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例胰胆内镜见证仁心仁术,武大人民医院胰腺外科巧用新技术守护患者健康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6 17:22 1

摘要:从首创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胰管结石,到今年5月完成第10000例胰胆内镜(ERCP)手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胰腺外科团队用二十年时间,在细微的胰胆管内为患者解除病痛。他们坚持以“整体化解决方案”与“器官功能保护”为核心理念,用精湛医术托起患者新生。

极目新闻通讯员张晓衡

从首创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胰管结石,到今年5月完成第10000例胰胆内镜(ERCP)手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胰腺外科团队用二十年时间,在细微的胰胆管内为患者解除病痛。他们坚持以“整体化解决方案”与“器官功能保护”为核心理念,用精湛医术托起患者新生。

专家团队正在手术

万例手术背后的医者仁心

英山老人蒋爹爹被腹痛折磨了八年,2.5厘米的胰管结石让他进食如受刑。当地医院建议开腹手术,但他和家人担忧风险。辗转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胰腺外科朱忠超主任带领团队为他量身定制了“体外震波碎石+内镜下微创取石”的方案:先通过体外碎石将结石击碎,次日用内镜技术取出残石。

治疗过程中,石乔副教授团队精准操作体外震波碎石仪,将坚硬结石逐步瓦解;次日,朱忠超主任借助ERCP技术,仅用半小时便顺利取出结石。术后第三天,蒋爹爹惊喜地发现,困扰多年的腹胀感彻底消失了。

洪湖患者姜爹爹的结石虽小,只有1.2厘米,但长期梗阻已损害胰腺功能,血糖波动剧烈。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诊疗团队不仅关注结石清除,更将“器官功能保护”贯穿始终。

碎石前,消化内科专家为他调整血糖;碎石时,泌尿外科祝恒成教授精确控制震波角度,避免损伤胰腺组织;内镜取石过程中,胰腺外科朱忠超主任采用“柔性操作法”,最大限度减少对胰胆管的刺激。

术后,姜爹爹的血糖很快恢复稳定,胰腺功能也得到有效保留。他感动地说:“医生们不仅治好了我的病,还保住了我的身体‘本钱’,这份用心太难得了!”

技术创新破解治疗难题

将体外震波碎石技术应用于胰胆内镜治疗,绝非易事。朱忠超主任回忆道:“第一次尝试时,我们连续失败了7次,仪器参数、结石定位、能量控制……每一个环节都像拦路虎。”

那段时间,胰腺外科团队成员几乎住在实验室,反复比对泌尿系碎石与胰管碎石的差异,模拟不同患者的结石形态,甚至用动物模型进行上百次实验。

一次关键实验中,石乔副教授发现,将碎石能量降低20%、延长碎石时间,能在保证效果的同时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这个突破让团队振奋不已,经过3个多月的优化,终于形成了一套成熟的 “胰管碎石-内镜取石” 联合方案。朱忠超主任感慨:“每一次技术创新,都是为患者寻找更安全、更高效的治疗可能。”

让优质医疗触手可及湖北恩施李阿姨被胰管结石困扰5年,因治疗费用和路途遥远一直拖延。得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开设胰胆内镜专病门诊后,她前来就诊。石乔副教授团队为她制定了个性化方案:先通过体外震波碎石将结石裂解,再用内镜分两次取出碎石。治疗全程仅花费传统手术的一半费用,且无需长途奔波。康复后,李阿姨主动当起了“宣传员”,越来越多患者慕名而来。

“医疗技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让患者少受苦、早康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胰腺外科团队始终秉持“整体化解决方案”和“器官功能保护”理念,整合多学科资源,为患者提供从治疗到康复的全周期服务。从门诊接诊到手术治疗,从术后康复到健康指导,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团队成员的智慧与汗水。10000例胰胆内镜治疗的里程碑,不仅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胰腺外科团队技术实力的有力证明,更是他们践行 “以患者为中心” 服务宗旨的最佳诠释。

来源:极目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