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如何有效防治攀枝花晚熟芒果胎萌穿根?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8 05:48 1

摘要:芒 果( Mangifera indica L.)形 态 多 样 ,色 泽 诱人,果肉多汁,营养丰富,风味宜人,深受消费者喜欢 。我国种植芒果历史悠久,2022 年种植面积约 39.5 万 hm 2。果实脱离母株前种子已开始萌发现象俗称胎萌 ,胎萌种子胚根长入

揭秘!如何有效防治攀枝花晚熟芒果胎萌穿根?

杨永利等

基金项目:芒果产业科研平台建设(2021ZX-3)

芒 果( Mangifera indica L.)形 态 多 样 ,色 泽 诱人,果肉多汁,营养丰富,风味宜人,深受消费者喜欢 。我国种植芒果历史悠久,2022 年种植面积约 39.5 万 hm 2。果实脱离母株前种子已开始萌发现象俗称胎萌 ,胎萌种子胚根长入果肉俗称穿根 。芒果种子属顽拗型 ,成熟后不耐脱水,从成熟到萌发过程连续 ,常出现种子发育成熟后于母株上提前萌发 。近年笔者调查发现, ‘草芒’ ‘扁桃芒’和部分小果型早熟品种资源不易发生胎萌,胎萌率和穿根率极显著正相关,两者均与种仁鲜重、果实生育期和种子含水量达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均与种核厚、仁核比负相关。已有研究报道,晚熟芒果品种‘秋芒’、Fazri 、 ‘凯特’、Amrapali 成熟期发生胎萌穿根严重。胎萌穿根影响了果实品质和外观商品性,其危害发生与降雨量、热量单位积累、种子 内 源 激 素 IAA/GA 3 和 ZT/ABA、种 子 矿 质 元 素N/Ca 和 P/Ca 、施肥以及套袋等因素相关。攀枝花是我国晚熟芒果产区之一,现有芒果种植面积约 6.87 万 hm 2 ,约占全国芒果种植面积的 17%。当地主栽晚熟品种‘凯特’(Keitt)种植面积占 70%以上,成熟期主要集中在 8—11 月,与福建、贵州及云南部分产区熟期相近。该品种采收期的胎萌率高于 90%、穿根率可达 30%,果实成熟采收期胎萌穿根危害已成为攀枝花晚熟芒果产区特有非典型产业问题,影响了产业发展,亟需解决。本文根据已有研究基础,对芒果胎萌穿根的发生及危害、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总结如下,为攀枝花晚熟芒果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1 发生及危害

在芒果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多数品种种子生理成熟后随即启动萌发,之后种核因持续受到种子子叶增大挤压造成中缝线撕裂,胎萌种子根从种核中缝线侧胎座部位穿入果肉吸收养分,造成果实胎萌穿根(图 1),严重的根穿出果皮,形成深褐色根斑。一般早、中熟芒果品种采收期果实发生胎萌过半,但是发生胎萌穿根的极少。而晚熟芒果品种采收期果实发生胎萌达八九成以上,发生胎萌穿根的较多。

图 1 ‘凯特’芒果胎萌穿根果

通常,果实生育期延长,胎萌穿根危害加重;相同果实生育期,种植海拔越低,胎萌穿根危害越严重。穿根通过影响果肉碳水化合物转化及消耗,降低了果实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可溶性糖、维生素 C、类胡萝卜素等含量均降低,增加了可滴定酸含量,同时也造成果实可食率降低和果实外观商品性降低 。

2 发生原因

2.1 品种特性

由于芒果种子发育至生理成熟后随即启动萌发,导致种子与果肉生理成熟期差异,引起采收期胎萌穿根危害。熟期相近的单胚品种较多胚的胎萌穿根危害严重,熟期不同的晚熟品种较早熟的发生胎萌穿根危害严重。在攀枝花地区,早熟品种‘椰香’‘马亚’‘阿方索’的胎萌率低于30%、穿根率低于 5%,中熟品种‘热农 1 号’ ‘金煌’‘攀育 2 号’的胎萌率 40%~70%、穿根率低于10%,晚熟品种‘凯特’ ‘肯特’ ‘红苹’胎萌率高于80%,穿根率高于 15%。

2.2 气候条件

攀枝花干热河谷芒果产区纬度偏北、海拔较高,芒果花果发育阶段的日有效积温低,同品种较南方其它产区花期偏晚、果形偏长、果重偏大,导致果实的种子与果肉生理成熟期差异延长。此外,当地周年干湿季节明显,晚熟品种果实发育前期高温低湿,中期多雨高湿,后期低温低湿,种子成熟萌发阶段降雨量丰富。总之,攀枝花芒果产区典型的干热河谷立体气候条件易促成芒果胎萌穿根。

2.3 土壤条件

攀枝花干热河谷区可利用土地资源少,多以良田、荒山、林地种植芒果,果园地层和成土母质复杂,多数土层厚度浅、保水保肥性差、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肥力弱,致树势生长慢,易形成老小树果园。据调查,攀枝花芒果种植区土壤 pH 值为4.0~8.4,约有 36.5%果园的土壤酸碱度不适宜芒果生长(适宜 pH 值为 5.5~7.5),而长期施肥和使用石灰与调理剂导致土壤酸碱化严重,土壤肥料吸收利用率低,芒果易出现生理性缺素,其中缺钙容易诱发果实胎萌穿根。

