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7日,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在山东济宁曲阜举办,今年的孔子文化节围绕“大哉孔子 和合共生”主题,开展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第二十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乙巳年公祭孔子大典、“跟着孔子研学游”推广三大主体活动,同时还将在全
9月27日,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在山东济宁曲阜举办,今年的孔子文化节围绕“大哉孔子 和合共生”主题,开展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第二十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乙巳年公祭孔子大典、“跟着孔子研学游”推广三大主体活动,同时还将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各类孔子文化主题文旅活动。
近年来,孔孟之道齐鲁文化的传播热潮不断兴盛,为文化中国建设和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提供了强有力的奠基和支撑,极大地助力了当下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像国际孔子文化节、孔子文化学院等有关孔子文化的传播盛典,更为宣传孔孟之道齐鲁文化找到了高效途径和节点,推动了齐鲁文化中华文明广播于天下。可以说孔孟儒学齐鲁文化的传播已经实现了在“点”上的突破,下一步如何做到“面”上的蔓延辐射是我们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
为了应对当前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的文化必须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这也是文化复兴的必由之路,更是民族复兴的关键内容。孔孟儒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更是几千年传承不绝的中华文脉,传承好孔孟儒学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如何实现“面”上的传播广度?最根本的是要学在平常用在平常。当前我们在相关教育阶段都增加了《诗经》《论语》等孔孟儒学经典名篇作为学习内容,但这应该远远不够。记得我们小的时候,爷爷奶奶从小就给我们讲孔子、孟子、“礼义仁智信”的故事和道理,几十年过去了,儿时的那些故事和道理仍然记忆犹新。而当前又有多少个家庭能够把这些人生伦理常讲给孩子们听呢?可能讲得更多的是物质的富有、地位的尊贵吧。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应出家庭教育方向的偏颇,孔子文化传播“面”还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因此说还需要下大力气普及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把优秀文化传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让像孔孟儒学齐鲁文化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学在平常用在平常,那样我们的文化肯定会更加繁荣,一些社会问题也会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将在山东曲阜举办#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