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背后的门道,说穿了就是商战和舆论战。别看大家总说iPhone没创新、不如国产机,可全球高端机市场,苹果一家就占60%以上,国内也常拿销量第一。高端机利润高,各大厂商都想抢这块蛋糕。苹果卖得好,其他厂商自然少卖,所以得想办法让苹果少卖点。
这几年,iPhone新机一开卖,网上准得冒出一堆“问题”:今年iPhone17刚上市,就有人说后盖有划痕、网络不稳定、WiFi掉线。
苹果解释说是磁吸充电留下的痕迹,可没人信,甚至有人放狠话“不是划痕就直播倒立喝水”。
其实不只是iPhone17,往前数iPhone16、iPhone15刚上市时也差不多——吐槽铺天盖地,但过阵子又没人提了,问题像“消失”了一样。
这背后的门道,说穿了就是商战和舆论战。别看大家总说iPhone没创新、不如国产机,可全球高端机市场,苹果一家就占60%以上,国内也常拿销量第一。高端机利润高,各大厂商都想抢这块蛋糕。苹果卖得好,其他厂商自然少卖,所以得想办法让苹果少卖点。
新机刚上市时最容易“动手”。这时候销量还没起来,用户还没拿到手,很多人还在犹豫观望。这时候多传些“坏消息”,比如划痕、掉线,就能让一部分人放弃购买。等销量上来,用户都拿到真机了,再传这些槽点就没人信了——毕竟用户自己能验证真假,谣言不攻自破。
其实不光是苹果,其他手机厂商也这样。手机太火、一上市就问题一堆,过段时间又“自动好转”。原因都一样:刚上市时舆论战最有效,销量起来后效果就弱了。
对消费者来说,这种“黑稿”其实没太大影响——毕竟真有问题早晚会暴露,没问题也经得住验证。但对厂商来说,这就是高端机市场的“攻防战”:苹果守着60%的高端份额,其他厂商想抢,就得在刚上市的节骨眼上“发力”。
说到底,手机市场拼的还是产品力和用户口碑。吐槽归吐槽,真金白银的销量和用户反馈,才是最实在的。
来源:只说数码科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