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伦药业:从“三发驱动”到基业长青的产业远征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6 17:35 2

摘要:2025年5月,一则视频引爆网络——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以75岁高龄赤膊出镜,在镜头前展示紧实的肌肉线条,亲自为公司旗下科伦永年大健康的抗衰产品麦角硫因胶囊代言。视频背后,是科伦从“治病”到“治未病”的战略转身——刘革新已连续三年服用麦角硫因,每日以健身迎接晨

2025年5月,一则视频引爆网络——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以75岁高龄赤膊出镜,在镜头前展示紧实的肌肉线条,亲自为公司旗下科伦永年大健康的抗衰产品麦角硫因胶囊代言。视频背后,是科伦从“治病”到“治未病”的战略转身——刘革新已连续三年服用麦角硫因,每日以健身迎接晨曦,以读书对话星河。这位掌舵人用身体力行的方式,传递出科伦在抗衰领域的自信。

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

这一举动并非偶然——从1996年四川新都的一盏煤油灯到如今横跨治疗与预防领域的产业巨擘,科伦的每一步跨越都烙印着“创新驱动”的基因。这家以输液起家的企业如何完成从仿制到创新、从治疗到预防的转型?答案或许正藏在刘革新举起的百公斤杠铃与其亲自代言的麦角硫因胶囊之中。

热血征途:“三发驱动”铸就千亿产业版图

1996年寒冬,四川新都一座荒废的旧厂房内,刘革新点燃一盏煤油灯,开启了科伦的创业史诗。彼时,这位辞去中美合资药企总经理职务的创业者,带着150万元启动资金,在100天内完成GMP改造,创下“当年策划、当年投资、当年建设、当年生产、当年盈利”的行业神话。这段“胡子拉碴、拄拐监工”的故事,成为科伦“铁军精神”的起点,也拉开了中国大输液产业变革的序幕。

截至2025年,科伦集团旗下科伦药业(002422.SZ)、科伦川宁生物(301301.SZ)、科伦博泰(06990.HK)三大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1500亿元,形成“品”字型架构运营平台。

刘革新在接受中国财富专访时表示,这一成就背后,“三发驱动”战略的完美闭环功不可没。

第一发,是输液霸主的全球突围之路。“输液行业的竞争,本质是成本和技术的双螺旋战争。”刘革新在2004年战略会议上定调。

科伦以输液起家,却从未止步于“生产车间”。通过持续技术迭代与产业整合,其自主研发的“可立袋”打破外资垄断,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引领中国输液从“安全使用”向“精准治疗”跨越。2024年销量近44亿瓶袋,83个品规入选国家药品集采,成为临床不可或缺的“生命通道”。在哈萨克斯坦建设的海外基地,更将中国制造输液的品质标准推向“一带一路”沿线50余国。

第二发,是科伦掀起的抗生素全产业链绿色革命。2011年,科伦斥资40亿元西征新疆伊犁,打造全球最大抗生素中间体生产基地科伦川宁生物。这一决策在“限抗令”背景下被视为“疯狂”,但刘革新坚信,产能过剩是表象,行业需要一场环保驱动的供给侧革命,最终以环保投入近27亿元、攻克菌渣无害化处理等世界难题收尾。

如今,科伦川宁生物不仅坐拥硫氰酸红霉素、头孢中间体的定价影响力更以合成生物学技术开辟新赛道,成为“生物发酵+绿色制造”的行业标杆。2022年科伦川宁生物上市时,刘革新感慨:“这是科伦最具英雄主义色彩的壮举!”

第三发,是创新药的“弯道超车”。从“仿制推动创新”到“First-in-Class突破”,科伦研发投入常年超销售收入10%。2022年,科伦博泰与默沙东达成超百亿美元ADC药物授权合作,创中国药企纪录;2025年,随着首个中国原创、国际品质的靶向TROP2 ADC佳泰莱®、PD-L1单抗科泰莱®以及EGFR单抗达泰莱®相继上市,为肿瘤患者开辟了全新的治疗路径,标志着中国创新药从“跟跑”迈向“并跑”。目前,科伦在研管线近500项,十余个创新药进入临床,专利授权数突破4000件。

科伦博泰科研人员正在进行200L细胞培养

“三发驱动战略不是简单的业务叠加,而是技术、资源、人才的化学反应。”刘革新总结道。这场持续十五年的战略远征,最终将科伦推上千亿市值高地。

未来已来:预防与治疗的“双螺旋”跃升

站在新的起点,科伦将目光投向更辽阔的疆域——从“治病”到“治未病”,构建预防医学与治疗医学并驾齐驱的格局。

刘革新在“2025年世界大健康产业发展大会”上表示:“科伦将以‘预防医学与治疗医学并驾齐驱的格局’为目标,开启下一个黄金十年。”这一战略转型的背后,既是科伦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深刻洞察,更是其作为行业领军者的使命担当。

