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公务员日接文件60份,形式主义有了“新装”

B站影视 2024-12-06 18:32 2

摘要:一乡镇公务员日均接收文件超 60 份。基层人员碰上两件荒唐事。其一,上级来的文件,有的规模宏大,区县未作筛选便发到基层,有的明明标明发到市级,却也来到了乡镇。

媒体报道,一乡镇公务员日均接收文件超 60 份。基层人员碰上两件荒唐事。其一,上级来的文件,有的规模宏大,区县未作筛选便发到基层,有的明明标明发到市级,却也来到了乡镇。

另一件事则更具趣味。她往常通过政务 APP 流转文件给相关部门办理。但巡视组来了却说“流程不合规矩,文件处理需逐级报批”。自此,她增添了一项工作,即打印上级文件找党委书记、镇长、副镇长逐级审批。

前几天广东一学校出事,一学生因家中白事要赶早班飞机,宿管阿姨称学校规定,早晨六点前出宿舍门要有学工部批文,否则不放行,结果这孩子没赶上飞机。形式主义是如此让普通人深恶痛绝。

重形式不一定是形式主义,像各国升旗仪式、每天跑步吃饭,虽重复但有意义。

没意义还反复折腾,让人烦、麻、吐,敷衍了事,不做也不耽误正事的,就是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是顽疾,又添四个新病症:

伪科学的“量化”

物质世界易于量化,连地球质量都有具体数字,然而精神世界却难以量化。队伍的凝聚力强弱、干部的心气足不足、党建工作的成效如何,这些都难以通过具体指标来衡量。

基层负担加重,首要原因在于事事都要量化,似乎不量化就不科学,一量化就科学。实际上这是在“碰瓷”科学。人的精神世界既没必要量化,也不可能量化。

量化的目的在于考核,可精神方面的问题能用什么指标来考核呢?原本是定性的问题,非要弄出指标,简直就是盲人骑瞎马。

这种拍脑袋搞出来的不科学量化考核体系,已然成为形式主义的工具,考核指挥棒一挥,大家都得乖乖听从,只因会扣钱。

反智的“数智化”

据说“数智化”会是 2024 年的流行语。从字面上看,好像是“数字的智慧化”,比数字化高级不少。

但这词被严重“碰瓷”了,居然还成了流行语。

有个知名的 APP ,本来挺好,大家常上去刷点题长知识,可很快就变味了。有的单位要求必须刷积分,达到规定的小时数。于是,女人们做饭时,开个电影,把手机扔一边,饭做好,“学习”也完成了。

学习这么快乐的事,都能变得形式主义,不就是乱干预闹的吗?

各种 APP 、工作群、电子表格、数据多头填报,本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办法,却成了形式主义的重灾区。

数智化本该解放人,这些工具是方便了,可工作量也大了,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没提升,人倒成了机器的奴隶,这不是“反智”吗?和“数智化”有啥关系?

虚假的“留痕”

轮船的航海日志、班组生产记录、鲁迅的日记,这些痕迹具有重要意义。

想想看,有多少“痕迹”是毫无意义的呢?

财务报表、原始票据,这些的确应该留痕。但开个小组会也要留痕,甚至还有字数要求,只因为要考核。

需要什么产品,基层就生产什么。

所以到了年底,各种记录都得造假。考核又出新花样,看墨迹的浓淡、笔迹是否连贯,以此判断是不是一次性写的,还明令禁止使用活页笔记本!

新的造假手段再度升级,换不同的笔、找不同的人来写就行!

问题来了,哪些记录和留痕是没有必要的

语言的“腐败”

形式主义最为突出的表现,集中在会议、活动、展厅、宣传展板以及悬挂的标语上。一个在野外架电线杆子的工人,不太可能搞出形式主义。

凡是堆砌名词、乱发明词汇的单位,必定是文山会海。为何?只因这个单位召开了过多的会议,下发了过多的文件,只能竭力寻找新词。常用汉字也就三千个左右,公文常用的一千多字便足够了。

这几年我们见识了各种各样的新词,比如“侧卧式干部”“躺平式干部”,都不晓得对应的是何种干部。

语言和意义相脱节,便是语言腐败,这属于思想堕落、文化雾霾,是形式主义的最高阶段。

这笔账不能仅仅算在写材料的人头上,倘若会议和文件不精简,文字游戏便会沦为笑柄。

然而试问一下,基层有哪些会议能够不开?又有哪些会议不敢不开?

实际上,形式主义本身并没有什么能耐,它是依附在各种虚假的事务、会议、活动之上的,必须先打假,才能够实现减负。

来源:市井探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