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2025年8月全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流行性感冒发病数量为3.06万人,比7月的1.6万人增长了将近1倍。多位广州、深圳市民也在社交平台反馈,最近患上了流感,反复高烧和喉咙发炎是主要症状。
整理 | 十八
01
一周热点资讯
流感病例翻倍,药店这一品类热销
近期,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2025年8月全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流行性感冒发病数量为3.06万人,比7月的1.6万人增长了将近1倍。多位广州、深圳市民也在社交平台反馈,最近患上了流感,反复高烧和喉咙发炎是主要症状。
相关药品的市场需求也呈现出强劲态势。中康CMH数据显示,9月1日~18日,广东药品零售市场中,用于病毒性感冒的药品销售额环比增长56.69%,动销铺货率、平均客单价、每日店均销售额也都在增长。全国药品零售市场中,该品类亦是环比大幅增长。
药店又一轮大检查,多地已开启
央广网最新报道显示,针对影响群众用药安全的“人证分离”“影子药师”乱象,湖南省浏阳市检察院通过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深挖相关线索,依法开展监督。模型筛查出“执业药师执业单位与参保单位不一致”的异常线索300余条。检察官人工核查后,确认238名执业药师存在“人证分离”的违规行为。目前,浏阳市零售药店执业药师在岗率达到100%。
国家医保局要求涉事药师立即开展自查,存在信息被冒用情况的需主动向当地医保部门说明;相关药店须全面检查药师配备情况并限期整改;各级医保部门将对违规行为核查处置,情节严重者将解除医保协议或移送司法机关。
各地纷纷跟进,加大督查力度。例如,江苏省宿迁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医保、人社、税务等六部门出台专项工作方案,通过比对社保医保记录、查阅用工合同、调取监控录像等手段,严查异地执业、脱岗销售处方药等行为。建立“联合督查+重点排查+随机抽查”的长效机制,定期开展“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
启动门店调改后,一心堂又有大动作
近日,一心堂与信达生物在上海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一事件迅速成为医药行业的焦点。双方宣布将基于各自优势,围绕供应链协同、患者全周期健康管理、个性化营销等维度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加速重磅创新药玛仕度肽的市场可及性,旨在打通优质药物直达患者的“最后一公里”。
当前,中国零售药店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变革。传统增长模式面临严峻挑战,但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共振,也正在为创新药和慢病管理领域开辟一片全新的蓝海。
大批顾客不主动进店,连锁如何破局
近日,《第一药店财智》从行业多方了解到,今年药品零售行业经营的核心痛点仍是客流下滑、客单下降。在此基础上,多位从业者纷纷表示,除了大环境所致,他们多数营销活动疲软、动销缺乏支撑点,进一步加剧了店效与利润的双杀困境。
在数据下降的背后,药品零售行业从业者、药企零售渠道从业人员,他们的普遍共识是:这并非周期性的波动,而是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变革——经济环境的变迁与行业内部日益激烈的“内卷”,正在彻底改写沿用了二十年的传统经营逻辑。
漱玉平民大药房运营总监宋晓娟向《第一药店财智》分享了一项关键调研数据,揭示了其某门店顾客愿意走进药店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高达91.14%的顾客将“氛围感陈列”视为吸引其进店的关键因素。这一结果清晰指出,药品零售的货架革命已势在必行:药店不应仅是冷冰冰的药品销售柜台,更应成为能够传递情绪价值、缓解健康焦虑的“治愈场”。
02
一周深度解读
药店品类这样调,月销大涨30%
2025年这大半年,不少老板愁得睡不着——隔壁老王的单体店闭店了,街对面的连锁月销量掉了两成。不是咱们不努力,是大环境太“卷”:线上买药1小时送到家,医保控费后药价压得低,每天进店的人就三四十个,光卖药根本赚不到钱。
如今,光靠卖药活不下去,得摸透街坊邻居的需求,调调卖的货,加些实在服务,才能熬过冬天。
调品类前,得先知道你家店周边的人“爱买啥、缺啥”。摸透需求后,就该调“卖的货”了——哪些该砍,哪些该加,心里要有数。光卖货还不够,得加些街坊需要的服务,让他们觉得“这家店靠谱,不光卖药,还能帮我解决问题”。
别等、别愁,从今天开始:去居委会聊聊天,收银台问一句,调几样货,加个医生坐诊。慢慢你会发现,街坊越来越愿意来,钱也越来越好赚。记住了,药店的冬天再冷,只要街坊邻居需要你,你就不会“下桌”!
全省定点药店,迎来新规
近日,辽宁省医保局发布《关于推进辽宁省定点医药机构医保门诊结算分级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加强定点医药机构管理,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根据《通知》,定点药店、门诊医疗服务的一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纳入省医保结算分级管理,按照按照医保基金结算服务类型分成I、II、III三级。医保分级规定构建阶梯式资格体系,倒逼药店行业加速分化。
I级作为基础准入仅开放个人账户结算,II级新增普通门诊统筹权限,III级则覆盖门诊慢特病、“两病” 用药及 “双通道” 高值药等高附加值服务,且升级需满足运营时长、合规记录等刚性条件。
有业内观点表示,分级制度让合规与专业能力成为药店的核心竞争力。其中,半年期、一年期无违规及处罚的要求,迫使药店建立长效合规机制,违规成本显著提升,加速不合规机构退出市场;另一方面,分级制度也在推动行业从“粗放经营”向“精细化管理”转型。
东阿阿胶高层“焕新”:三位80后副总裁上任,品牌年轻化驶入深水区
9月21日,东阿阿胶发布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宣布董事会全票通过,聘任李国正、郑梁、陈龙健为公司副总裁。这一人事变动迅速引发行业关注——既是因为三位新高管都有市场、品牌及营销方面的资深背景,也是因为他们的“80后”身份,被视为东阿阿胶品牌转型的重要一棋。
公开资料显示,三位副总裁均曾深耕品牌营销市场一线:业内分析,三位年轻高管的上任,正预示着东阿阿胶正从上至下转型,下定决心强化市场营销、拥抱新消费群体。
诚然,近年来东阿阿胶从产品创新到品牌传播,频频传出大动作,迎合新中式养生的消费趋势。
东阿阿胶的转型,可被视为传统中药企业主动融入新消费时代的一个典型样本。在当下,伴随着“国潮”崛起,新中式养生也成为大健康市场的重要潮流。天猫健康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阿胶粉搜索量增长近120%,成为阿胶产品中增长最快的品类之一,随之而来的还有阿胶糕、阿胶粉、阿胶枣、阿胶浆等周边产品的火爆;此外,花胶、燕窝、人参、虫草、石斛等各种中药材及其制品也越来越受到年轻客群关注。
来源:第一药店财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