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邛崃将立足产区酒业发展与产区创新表达,借助IWSC国际葡萄酒与烈酒大赛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深入推进邛酒品牌化进程和产品出海,为中国白酒国际化树立“邛崃样本”。在全球化与消费变革的双重背景下,邛崃以开放姿态、多元生态和文化自信,为中国白酒国际化提供了创新破
邛崃将立足产区酒业发展与产区创新表达,借助IWSC国际葡萄酒与烈酒大赛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深入推进邛酒品牌化进程和产品出海,为中国白酒国际化树立“邛崃样本”。
在全球化与消费变革的双重背景下,邛崃以开放姿态、多元生态和文化自信,为中国白酒国际化提供了创新破局的样本。
文|何芙蓉
9月19日以来,以“近悦远来 醉美邛崃”为主题的邛崃国际美酒季系列活动暨2025IWSC首届中国区(邛崃)烈性酒大赛(后称“IWSC国际烈性酒大赛”)拉开序幕。
在近半个月的时间里,这场融汇国际视野与产区特色的酒业盛会,将全球酒业目光聚焦于邛崃。以赛为媒、以酒兴城,这是一场从产业交流到消费体验的多维共振。
作为全球最具权威性的酒类赛事之一,IWSC自1969年创立以来首次在亚洲设立烈酒专项评审。选择邛崃,是国际酒业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也是对这座千年酒乡综合实力的认可。
邛崃则进一步展现出产区在国际化表达、多元品类布局、酒旅融合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也为中国白酒产区参与全球烈酒对话提供了更具参考价值的样本。
▎Christelle Guibert
如IWSC国际烈性酒大赛组委会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泰尔·吉伯特所言:“这不仅是一场赛事,更是一次对匠心、传承与卓越烈酒通用语言的礼赞。”
够开放、够创新,这里是邛崃产区
很多人想问:为什么是邛崃?
答案藏在2300多年的酿酒史中,藏在中国白酒原酒之乡的盛名里,亦藏在“世界美酒特色产区”、创新酒饮新高地的开拓中,以及中国白酒扬帆出海的大势之下。
这整体根植于邛崃创新开放的产业基因。
早在西汉,“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佳话就广为流传,酿酒渊源千年传续。在藏语中,邛崃意为“盛产美酒的地方”。
这里酒史悠久,更曾推动全球酿酒产业的革新。清光绪十八年,法国细菌学家艾伯特·卡尔梅特带邛崃酒曲回“巴斯德研究所分所”分析,“邛崃三号(As3866)”面世,其用此生产酒精推动全球酿酒工业化、产业化。目前,全世界的烈性酒大都在使用“邛曲”生物基因。
邛酒的国际化基因早已种下。
当中国酒业步入现代化发展,邛崃年外销省外原酒一度占到出川原酒的70%以上,“中国白酒原酒之乡”由此得名。1995年左右,邛崃拥有酒厂1000余家,年产原酒30万千升。
邛酒长期展现出强大的产业输出与开放活力。
如今,邛崃进一步转型,在传统白酒产业的基础上,推动国际烈酒与创新酒饮落地。建成中国最大的威士忌生产基地和首个威士忌旅游体验中心,威士忌桶陈量超50万桶、占全国的85%左右,并带动金酒、伏特加、白兰地等烈酒本土化生产。同时,低度潮饮等新酒饮品类也在邛崃蓬勃发展。
已建成全国首个威士忌旅游体验中心、天府潮饮园等项目,源窝子、三十六坊等主题酒庄、平乐古镇酒文化街区“日茶夜酒”等特色场景,共同勾勒出邛崃酒文旅融合的鲜活图景。在推动营销模式与国际接轨的同时,构建起“品质白酒+国际烈酒+低度潮饮+酒庄”的多元产业生态。
▎刘刚
邛崃产区开放合作的步履不停。邛崃市委书记刘刚进一步表示,作为川酒成都产区的核心承载地,邛崃锚定“创新、开放、多元、融合”的共识,通过论坛展会、口岸合作等系列举措,为产区参与国际交往、酒业协作创造良好条件,产品出口俄罗斯、韩国等25国。
从深厚产业基础、到创新开放的国际化视野,为IWSC赛事落地邛崃提供了先决条件。
▎王德彰
邛崃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德彰就表示,邛酒通达世界的底气,在于得天独厚的酿造环境、匠心传承的酿造技艺、多元协同的产业布局、独具特色的酒文化,以及持续创新的发展范式。
此次活动,邛崃以“赛事+消费+文化”为三维驱动,形成“一场IWSC烈酒大赛+一场邛酒音乐嘉年华+两场大众品饮活动+四大地标展销场景”的立体化活动矩阵,覆盖从专业赛事至普通消费者的全链条参与。
