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躺了千年盼望与你相见,看了千变守望古蜀桑田……”9月27日,2025三星堆论坛在德阳举行。在分论坛之一的青年创新论坛,现场响起了抓耳神曲《我怎么这么好看(三星堆文物版)》的动听旋律。
川观新闻记者 郑志浩 赵明 吴聃 摄影报道
“躺了千年盼望与你相见,看了千变守望古蜀桑田……”9月27日,2025三星堆论坛在德阳举行。在分论坛之一的青年创新论坛,现场响起了抓耳神曲《我怎么这么好看(三星堆文物版)》的动听旋律。
《我怎么这么好看(三星堆文物版)》,将三星堆文物原创手绘动画和发掘现场视频相结合,搭配融入了四川方言元素的电音,让数千年前的古蜀文物在互联网上风靡,在2021年全网爆火,并得到媒体业界、文博圈和网友持续至今的关注。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天府新视界编辑部策划总监陈昶,以抓耳神曲的创作前后为例,分享平衡传统文化的厚重感与青年喜爱的潮流表达之间的秘诀。“新媒体产品千变万化,层出不穷。对于创作者来说,首先要深入了解,才能创作自由,需要沉下心来去研究历史背后的故事和内容,找到最能够打动自己感情的锚点,从而真情实意地投入到创作当中。”
陈昶介绍,经历几番头脑风暴,主创团队采用改编歌曲、制作MV的方式,把严肃的文博内容“掰开揉碎”,融入到上口的歌词与“上头”的旋律中。“我们让大立人跟着节奏点头,让青铜面具炸出炫酷特效,是很大胆的一次突破。文物与未来风的碰撞,既尊重了文物本身,又给了大家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
在创作过程中,团队也需要专门关注年轻群体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偏好。陈昶认为,当下,年轻人的注意力非常宝贵,趣味和共情的理念需要更加重视,“反差萌”特别能打动年轻人,为受众找到古老文化和现代生活之间的情感连接之处。“总的来说,我们创作新媒体产品、写新歌不是对厚重传统文化的消解,而是给它安装了一个强大的潮流放大器。”
关于方言的应用,陈昶建议把方言当作一种调味剂和身份认同的符号。“比如在一些轻松有趣的短视频里,让配音用一句地道的川普来吐槽,会显得特别亲切、接地气,瞬间拉近和观众的距离。”
来源:川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