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博:十年公益路,鼓声暖人心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7 12:33 1

摘要:李文博,中央民族乐团打击乐演奏家,更愿以“一个敲鼓的人”自居。从2015年到2025年,他将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一个名为“鼓舞之爱”的约定。这并非一场声势浩大的宣言,而是一段安静的前行:用音乐的本能,做一件有温度的事。他将个人艺术追求,与深沉的社会责任感紧密相

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但对于一个执着的念头而言,却是一段漫长的耕耘。

十年,

一种安静的行走

李文博,中央民族乐团打击乐演奏家,更愿以“一个敲鼓的人”自居。从2015年到2025年,他将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一个名为“鼓舞之爱”的约定。这并非一场声势浩大的宣言,而是一段安静的前行:用音乐的本能,做一件有温度的事。他将个人艺术追求,与深沉的社会责任感紧密相连。

十年间,他不仅完成了一场场演出,更将每一场音乐会都视作爱的播种。他坚持以个人力量筹备策划,甚至将教学所得也一并投入,所有收益毫无保留地倾注于公益事业。这条路,一走就是十年。孤独吗?或许。但当爱的回响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这份孤独便化作了最坚定的力量。

爱洒四方,

四十万善款的温暖足迹

数字是沉默的,背后的故事却震耳欲聋。

十年里,他将一场场音乐会、一次次教学的点滴所得悉心汇聚,个人累计捐赠四十余万元——这个数字在他口中轻描淡写,其背后,却有着清晰而温暖的轨迹:

这份牵挂,曾翻越群山,抵达甘孜藏族自治州孤儿身边,成为雪域高原上一份坚实的支撑。

它流入北京小天鹅打工子弟学校,或许为那里的童年,点亮了一盏与音乐有关的灯。

它化作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敬老院长者们脸上的笑意,让鼓声的温暖,陪伴暮年时光。

它在晨光脑瘫康复服务中心驻足,用节奏的力量,参与了一场场关于生命韧性的对话。

当河南暴雨成灾,这份爱迅速而具体,化作“一整车的救灾物资”,奔赴危难之地。

爱之所向,

既是远方也是故土

李文博的公益行动,有着独特的节奏——不张扬,却持久而坚定。河南暴雨时,他默默捐助一整车物资;为传承关公精神,他自费拍摄MV《春秋楼》,用镜头为家乡文旅发声;他的足迹走进军营、贴近社区,关怀抗美援朝老战士,还与首都爱护动物协会共同践行着对生命的尊重。

而当他个人出资拍摄MV《春秋楼》,为家乡文旅宣传、为关公文化弘扬助力时,我们看到了这位艺术家的根脉所在。这不仅是一次宣传,更是一场文化寻根与精神还乡。他以最现代的视听语言,为忠义仁勇的关公精神击鼓而歌,让故乡的文化遗产在鼓声中焕发新生。这份爱,既有对远方的担当,也有对故土最深沉的眷恋与反哺。

真诚如鼓:

艺术与善行的共鸣

这十年,李文博始终保持着一种“后台”状态。没有喧嚣的宣扬,只有持续的行动。在他眼中,音乐家的手,既能敲击出震撼人心的节拍,也能传递一份沉甸甸的温暖。公益于他,不是舞台之外的另一种表演,而是艺术价值的自然归宿,是“鼓者”本心的外化。它不张扬,却无比坚实;它不炫目,却满含力量。

十周年之约:

一场不是谢幕的序曲

2025年9月20日,“鼓舞之爱十周年音乐会”如期而至。

这不是一个句点,更像一个逗号,一次中途的深呼吸。每一记鼓声里,都将沉淀着这十年的重量——有雪域高原的风,有校园里的朗朗书声,有敬老院的暖阳,也有无数陌生人为之动容的瞬间。

十年“鼓舞之爱”,他让我们看见:艺术最动人的力量,终将归于朴素的善意;坚持最美好的模样,无非是静水流深的真诚与长久。

鼓声会暂歇,但爱产生的回响,将在时空里绵延不绝。这束由节奏点燃的微光,始终安静而坚定地,照亮着它所及之处。十年,只是一个开始,因为鼓舞之爱,永不停歇。

来源:音乐周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