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资一点点到账,余额宝还没来得及给你打个招呼,直接上来问候:“本月已支出87%。”这种戏耍人的消息,每个月比闹钟都准,还真不是什么段子。这是我后台爷青结的真实截图,你别笑,谁还不是个精致穷呢。说白了,钱在你的钱包里打卡,就从不落户。别人拎包旅行,咱的钱包随时准
工资一点点到账,余额宝还没来得及给你打个招呼,直接上来问候:“本月已支出87%。”这种戏耍人的消息,每个月比闹钟都准,还真不是什么段子。这是我后台爷青结的真实截图,你别笑,谁还不是个精致穷呢。说白了,钱在你的钱包里打卡,就从不落户。别人拎包旅行,咱的钱包随时准备跑路,这种生活怪尴尬。
劝大家还是赶紧攒钱吧,4件事,一个都别让它们接近你的钱包,不然迟早要跪了。第一大漏财陷阱叫“拿铁效应”。你点的那杯20块钱咖啡,号称唤醒清晨,其实净给商家当提款机。每天一杯,一年就把7300元偷偷塞进别人的口袋,刚好够给爸妈买商业险。如果小钱也能长腿,那钱包肿成面包都不稀奇。朋友做了个狠实验,每次花钱的小票都拍照存进一个专门相册,月底拼成一整张账单长图,还真比体检报告扎心。钱掉得快,你都不带反应的。
囤货更是一出荒唐剧。去年双11,有人头脑发热,抢了8瓶洗发水,结果用到今年618,连第二瓶都没开封。仔细一算,单价远贵于楼下超市,仓储利息还悄悄吃你的卫生间架子。这一锅窝囊饭,吃到最后亏了钱又堵了心,狡猾得很。别信什么“囤货省钱”,除了口罩、纸巾,谁敢保证整个季度用量都能压在购物车里?其余的都别碰了,听我的,手滑只让自己后悔。
夜晚网购就像喝醉,指尖搅着冲动,凌晨一两点下单最多。问京东数据:10点到凌晨1点,退货高峰期,“拍错了”是最常见理由。我身边朋友,为了不被肾上腺素调戏,直接关掉指纹支付,密码故意输错一次,冷静30秒,就好像从赌场走出来一样理智。谁让那群APP脸皮厚,专挑你深夜犯懒的时候偷袭?
提前消费比前面还奸诈。免息分期算柔刀,卖iPhone恨不得把账拆成几百份,每个月分着还,看似699轻松无压力。逾期一下,处罚立刻翻脸,年化24%,堪比地表最强收割机。银行推销套路就爱念那句“每天只要”,你要是听他们忽悠,撑死能多吃顿海底捞,然后天天为负债憋闷。别给自己的日子埋雷,银行卡刷爆了,只能看着欠款哭鼻子。
想攒钱?先得把零钱找个坟地埋了。招商、中信早就上线了“零钱理财”,每次付款找零自动滚进货币基金。不要嫌麻烦,抠下来一年,能多买十瓶矿泉水。支付宝“笔笔攒”也能一直扣,年底对账,看着那张回家机票突然多出来,简直不敢相信。这办法不是高级,却比优雅直接,不让你有机会玩“戏耍自己”。
个人养老金还能省税,每年顶格一万二,国家叫你存钱,还能退税,薅羊毛不薅就亏。想查账别玩那些五光十色记账APP,直接打开“个人所得税”APP,年度汇算到底一拉,收入个税专项扣除清清楚楚,比自己闹半天靠谱十倍。有朋友查完账户后沉默十分钟,“我一年交了个香奈儿包,只能用9块帆布,怪谁?”这种扎心的账单,真是一出口就想翻脸。
最后一句重点,所有想买的东西不用急丢进购物车,先备忘录标个星,三天后再看,原本想要的消退个九成没问题。别玩什么50/30/20法则,房租只求不超三成,吃饭尽量压低到两成,剩下全部往“fuck you money”账户砸。被领导拍桌子那天,马上有底气走人,不再被迫做跪族。
攒钱不是一味死存,是先堵住漏财的每个小窟窿,把戏精支出逐个KO。今晚看着手机购物车,狠按取消,钱这东西才会主动长出来。在这全年最贵的季节,没有谁愿意当自己钱包的提款机。别跟自己过不去,每天忍一次冲动,每月多一分底气。
来源:八卦小天才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