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6日至27日,铜鉴湖旁茶香四溢,一场以九曲红梅为“C位”的斗茶大赛在此举办,这是一场集权威评审、文化展示、产业交流、大众体验于一体的茶界盛事,吸引茶行业专家、企业和市民游客前来交流打卡。
说到杭州的城市记忆,除了西湖龙井,还有一味亦深得人心,那便是九曲红梅,其与西湖龙井称“一绿一红”,成为浙江茶产业“万绿丛中一点红”的一张金名片。
9月26日至27日,铜鉴湖旁茶香四溢,一场以九曲红梅为“C位”的斗茶大赛在此举办,这是一场集权威评审、文化展示、产业交流、大众体验于一体的茶界盛事,吸引茶行业专家、企业和市民游客前来交流打卡。
本次斗茶大赛共收到来自茶企和个人的九曲红梅茶样76份,其中企业组40份、个人组36份,空前的参赛规模反映出当地茶企茶农对提升品质、交流技艺的高度热情。经过专家对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五大因子进行精细化打分,评选出企业组特别金奖1名、金奖2名、卓越奖3名、优胜奖5名,个人组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这些获奖茶样现场捐赠给中国茶叶博物馆。
企业组特别金奖的归属于杭州加冠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其负责人冯晨宇,是一位从西湖区双浦镇走出来的“茶三代”:“这个奖是对我们三代人坚守的肯定,更是对九曲红梅未来的期许。”
冯晨宇世家与九曲红梅血脉相连,其祖父冯赞玉先生是九曲红梅制作技艺的重要恢复者,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这项技艺的存续奠定了基石。其父亲则接力深耕,专注于茶叶品质把控、加工技艺传承、储存技术改进,夯实了家族茶业的根基。作为新一代的掌舵人,科班出身的冯晨宇,既承载着深厚的家学渊源,也怀揣着用现代理念振兴传统茶业的梦想。他在继承传统工艺精髓的同时,积极拥抱变化:“我们跨界合作、开发出符合年轻人的花茶产品等,都是我们正在探索的方向。”或许正是这种将深厚情感、传统技艺与现代市场理念相融合的实践,让家族的九曲红梅在众多优秀茶样中脱颖而出,赢得了评委与受众的青睐。
27日的颁奖主会场,化身为一场可品、可赏、可玩的沉浸式九曲红梅文化盛宴。茶会区内,百名茶友静默围坐,在止语奉茶、依序品饮的仪式感中,探寻九曲红梅最本真的韵味,感受茶文化静修内省的力量。一旁,一幅巨幅画布前,在中国美院志愿者的引导下,游客们兴致勃勃地用茶叶、茶汤、鲜花花瓣等天然材料共同创作,一幅充满创意与茶香的“九曲红梅斗茶图”徐徐展开,成为活动现场独特的风景。
最聚人气的当属“九曲红梅潮市集”。22家本地茶企、6家“西湖好物”品牌成员以及九曲红梅茶科技小院齐聚一堂。这里不仅有传统的九曲红梅原叶茶,更涌现出桂花九曲红梅、玫瑰九曲红梅等创新调饮茶,以及九曲红梅巧克力、茶啤酒、茶冰淇淋等令人眼前一亮的跨界“茶+”产品。各个展位前人头攒动,充分展现了九曲红梅品牌走向年轻化、时尚化的无限潜力。
据《2024年西湖区茶产业发展情况》报告,2024年九曲红梅茶产量和产值同比分别大幅增长33%和59%。2025年九曲红梅春茶同比增长10.8%,产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
数据增长的背后是产业的支撑。2024年12月,西湖区九曲红梅茶管理协会成立,汇聚141家会员单位及180名专业人才。2025年6月,新修订的《西湖区现代农业产业扶持政策》更是明确对九曲红梅茶生产线建设给予真金白银的补贴激励产业升级。
同时,浙江西湖九曲红梅科技小院的建立、数字化生产线的改造,标志着“茶科技”的深度融合,连续举办的制茶技术培训为产业持续输送专业人才。组织茶企“走出去”参加国内外重要展会,则不断拓宽着九曲红梅的品牌之路,比西湖文旅集团茶叶公司今年产出的红茶在东南亚各国畅销……这套“政策+协会+科技+人才”的组合拳,为九曲红梅的品质提升和品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九曲红梅斗茶大赛的成功举办为九曲红梅的未来发展开启了新篇章。相信在政策支持、科技赋能、人才支撑的多重助力下,这道承载着历史与匠心的“玛瑙色”茶汤,必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成为中国茶文化传播的芬芳使者。
来源:杭州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