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再往前看,三国,曹操好人妻,刘备的皇后也是二嫁。三国之前的大汉朝同样不管这事,汉武帝的母亲就是二嫁,服侍刘启之前,她还生过一个女儿。
古代的贞节牌坊,女子从一而终的理念,在南宋逐渐形成,明清达到顶峰。
南宋之前,就说北宋,皇后刘娥就是二嫁。唐朝就更不用说了,武则和杨玉环都是二嫁,关系还相当乱。
再往前看,三国,曹操好人妻,刘备的皇后也是二嫁。三国之前的大汉朝同样不管这事,汉武帝的母亲就是二嫁,服侍刘启之前,她还生过一个女儿。
卫子夫的母亲卫媪,平阳侯府的侍女,先是与卫姓男子生下三女一子,这其中就包括卫子夫。后来不知道卫姓男子是去世了还是俩人离婚了,她又与郑季生下两个男孩,长子就是卫青。
卫青还有一个外甥叫霍去病,这俩人被称为大汉帝国双璧。霍去病是卫子夫的姐姐卫少儿与霍仲孺的私生子,霍仲孺是一个小吏,来平阳侯府办事的。办完事就回去了,只留下怀孕的卫少儿。
霍去病长大后得知身世,就想去见见亲生父亲。这时他已经名满天下,他的父亲还是县城小吏,并不知道这位大将军是自己儿子。
霍去病找过去,才知道父亲早已在家乡娶妻生子。他给从未谋面的父亲买房置地,又把年幼的弟弟带到身边,请名师授课。这个弟弟,就是后来权倾朝野的霍光。
所以,卫子夫和卫青是同母异父,他们的外甥,霍去病和霍光的关系是同父异母,都有点复杂。
这也能说明,在汉朝,女子再嫁,甚至是出轨,都不是啥新鲜事。
卫子夫的姐姐和母亲能被历史记载的这么清楚,是因为她是汉武帝的皇后,卫青霍去病都是难得的将才,霍光也不是普通人。如果没有他们几人,卫家就是汉朝一个特别普通的家庭。
在汉朝普通家庭,如果一个母亲经历了多次婚姻,和不同的人孕育多个子女,要怎么生活呢?
扬州博物馆收藏了一批西汉墨书先令券书竹简,墨书指用墨书写,先令就是死者逝世前留下的遗嘱,券书指这个遗嘱有法律效力。
这批竹简共16枚,大约270个字,记录了遗产继承和土地转让。是首次发现的西汉时期“先令券书”,还被称为我国最早的遗嘱财产分配。
竹简没有记载遗嘱的主人叫什么,但写了她的第一任丈夫姓朱,咱们就称其为朱夫人。
朱夫人和丈夫生活在会稽郡新安里,夫妻感情很好,先后生了两男两女。男耕女织,儿女绕膝,不是大富大贵,但吃穿不愁,小院里每天都充满欢声笑语。
在这样的日子里,朱夫人无数次想过未来:儿女长大成人,男婚女嫁,全都有了各自的生活。她和丈夫卸去了生活的重担,可是也老了,头发花白,腿脚也不利索了。
但没关系,他们还能彼此说说话做个伴。两个人,从青丝到华发,一直都是彼此的依靠。从来没想过有一天,意外会突然来访。
朱夫人的丈夫因病去世,留下她和四个孩子。长子长女大一些,能照顾好自己了。次子和次女年纪都小,行走坐卧都需要人看顾。她还要养家,分身乏术。
多番考量后,朱夫人决定找人帮衬。大概是经济条件不错,她这次不是出嫁,而是让男子入赘。
第二任丈夫很快就来了,他们有了一个儿子。但是好景不长,不知是生病还是出了意外,总之这个人没几年就死了。朱夫人只能再次找人入赘,并与第三个丈夫生了一个女孩。
估计朱夫人年纪也不小了,想着这次肯定能白头偕老。可惜的是,朱夫人的第三个丈夫也去世了。又剩下朱夫人自己,还有前前后后共六个子女。
六个孩子,前面的两子两女是和第一任丈夫生的,第三个男孩是和第二任丈夫生的,最后的小女孩是和第三任丈夫生的。
多子女家庭想要一碗水端平都不容易,有时候无意识中就会忽略某一个,朱夫人这么复杂的情况要怎么处理?
具体内容请移步xi ma la ya da li shi,欢迎shou ting。
来源:大力侃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