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七成虾饺来自这里!南海放大招,让“中国粤式茶点”香飘世界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7 12:44 1

摘要:茶香氤氲中,一场关于“吃”的未来图景,在有着百年历史的南海双溪酒楼里徐徐展开。9月26日,粤式茶点产业发展集聚区推进大会暨南海区美食产业五年行动计划发布仪式在此举行。

茶香氤氲中,一场关于“吃”的未来图景,在有着百年历史的南海双溪酒楼里徐徐展开。9月26日,粤式茶点产业发展集聚区推进大会暨南海区美食产业五年行动计划发布仪式在此举行。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会议,而是南海为“粤式茶点”这张舌尖上的名片,谋划的一场从本地特色迈向世界舞台的跃迁。

“师源南海”,一块金字招牌的底气

“食在广州,师源南海,厨出凤城”,这句老广常挂嘴边的话,道出了南海在粤菜版图中的核心地位。自清末民初起,南海便堪称粤菜名厨的“黄埔军校”——谭家菜、太史家宴皆源于此,广州陶陶居、莲香楼等老字号的创始人,也多来自南海。

这里不仅孕育出“鲜为本、和为美”的饮食哲学,更以“不时不食、粗料精做”的匠心精神,将茶点打磨成兼具烟火气与精致感的舌尖艺术。

如今,这份底蕴已长成一片茂盛的产业森林:南海坐拥3.4万家餐饮企业,茶点品类超过4000种。今年1-8月,南海限上餐饮营业额突破31亿元,同比增长6.2%,头部企业增速更是冲至34.5%。“我们要把美食从‘产业优势’升级为‘城市名片’。”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的话语中,透出坚定的决心。

“南海完全有潜力成为‘粤式茶点之都’。”中国烹饪协会原副会长、清华大学文创院智库专家边疆在大会现场表示。他指出,粤式早茶作为粤菜文化的集大成者,历史可追溯至160年前,源自南海的“一盅两件”不仅是饮食方式,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与生活智慧。目前,南海已获中国饭店协会认证的“中国地标美食”,“粤式早茶”这一地理标志正式落户,为品牌建设打下坚实IP基础。

一颗虾饺,背后的产业链实力

南海的美食雄心,远不止于开几家酒楼。

现场,南海区与中国饭店协会共建“中国地标美食·粤式茶点产业发展集聚区”,中国粤式茶点大会也正式签约落地南海。何世晃、徐丽卿等六位行业大咖受聘为推广顾问,为茶点创新“加料”。这意味着,虾饺、干蒸、烧卖这些经典茶点,将成为南海美食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全国每3颗虾饺就有2颗出自南海,每3颗干蒸烧卖就有1颗产自这里。”南海区农业农村局披露的数据,折射出南海扎实的产业根基:南海连续两年入选全国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产业链产值超300亿元。其中,黑鱼片、蒜香骨产销量全国第一,虾饺占比全国三分之二,干蒸烧卖占全国三分之一。加藤利、金城食品、日宥食品等本土龙头企业,长期为海内外供应各类广式点心。

随着大会签约,“南海美食朋友圈”继续扩大:九江镇的鲈鳜鳢加工项目、与清远的农产品合作、康养食品团购等项目落地。值得一提的是,南海餐饮协会还与帮扶地区企业签约,让山区特产直供本地餐桌,既保障食材品质,也以美食助力共富。

现场,新世纪大酒楼、旺阁渔村等18家企业获评“南海粤点名片”,霞光食品、双溪酒楼等6家老字号获授“诚信老字号”,品牌梯队日益清晰。

更引人注目的是,“品味南海”数字平台正式上线,顾耀辉现场扫码购买消费券,为本土美食“带货”。该平台如同美食界的“大众点评+美团”,未来动动手指,就能订购地道的南海茶点。

数字化不仅体现在线上。南海虾饺能卖向全国,靠的是强大供应链支撑:本土企业早已实现智能化生产,食品康养产业年产值超771亿元,一条从田间到餐桌的现代产业链已然成熟。

香飘世界 瞄准“茶点之都”的清晰路径

大会同步发布了《南海区加快美食产业发展及品牌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5—2029年)》,明确以“文化赋能、科技驱动、产业融合”为主线,推进美食文化品牌塑造、地标打造、产业升级等“六大工程”。

未来五年,南海将系统绘制美食地图、编写风味菜谱、评选老店名厨,并依托“五菜联动”模式,打造东部商务餐饮、中部农家菜、西部河鲜三大地标美食集聚区,形成“一地一风味、一镇一特色”的格局。

在南海区区长王勇看来,推广南海菜需要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以及经营模式创新等多个方面下功夫,这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与支持,更需要广大餐饮从业者的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创新之路。

顾耀辉在现场勾勒出以美食文化赋能城市发展的清晰路径:

植根文化,让美食拥有灵魂。顾耀辉指出,文化是美食的生命线。他深入阐释“师源南海”的历史底蕴与“鲜、精、和、养”的风味哲学,强调美食不仅是味觉享受,更是文化载体。下一步,南海将推动美食从“舌尖滋味”转向“文化IP”,通过人文溯源、绘制美食地图、申报茶点非遗等“五个一”行动,并结合“茶点+文创+非遗”场景创新,让“吃在南海”成为一场文化体验。

锻造产业,让美食形成集群。基于美食产业联动三产、拉动经济的优势,南海将围绕“成链成群”发力:一是优化“一地一风味”空间布局,打造三大美食集聚区;二是培育链主企业,带动全链升级;三是推动美食与农业、文旅、康养、预制菜等业态融合,构建多元协同的产业集群。其中,粤式茶点作为产业明珠,将通过建立大数据平台、推进“三化”发展,从地方特色跃升为行业标杆。

驱动创新,让美食持续引领。顾耀辉强调,“守正创新”是美食生命力的关键。南海将从三方面推进:一是技艺创新,恢复传统技艺,实施“十百千万”厨师培养计划,并用AR/VR技术为老字号赋能;二是业态焕新,培育美食主理人、打造特色街区与沉浸式体验馆,借鉴“唐山宴”模式,以场景破局;三是传播出新,塑造视觉标识、制作短视频、做大节展品牌,并通过“茶点海外推广周”等活动推动南海美食走出去,增强国际影响力。

纵观全局,南海的路径十分明确:以文化定调,以产业筑基,以创新赋能。这不仅是一份美食发展规划,更是一张以美食为支点,撬动文化传承、产业升级与城市品牌塑造的综合性蓝图。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当百年茶点技艺碰撞现代产业思维,当地方风味拥抱全球味蕾,南海的美食故事,注定将越飘越远,为中国餐饮的高质量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南海融媒记者 戴欢婷 黄婷

图/南海融媒记者 章佳琳 黄永程

视频/南海融媒记者 袁夏璐 刘勇斌 韩贝特 吕颜

来源:佛山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