当下,中国正加速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2024年,60岁以上人口突破3.1亿,占总人口22%;到2061年,年死亡人数预计达1900万。与此同时,国民对健康寿命的追求催生了万亿级银发经济市场。国务院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科伦的布局正踩在时代脉搏上。

早在2018年,科伦便前瞻性切入抗衰老赛道,锁定明星分子——麦角硫因。这种天然存在于蘑菇中的稀有氨基酸衍生物,被证实具有清除自由基、保护线粒体、延长端粒等抗衰机理。然而,天然提取成本极高,每公斤价格曾达12万元。科伦依托合成生物技术,成功实现麦角硫因的绿色规模化生产,将售价降至非常亲民的程度,让“天价抗衰成分”飞入寻常百姓家。

科伦药物研究院的实验显示,麦角硫因可显著提升皮肤胶原蛋白含量,延缓细胞老化;企业内部员工试用含麦角硫因成分的面霜后,皮肤提亮、皱纹减少,效果肉眼可见。

75岁的刘革新更是以“卧推百公斤”的状态“亲身代言”:每日口服麦角硫因胶囊、外用面霜,仍保持每日14小时高强度工作,甚至能完成100公斤杠铃卧推。目前,科伦川宁生物已储备丰富的抗衰活性分子原料,并且在NAD+前体这一热门赛道上也具备一定的研发实力和市场潜力,未来将形成“原料+终端”的全产业链产品矩阵。

科伦的未来战略清晰而坚定:在治疗医学端,继续深化“三发驱动”战略,巩固输液、抗生素、创新药的优势地位;在预防医学端,科伦开启第四次创业征程,挺进大健康赛道,首先选择抗衰老专业领域的突破性产品—麦角硫因胶囊,同时,深度布局其他抗衰活性分子和终端保健品。刘革新表示,科伦川宁生物已经量产、准备投产以及在研的保健品原料多达10余个,后续还将持续跟进全球前沿科技,形成更加强大的产品矩阵。

科伦药物研究院研发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科伦的雄心不止于国内市场。凭借通过日本PMDA认证的国际化质量体系,科伦抗衰产品已启动欧美市场准入申请;哈萨克斯坦生产基地成为“一带一路”医药合作的标杆。与此同时,科伦博泰的ADC技术平台正与全球药企展开合作,将中国创新推向世界舞台。

铁军永续:社会责任与传承精神的“科伦智慧”

三十年前,刘革新带领团队在简陋厂房中研发出第一袋输液;三十年后,科伦已成为中国医药工业的代名词。这份跨越时空的传承,不仅体现在技术积累上,更熔铸于企业的精神血脉中。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科伦集团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成为全国首批打通药品陆路救援通道的企业,保障了灾区医疗物资供应,并受到国家三部委的联合表彰。刘革新也亲赴一线指挥,其个人被四川省委、成都市委授予“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0年新冠疫情,总经理刘思川率队48小时复产抗疫物资,获“全国抗疫先进个人”称号。

截至目前,科伦累计纳税超百亿元,公益捐赠超3亿元,创造就业岗位数万个。在伊犁,科伦川宁生物通过定向种植帮扶,带动数万农户脱贫。财富的品质在于分享,刘革新说。

科伦的传承体现在人才与战略的持续迭代中。人才方面,为支撑战略转型,科伦一面通过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合作吸引顶尖科学家;一面推行“预备干部随行制”,让年轻人在实战中成长。31岁出任科伦药业总经理的刘思川、29岁担纲科伦川宁生物总经理的邓旭衡,印证了刘革新的判断:“诸葛亮27岁当军师,李世民18岁起战略兵,年轻人需要更大的舞台。”

战略方面,从2019年提出穿越经济周期的“二十字方针”,到“三发驱动”战略收官,再到“预防与治疗医学并驾齐驱的格局”新目标,科伦始终以系统性思维推动战略升级。目前,科伦药业作为根基板块,持续引领行业变革;科伦川宁生物作为成长引擎,成为新质生产力的示范样本,不仅坐拥全球最具竞争力的抗生素中间体产能,更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科伦博泰作为创新尖兵,是中国首批也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建立内部开发ADC平台OptiDC的生物制药公司之一。

正如刘革新在2025年集团大会上强调:“今天的科伦已经具备了决战决胜的气质和勇武,也具备了三省吾身的理性和柔韧,这两种禀赋将培育出科伦最茁壮的企业根基,浇灌出未来最灿烂的胜利之花,这是毫无疑问的。”

科伦博泰二期大楼全景

从大输液、抗生素到创新药,从治疗医学到预防医学,科伦近三十年的发展轨迹,是中国医药产业从跟随到引领的缩影。站在新的起跑线上,科伦的答案清晰而坚定:以“三发驱动”的动力战略,和预防医学与治疗医学并驾齐驱的价值战略,托举起一个民族对生命质量的永恒追求。

来源:中国财富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