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乾化二年六月初二日(公元912年7月18日)凌晨,一道寒光穿入后梁太祖朱温的腹部,随后,他的背部又射出红光。朱温看到了站在凶手冯廷谔身边的主谋——他的儿子朱友珪,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五十九年的人生历程不受控制地瞬间涌入他的脑海,从地痞流氓到开国皇帝,恬不
友珪亲吏冯廷谔以剑犯太祖,太祖旋柱而走,剑击柱者三,太祖惫,仆于床,廷谔以剑中之,洞其腹,肠胃皆流。
乾化二年六月初二日(公元912年7月18日)凌晨,一道寒光穿入后梁太祖朱温的腹部,随后,他的背部又射出红光。朱温看到了站在凶手冯廷谔身边的主谋——他的儿子朱友珪,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五十九年的人生历程不受控制地瞬间涌入他的脑海,从地痞流氓到开国皇帝,恬不知耻的人生,挺精彩。而中国的历史,也因为他,从唐进入了五代十国。
朱温出生于唐宣宗大中六年(852年)十二月五日,宋州砀山午沟里(今安徽省砀山县)的一个贫寒家庭。他年幼丧父,母亲王氏带着三个孩子到萧县富户刘崇家做佣工维持生计。朱温自小不务正业,好勇斗狠,是乡里有名的无赖(不事生业,以勇猛自负)。
黄巢起义形势图
乱世改变了这个无赖的命运——乾符四年(877年),黄巢起义军席卷中原,朱温与二哥朱存商议,大丈夫岂能久居人下?现在天下大乱,李唐危在旦夕,正是大丈夫建功立业之际!于是兄弟二人一同投奔了黄巢起义军。在军中,朱温凭借勇猛与机智屡立战功,从普通士兵迅速晋升为将领。当黄巢攻占长安建立大齐政权时,朱温已被任命为同州防御使,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
中和二年(882年),朱温驻守同州,遭到唐朝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的围攻。朱温连连败退,向长安求援十多次,奏章却被黄巢左军使孟楷扣押——黄巢不是不想派兵来救,而是自顾不暇。此时,谋士谢瞳与朱温商议:主公危在旦夕,正是大丈夫建功立业之际!于是朱温毅然杀掉监军使严实,举州投降王重荣。
唐僖宗在成都得知这一消息,漫卷诗书喜欲狂:“是天赐予也!”随即任命朱温为左金吾卫大将军、河中行营副招讨使,赐名“全忠”。
盛世大唐
朱温对皇帝的恩情感恩戴德,他立马调转枪头,积极参与镇压黄巢逆贼,他的官也越来越大。中和三年(883年),他被任命为宣武军节度使,次年,他与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联合,在王满渡大败黄巢,招降了大量起义军将领,实力迅速壮大。
当时的唐朝,地方割据严重。而朱温的根据地汴州地处河南平原,被称为四战之地——朱温确实是四面受敌:东有泰宁军节度使朱瑾,西有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北有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南有蔡州节度使秦宗权。面对强敌环伺的困境,朱温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在关键战役中,他往往以少胜多,出奇制胜。他先后消灭了秦宗权、朱瑄、时溥等对手。
唐末藩镇割据图
毛泽东曾经评价朱温的能力:“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
当然,一个新兴政权能站得住脚,不可能仅靠征伐。朱温不仅骁勇善战,还深知民生的重要性。他任用张全义治理河南,劝课农桑,轻徭薄赋,使饱经战乱的河南地区经济得到恢复。《旧五代史》记载:
梁祖之开国也,属黄巢大乱之余。以夷门一镇,外严烽候,内辟污莱,厉以耕桑,薄其租赋,士虽苦战,民则乐输,二纪之间,俄成霸业。
