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视最火的那阵子,王小骞可是央视主持人当中的明星,大家都挺关注他的。
在电视最火的那阵子,王小骞可是央视主持人当中的明星,大家都挺关注他的。
她靠着那种清新自然的风格,还有稳重专业的台风,圈了不少粉丝。
就在事业如日中天之际,她却离开央视舞台,此后更是屡次陷入争议。
现在有消息出来,把王小骞的真实情况彻底摊开了。
她最终还是得为了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1、离开央视的“生活导师”
王小骞是在1973年出生的,家里在山东青岛,算得上是个书香门第。爸爸是老师,妈妈是医生。
她从小就在家里那种氛围的影响下,培养了强烈的求知欲。
在学生时代,王小骞可是班里顶尖的好学生,大家都说他是“别人家的孩子”。
因为综合素质太棒了,她还在上初中就被电视台选中当《明天》这个中学生栏目的主持人。
虽然那时候的表现有点稚嫩,但这段宝贵的经历却让王小骞对当主持人这行挺向往的。
她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顺利进了中央电视台,开始了她追梦的旅程。
经过四年辛苦奋斗,到了2000年,王小骞终于被挑中,做上了《为您服务》的主持人。
这个适合普通观众的平台,让她顺利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在节目里,王小骞始终用亲切自然的方式传递实用的信息,真诚又温暖的话语把屏幕里面外的观众都连在了一起。
这种接地气的主持风格,马上一下子就被观众接受了,也让她在央视慢慢开始出名了。
不过,真正让王小骞家喻户晓的,是2005年开始播的《交换空间》。
作为节目的主持,她不仅懂装修的知识,还能抓到家里那些动人的情感故事。
成功把娱乐和人文关怀结合得妥妥的。
《交换空间》一播出,大家都在闲聊“家装”这事儿,成了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
王小怼因此走进了大街小巷,成了大家都知道的主持人。
虽说王小骞已经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可他并没有因此而自满。
她一直在挑战自己,拓宽主持的领域。
从2016年开始,王小骞就成了《厨王争霸》这档厨艺比赛综艺的专属主持人。
靠着对美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对比赛节奏的专业把握,节目一播出就受到了大家的赞誉,她的事业也因此再上了一个台阶。
可是到2019年,王小骞突然说要跟央视挥手告别,表示想追求更丰富的人生。
那时候,观众们都对这个陪伴了自己二十年的主播感到挺可惜的,没想到之后她竟然会卷入一些争议里。
2、流量狂欢下的道德失守
王小骞离开央视后,真是敏锐,赶上了自媒体发展的潮流。
她在短视频平台上开了个账号,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从电视上搬到网上来了。
刚开始,她就是抱着试试水的心态,分享些育儿经验和家居小知识。
没想到这么快就被认可了,不到一年粉丝就过百万,成了挺有影响力的知识创作者。
不少商家看到这个情况,纷纷向王小骞伸出了合作的橄榄枝,希望她能帮他们的产品带来销量。
多亏了在央视打混出来的人气,很多粉丝都主动下单支持,直播间的商品销量一度高得吓人。
王小骞尝到流量的好处后,彻底“放飞自我”了。
为了赚更多的钱,她特别懂得家庭主妇的购物心思。
一边不停地吹嘘自己卖的是外国的“好货”,一边却拼命贬低国货。
为了让他的说法更有说服力,王小骞还亲身经历了一遍。
在以色列局势乱哄哄的时候,她特地去那旅游,把死海的泥巴抹得满身都是,还说:
这东西有美容的效果,我卖的产品里就有差不多的成分。
不过,当有网友问他:“我们四川也有死海,你咋不去那儿拍呢?”王小骞就不吭声了。
这种只顾赚钱,不顾事实的“双重标准”宣传,立马惹了大家的不满。
面对外头的质疑,王小骞根本没觉得自己哪里错了,反而还越发严重。
今年五月,我国知名演员朱媛媛经过五年的抗癌斗争,不幸去世,这消息让娱乐圈都沉浸在悲伤中。
这位一线演员一向低调,生前从来不拿自己的病情来吸引眼球,就算在拍新戏的时候也一直对剧组藏着自己的身体状况。
这种对演艺事业的敬重和坚守,原本应该得到基本的尊重,可在王小骞眼里却变成了“流量的摇钱树”。
她在短视频平台上发了一段妆容很精致的悼念视频,整个过程笑容满面,根本看不出有什么伤心的样子。
让人特别生气的是,这条悼念视频刚发出来两小时,王小骞就又开始卖货了。
她在直播间乐呵呵地卖货,把对逝者的伤心变成了自己的流量秘诀。
这种“榨人血”的恶劣行为立马惹怒了网友们,大家纷纷开口骂。
王小骞没有给道歉,而是选择把视频撤下来,跟恶评说再见,采取了“冷处理”的办法。
这股傲慢和冷漠,不光是对亡者的不尊重,也是对良心的无视。
当一个曾经做媒体的人,把职业素养变成了演技,把对人的关心简化成了流量数据时,她的命运早就已经注定了。
3、善恶终有报
最近,王小骞在网上发了个视频,又把自己推到了舆论的风头浪尖上。
视频里,52岁的她为了做肠镜检查,八个小时喝了三公斤的药水。
镜头下的王小骞因为缺水头晕得跟个傻子似的,和之前在死海度假时那个精致的样子简直天壤之别。
让她更加震惊的是,检查报告上显示她体内有三个肠息肉,而她老公竟然有十三个!
这些在医学上被看作是肠癌潜在警报的增生物,就像王小骞这几年积攒的那些“争议病例”一样。
一些网友调侃说,她自称是“养生专家”,却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甚至有人说这是“自作自受”。
从曾经受大家喜爱的“央视大咖”,到现在成了人人想骂的对象。
对王小骞的批评,实质上是在捍卫真诚和善良这两样东西。
在这个一切都看流量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创作者沉迷于点击和销量了。
她们慢慢就不怎么在乎道德了,啥都以利益为重。
当王小骞坐在妥妥布置好的镜头前,一边用那种有起有伏的播音腔完成那场“缅怀演出”时。
她可能没意识到,把别人的死亡当成流量素材的做法,其实是在慢慢把自己推向深渊。
现在,她总算为这事儿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写在最后
在这热闹的流量时代,王小骞的故事就像面镜子,把咱们这一代人的欲望和焦虑照得明明白白。
这句话提醒了每位公众人物:
人气总会消退,只有品德才能走得更远。
来源:策略喜舞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