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记得我,我就活着” 龙华丹心·英烈永存系列视频还原先烈故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7 21:58 1

摘要:从陈延年、陈乔年兄弟的并肩同行,到彭湃烧毁地契的烈火决心;从罗亦农的慷慨绝笔,到冯铿那件“七个弹孔的羊毛背心”;从龙华二十四烈士的集体就义,到张恺帆在狱中写下“墙外桃花墙里血”的千古诗篇,英雄的故事总是荡气回肠,感人肺腑,时时扣动着人们的心弦。

瞻仰过上海龙华烈士陵园的人们都知道,这里安息着1700多位革命烈士。

从陈延年、陈乔年兄弟的并肩同行,到彭湃烧毁地契的烈火决心;从罗亦农的慷慨绝笔,到冯铿那件“七个弹孔的羊毛背心”;从龙华二十四烈士的集体就义,到张恺帆在狱中写下“墙外桃花墙里血”的千古诗篇,英雄的故事总是荡气回肠,感人肺腑,时时扣动着人们的心弦。

共青团员、上海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数据分析员葛圣洁,曾经在瞻仰龙华烈士陵园时,分别给革命烈士赵世炎、陈延年、陈乔年带来了她手写的3封信,字里行间满是敬仰,满是怀念。她在信中说:“我们想念你们,很想很想!”

9月30日是第12个烈士纪念日,人们更加思念英烈。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网信办、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上海报业集团指导,龙华烈士纪念馆、澎湃新闻主办的《龙华丹心·英烈永存》系列短视频发布仪式,9月26日下午在龙华烈士纪念馆隆重举行。

“你记得我,我就活着”。这套系列短视频由澎湃新闻策划制作,共十五集,聚焦长眠于龙华烈士陵园的革命先烈陈延年、陈乔年、彭湃、罗亦农、冯铿以及龙华二十四烈士等英雄个体与群体,利用AI修复、多维剪辑等手段,以青春化语态、细腻笔触和情感化叙事,深入挖掘烈士的人格魅力、坚定信仰与牺牲瞬问,着力呈现他们作为“有血有肉、有笑有泪的同龄人”的生动形象,还原他们的英雄故事。这组视听作品,将在澎湃新闻平台等多渠道同步推送。

澎湃新闻副总编辑黄芳介绍:“依托短视频轻量化、易传播的特点,我们将历史叙事转化为贴近青年人的传播语态,让烈士精神嵌入公众的情感认同。”“每一集都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一次对精神的叩问。”

2021年的一部现象级电视剧《觉醒年代》,再现了一批理想飞扬的热血青年充满激情、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在以青年人为主的文化社区豆瓣,这部电视剧评分高达9.3,一部书写百年前的青年人的故事为什么能够穿越时空,在百年后的年轻人中间产生巨大的心灵共振与回响?

“我们发现,豆瓣有一条点赞最高的评论写道:今天多数年轻人根本无法想象,他们在政治课本背的那些东西,曾经被一群人当作毕生的理想与信念去奋斗去牺牲。”在黄芳看来,“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没有先锋,也正是为此,我们推出这组系列视频——百年前的英烈,也曾与我们一样青春,充满热望,但愿以青春感召青春,以信仰唤醒信仰。”

上海报业集团副社长,澎湃新闻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健指出:“作为上海报业集团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力量,澎湃新闻将充分发挥其全媒体传播优势,让这些英雄故事,通过指尖的滑动,融入年轻一代的日常,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闪亮的‘精神坐标’。

龙华烈士纪念馆馆长邹强表示,未来,龙华英烈事迹将通过更多主题明确、题材新颖、形式多样的精品佳作,生动阐释英烈精神的时代价值与精神内核,让红色文化宣传的声量越发高昂。

新民晚报直播部主任、公益媒体人晏秋秋作为网络正能量人士代表发言,他认为:“正能量的内容,完全可以做到既有‘意义’,又有‘意思’。《龙华丹心·英烈永存》告诉年轻人,信仰是可以为之奋斗终身的具体行动。”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系列短视频,也是澎湃新闻与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推出的专题策划《戎耀浦江》中的重要栏目之一。《龙华丹心·英烈永存》在《戎耀浦江》整体框架下展开,不仅丰富了红色文化传播的内容版图,也让烈士精神通过更系统、更深入的策划,被更广泛的社会群体看见与铭记。

“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穷。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这是革命志士张恺帆在狱中写下的诗行。观看《龙华丹心·英烈永存》系列短视频,让我们从心底里感受“龙华千古仰高风”。

来源:江跃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