天复元年(901年),朱温迎来掌控中央的契机。宰相崔胤召他入关对付宦官韩全诲(与董卓进京非常相似,不同的是崔胤本来就与朱温关系密切,但最后还是被杀了),朱温率军进入长安,击败韩全诲的靠山,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挟持了唐昭宗,随后他尽杀宦官七百多人,废除了长期专权的神策军。皇室被完全控制,他也被封为梁王,并被赐予“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的头衔。
天祐元年(904年),朱温杀宰相崔胤(崔胤死之前啪啪打脸,边打边骂自己有眼无珠,罪有应得),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并且下令拆毁长安宫殿、官衙和民房,将材料运往洛阳,曾经辉煌的长安城沦为一片废墟。
唐城墙遗址公园
同年八月,朱温指使朱友恭、氏叔琮、蒋玄晖等人弑杀昭宗,立昭宗第九子李柷为帝,即唐哀帝。为进一步铲除唐朝根基,天祐二年(905年),朱温在滑州白马驿(今河南滑县)一夕杀尽宰相裴枢、崔远等朝臣三十余人,投尸于黄河,史称“白马驿之祸”。
得志之后的朱温,杀宰相崔胤,杀裴枢、崔远等,杀唐昭宗,真是“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开平元年(907年)四月,朱温接受唐哀宗的“禅让”,建立后梁,定都开封。至此,李唐王朝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哦,皇帝都没了,该像谁尽忠呢?所以他也改名了,从此不叫朱全忠了,叫朱晃。
即位之初,他展现出励精图治的一面,派人去民间搜寻贤良之人,对有才能者“特加擢拔任用”,对朝臣奏章亲自翻阅,选择一些有利的建议施行。他改革了一些唐末弊政,重视农业发展,下令“两税之法外,不得妄有科配”。
然而,后梁的统治始终面临严峻挑战。
后梁版图
外部最大的威胁来自他曾经的朋友——河东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李克用曾在一次宴会上嘲笑朱温是反贼出身,朱温愤而诛杀李克用三百手下,李克用本人躲在了床底下,逃过一死,从此之后双方连年征战。开平四年(910年)的柏乡之战,梁军大败,损失惨重。
他一生都在背叛别人,没想到也被朋友背叛了。
在家庭内部,朱温的危机更为致命。他晚年因皇位继承问题犹豫不决,儿子们为争夺储君之位明争暗斗。更令人不齿的是,朱温私生活混乱,甚至常常召儿媳入宫陪侍。
乾化二年(912年),朱温亲率大军征讨成德镇,不料被李存勖的少量骑兵击溃,羞愤成疾。返回洛阳后,他对近臣哭诉:
我经营天下三十年,不意太原余孽更昌炽如此!吾观其志不小,天复夺我年,我死,诸儿非彼敌也,吾无葬地矣!
病中的朱温更加昏聩,他答应儿媳王氏(养子朱友文之妻)的请求,打算传位给朱友文,甚至都已经把传国玉玺交给了她。但是这一消息被他亲生儿子朱友珪得知,当时朱友珪的职务是控鹤都指挥使,主要任务是率领禁军,保护宫内的安全。
后唐灭后梁之战
六月戊寅日深夜,朱友珪带领家将冯廷锷及五百牙兵潜入皇宫。朱温惊醒后,绕柱躲闪,大骂朱友珪:“汝悖逆如此,天地岂容汝乎!”朱友珪反唇相讥:“老贼万段!”冯廷锷一剑刺入朱温腹部。随后,朱友珪用破毡子包裹朱温尸体,埋在寝殿地下。
他一生都在背叛别人,没想到也被亲人背叛了。
朱友珪即位半年后,被弟弟朱友贞所杀。十年后,李存勖攻克后梁都城的前夕,朱友贞命大臣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后梁也随之亡国。
朱温作为终结大唐近三百年统治的人物,历来评价极低。王夫之痛斥:“朱温起于群盗,凶狡如蛇虺,无尺寸之功于唐,而夺其三百年磐石之社稷。”
资料来源
《新五代史·梁本纪》《旧五代史·梁书》《资治通鉴》《五代史辑要》《新五代史》
来源:硕鼠无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