邛崃也将立足产区酒业发展与产区创新表达,借助IWSC国际葡萄酒与烈酒大赛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深入推进邛酒品牌化进程和产品出海,为中国白酒国际化树立“邛崃样本”。
“原酒输出”到“标准输出”,邛崃破题国际化
行业存量增长之下,白酒国际化被视为破题关键。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秘书长赵禹表示,2024年中国白酒出口总额达9.7亿美元,同比增长20.4%,但仅占国内销售收入的0.9%左右。与苏格兰威士忌(年出口额约73亿美元)和美国烈酒(年出口额24亿美元)相比,中国白酒国际化仍处于初级阶段,同时面临文化隔阂、标准壁垒、渠道短板等挑战。挑战与机遇并存。
▎赵禹
北京酿酒协会理事长常明同样认为,长久以来,中国烈酒的国际化之路充满挑战,其中一个核心障碍在于“语言”的不通。这里所说的“语言”,不仅是英语、法语,更是一套能被国际市场和消费者普遍理解的品质语言、风味语言和文化语言。
▎常明
“现在,国际顶级赛事来到中国,来到邛崃,不仅为我们中国酒企提供了一个向世界展示的舞台,更重要的是搭建了一座与国际接轨的桥梁。这座桥梁,连接的不是地理距离,而是认知的鸿沟。”
此次大赛严格遵循国际标准,赛事评委团由8名国际评审、6名中国评审组成,国际烈性酒大赛IWSC组委会CEO Christelle Guibert女士和组委会成员Zoe Cunliffe亲临现场指导。世界葡萄酒大师、米酒、白酒专家Antony Moss MW和白酒国际推广引领者钟宇辰将分别担任国际和中国评审主席,采取“双评审主席”的制度。
同时,赛事期间组织全球主要酒类消费市场的经销商、买手走进成都产区重点酒企及邛崃文化地标,实地体验邛酒从原料甄选到酿造蒸馏、陈酿老熟的全流程工艺以及邛崃本地文化,促进邛酒出海。
以此大赛为契机,邛崃产区将推动建立中国烈酒品质国际认证通道,推动邛崃白酒、威士忌等产品获全球市场认可;吸引全球买手与评委深度体验产区生态,促成贸易合作;培育本土专家成为国际评委,提升中国邛崃产区烈性酒话语权,推动成都产区乃至川酒与国际化发展接轨。
▎邢春雷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邢春雷进一步强调,一方面,赛事搭建了国际桥梁,让中国烈酒企业能与顶尖品牌同场竞技,学习先进技术与管理,推动品质与品牌突破;另一方面,它也为邛崃美酒提供了走向世界的机遇,通过赛事传播,深化世界对中国白酒独特风味与文化的认知,提升国际美誉度。
从国际标准的接洽,到邛酒乃至中国白酒的国际化推广,再到国际贸易合作的真正落地。邛崃正在中国白酒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架起一座桥梁。
一次成功的国际化表达、一场区域合作的典范
整体来看,随着IWSC大赛的举办、邛崃国际美酒季系列活动全面展开,活动在推动国际化破局之外,加速释放多元活动赋能、产区价值示范、区域协同的多重价值。
首先,多元活动赋能,打造出可感、可尝、可合作的交流场景。
美酒季期间,民间品酒大师赛、美酒快闪市集预热市民参与;青年共话酒业融合、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推动产学研合作;首届邛酒音乐嘉年华融合音乐、美食、非遗,吸引全国消费者体验;地标展销活动在宽窄巷子、平乐古镇等地营造全城消费氛围。系列活动以“酒+”跨界融合,增强国际传播力。
第二,产区示范价值进一步释放,夯实品质、文化与包容的国际化底蕴。
邛崃本身集聚了品质白酒、国际烈酒、低度潮饮、酒庄四大赛道,具备品类多元与文化包容的产区特质,是中国极具国际化根基的标杆产区。此次活动,为产区升级注入新动能,更为中国白酒走向世界树立了兼具文化自信与全球视野的示范样本。
第三,这是美酒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活动整体以跨区域协同、跨界联动、校企合作、全城共娱的形式展开,织就合作网络。这与邛崃雨林式“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通过合作实现“1+1>2”的共赢效果,既是对产区发展理念的践行,也让美酒回归“连接人与人、区域与区域”的本质,为美酒命运共同体赋予更深厚的文化与实践内涵。
回顾整个IWSC大赛和美酒季规划,邛崃打造的不仅是一场行业盛会,更是一次产区国际化的系统性实践。通过“品质对标-品牌曝光-文化输出-产业合作”的闭环设计,构建起川酒成都产区国际化发展的“核心引擎”。
在全球化与消费变革的双重背景下,邛崃以开放姿态、多元生态和文化自信,为中国白酒国际化提供了创新破局的样本。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