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6日晨光初现的湘江边,一位老人背着二十斤重的巡河包,在河滩上留下深浅不一的脚印。65岁的张纪湘俯身采集水样,试纸在朝阳中显现出淡蓝色——这是湘江达到Ⅰ类水质的证明。从2014年痛心于母亲河满目疮痍成为一名环保志愿者,到如今见证清流如练,这位株洲绿色卫士用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聂千川 通讯员 张逸乔 张兴林 株洲报道
张纪湘清理湘江岸边垃圾。
5月16日晨光初现的湘江边,一位老人背着二十斤重的巡河包,在河滩上留下深浅不一的脚印。65岁的张纪湘俯身采集水样,试纸在朝阳中显现出淡蓝色——这是湘江达到Ⅰ类水质的证明。从2014年痛心于母亲河满目疮痍成为一名环保志愿者,到如今见证清流如练,这位株洲绿色卫士用十年光阴织就了一张覆盖湘江两岸的生态保护网。
十余载的晨光守望
2016年,张纪湘开始了每天在湘江边巡河的人生。此后,她成为株洲市天元区首批20名“河长助手”之一,主要负责河湖环境问题巡查监督、问题反馈以及护河理念的宣传。
多年的巡河经历,让张纪湘悟出了一套巡河经验——一听、二闻、三看。“听涛声辨暗涌,闻水气溯源头,观草色识污染。”张纪湘独创的感官巡河法让专业环保人员都为之惊叹。一百多个监测点位的坐标、特征如掌纹般刻在她心中,十年间磨坏的40余双巡河鞋,丈量出相当于绕地球1.4圈的环保长征路。
张纪湘(右一)与相关部门座谈。
2019年,接到群众举报某工厂夜间偷排,张纪湘带领志愿者在零下3℃的寒风中蹲守至凌晨三点。当刺鼻的污水从伪装成山体的暗管涌出时,手脚冻僵的她仍稳稳举起相机。“我们设计了七道伪装,你怎么找到的?”面对厂方质问,她轻拍胸前的志愿者徽章:“这里装着湘江的心跳。”
2024年,张纪湘发现荷塘区有一家机械厂排污水,但在调查取证时遇到了巨大阻力,“厂子是完全封闭的,我们进不去”。她向当地生态环境局反映情况,顺利进入厂里取证。发现原来是该厂收纳池裂缝渗漏造成的污染。最终,工厂被勒令整改,把污染问题消除在工厂里,成功拦截有毒废水入江。
胸口跳动的生态宣言
在张纪湘衣物口袋里有一本封面磨损严重的《环境保护法》。这是她面对威胁时最坚硬的铠甲:多次遭遇暴力恐吓,近百次收到“封口费”诱惑,甚至被铁棍抵住胸口,她都选择用法律与良知正面交锋。
张纪湘与团队成员在湘江边放流。
2019年,她经过天元区滨江南路时,意外发现一家餐馆在卸海鲜时,将货车内的泥沙等杂物直接往下水道里冲,还污染了周边地面。据她调查发现,该下水口为雨水收集口,大量泥沙和杂物进入可能造成堵塞。为了抓住证据,她一连蹲守了一周,总算“抓”到了现场。她赶紧通知城管部门上门执法,最终门店被勒令整改。
为防止问题再度发生,她又常常进行回访。这也引起了餐馆工作人员的注意,对她进行口头威胁,甚至拿铁棍抵住她的胸口。“我是做正义的事情,我没什么可害怕的。”张纪湘说。最终该餐馆新建了排污设施,避免了污水直排。
2021年,某厂试图以2万元“茶水费”收买监测数据,张纪湘断然拒绝:“你这是在侮辱我!我要就送你去纪委监委!”在她看来,守护湘江生态环境是一份神圣的使命,绝不能被金钱玷污。
该厂负责人见此情景,脸上一阵白一阵红,仍不死心地试图劝说:“张大姐,您就通融通融,这钱您拿着,往后大家都好说话,这事儿也没人知道。” 张纪湘冷哼一声,义正言辞地回应:“你们污染环境,还想用金钱来掩盖,门儿都没有!今天我不仅不会收这钱,还会把你们的行为如实反映给相关部门。”
在过往的岁月里,张纪湘早已不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诱惑与威胁。她深知,一旦开了这个口子,自己多年坚守的底线将彻底崩塌。多年的巡河经历,让她练就了一双能敏锐察觉污染问题的火眼金睛,也铸就了她钢铁般坚定的意志。
面对张纪湘强硬的态度,该厂负责人最终灰溜溜地离去。而张纪湘则马不停蹄地整理此次事件的相关情况,将其反馈给了株洲市生态环境局。在后续的日子里,她持续关注着此事的进展,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工作。最终,该厂因违规操作、试图干扰监测数据等行为受到了严厉的处罚,其污染防治设施也得到了全面整改,杜绝了类似污染问题再次发生的可能 。
从一个人到春天的合唱
在株洲市石峰区先锋小学的实验室中,孩子们正透过显微镜惊呼:“张奶奶,水精灵在跳舞!”十余年来,张纪湘走进47所学校开展600余场环保课,培养出182名“少年河长”。多年前曾向江中扔饮料瓶的调皮男孩周子航,如今已是中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高材生。
张纪湘给孩子们上“环保课”。
“环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代人的长征。”暮色中的湘江泛起金色涟漪,张纪湘抚摸着巡河日记里“霞湾港生态图”已从黑白线条变成彩色的生命图谱。十年间,数十本笔记堆叠出两米高的环保史诗,记录着母亲河从“哭泣”到“微笑”的涅槃重生。
“这不是悲壮的坚守,而是幸福的约定。”65岁的老人背起巡河包走向第4000多个黎明,她的白发与浪花共舞,背影与青山同框。在这场人与自然的生命交响中,张纪湘用日均三万步的赤诚,谱写着新时代的生态中国篇章。正如她在最新日记扉页所写:“当每个脚印都开出花朵,湘江便是最美的春天。”
来源:红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