人介绍。

百姓茶馆的最大特色是将茶文化与泗州戏等多种民俗艺术有机融合。茶馆在一楼和二楼分设小戏台,并联动茶馆东侧阁楼及周边小广场,常态化开展文化演出。演出内容不仅涵盖《拾棉花》《打干棒》等泗州戏经典剧目,还包括琴书、大鼓、皮影戏等非遗表演,以及古筝、琵琶等民族器乐演出。

“泗州戏是泗县的文化瑰宝,需要通过创新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通过茶馆这一平台,我们为传统艺术找到了新的传播空间,也让地方特色文化得到生动展现和传承。”泗县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茶文化与戏曲、非遗表演相结合,既丰富了游客体验,也为传统文化传承开辟了新路径。

一壶好茶品味心灵回甘,一出好戏感悟人生精彩。上述负责人介绍,百姓茶馆将成为泗县传统技艺文化和运河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除了日常演出外,还不定期举办各类文艺比赛、文化讲座和互动活动。

如今,百姓茶馆已成为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网红打卡点。年过六旬的本地居民韩大爷高兴地说:“这里环境好,能喝茶能听戏,消费还不高,成了我和几个老伙计聚会唠嗑的最好地方。”

茶馆内还设置了一面特色产品展示柜,陈列着大庄豆瓣酱、梨膏、泗县药物布鞋等琳琅满目的泗县特色产品。这些充满地方风味的物产,不仅让游客直观感受泗县的饮食文化和传统工艺,也为本地特色产品提供了展示窗口,进一步丰富了茶馆的文化内涵。

夕阳西下,运河水面泛起金光,戏台上一曲《梁祝》选段正唱到动人处,老茶客们微闭双眼,手指轻叩节拍,年轻的游客们举着手机四处打卡……这一刻,穿越千年的运河文化与地方传统艺术交融共生,续写着崭新的运河故事。

■ 本报记者 张玉芳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