2.4 种植管理

种植管理不当也易引发芒果胎萌穿根。例如,在果实生育期施氮肥偏多或钙肥不足,会造成种子 N/Ca 失衡和果实硬度降低,促进果实种子胎萌和胚根穿过种核中缝线,加重胎萌穿根危害。再如,套袋能有效防治果实蝇危害,但也改变了果实生长微环境,缩短种子生理成熟期,延缓果实淀粉转化积累,使得果实生育期延长,进而增加了果实胎萌穿根危害。

3 防治方法

根据攀枝花晚熟芒果胎萌穿根发生及危害特点、发生原因和产业现状,建议采取逐步优化晚熟品种结构、改善果园土壤、加强种植管护和适时采收的综合防控技术。

3.1 品种优化

逐步推广种植胎萌穿根危害轻的晚熟品种,优化现有品种结构,才能从源头上解决晚熟芒果胎萌穿根问题。近期,中低海拔产区可适度发展种植‘景东晚芒’ ‘攀育 5 号’ ‘锐华 1 号’ ‘热品 1号’等胎萌穿根危害轻的晚熟芒果品种,也有利于减轻因单一‘凯特’品种上市过于集中而产生的销售矛盾。远期,则宜培育推广丰产、优质、晚熟、抗胎萌穿根的芒果新品种。

3.2 土壤改良

采果后扩穴回填杂草、秸秆及修剪的枝条等,同 时 施 入 有 机 肥 20~30 kg/株 、腐 殖 酸 0.5~1.0kg/株、保水剂 80~100 g/株,酸性土壤增施石灰1.0~2.0 kg/株 ,碱 性 土 壤 增 施 木 醋 液 0.5~1.0kg/株。通过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保水性,调节酸碱性,促进树体根系生长和营养均衡吸收。

3.3 果园生草

提 倡 果 园 生 草 ,尽 可 能 减 少 或 不 使 用 除 草剂。果园生草具有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减少水土流失、调节果园环境等作用。一般坡地、浅土层或易缺水的果园采用自然生草,台平地、深土层或有灌溉条件的果园采用种植绿肥,如光叶紫花苕( Vicia villosa )、紫花苜蓿( Medicago sativa )、柱花草( Stylosanthes guianensis )、紫 云 英( Astragalus sini-cus )等。旱季,在果园草高 40~50 cm 进行刈割,覆盖树盘周围;雨季,刈割后可喷施烯效唑 5%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矮壮素 50%水剂 500 倍液 2~3 次,抑制杂草生长。

3.4 花期调控

通过调控芒果花期,能推迟果实成熟期,减轻胎萌穿根危害。在花芽分化前期,叶面喷施 25mg/L GA 3 溶液 2~3 次,每次间隔 10 d,可延迟成花。当植株半数花序长度达 5~10 cm,低海拔种植区可采取从花序基部剪除抹花,中、高海拔种植区可采取从花序基部下 2~3 cm 处短截抹花,抹花后及时叶面喷施 1%硝酸钾+1%腐殖酸 2 次(间隔 10 d),诱导二次成花。通过两次花期调控,可推迟花期 3~4 周,推迟果实成熟,延长果实留树保鲜时间,减轻因采收期延迟出现的胎萌穿根危害。

3.5 果期补钙

芒果果实钙元素吸收主要集中在幼果期,缺钙易引发幼果黑心、裂果、胎萌穿根、糖心、果肉溃败等生理性病害。及时在果期补钙能减轻果实胎萌穿根危害。建议在幼果期座果后 30~50d,叶面喷施 0.5 g/L 糖醇钙或氨基酸钙 1~2 次;在果实膨大期座果后 90~100 d,根部增施氯化钙150~200 g/株。

3.6 疏果套袋

在果实第二次生理落果后及时疏除病果、畸形果和多余果,一般保留 2~3 果/枝。对胎萌穿根严重的果园,果袋内置 8~10 g 活性炭可延缓种子发育,增加果实硬度。通常选单层白色果袋,在 6 月雨季来临前完成果实套袋。套袋前,需果面喷施 1 次广谱性杀虫杀菌农药。

3.7 药剂防控

可通过输注或喷施外源激素调控种子激素含量水平,延缓种子萌发进程。药剂防治晚熟芒果胎萌穿根须在果实种子生理成熟前开始,即在果实生育期 100~110 d 处理。采取主干输注或叶面喷施 40 mg/L ABA 或 IAA 溶液,主干输注量 1 L,叶面喷施 4~5 次,每次间隔 10 d。也可通过喷施有机酸增加果实钙吸收和调控种子内源激素含量,抑制延缓种子萌发进程,如叶面喷施 50 mg/L 柠檬酸溶液 4~5 次,每次间隔 10 d。

3.8 适时采收

攀枝花芒果种植海拔多在 1 000~1 800 m,同品种种植高、低海拔的果实生育期不同,海拔低的果实生育期短。通常‘凯特’芒果在果实八至九成熟(果实生育期 175~200 d)便可采收,此时采收果实后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4%~15%。提早采收则成熟度不够,果实风味差,而延后采收胎萌穿根危害增加。

来源:青钱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