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徽诞生到工业史诗–中国工业博物馆双展致敬奋斗岁月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6 16:45 2

摘要:见证历史沧桑,铭刻工业荣光。5月18日,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即将来临。为赓续红色精神血脉,传承中国工业文化基因,中国工业博物馆精心筹备并推出系列展览——“国徽的故事”主题展与“共和国印记——工业之光耀中华”成果展,以双展联动的形式,全景式展现中国工业的历史厚度

见证历史沧桑,铭刻工业荣光。5月18日,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即将来临。为赓续红色精神血脉,传承中国工业文化基因,中国工业博物馆精心筹备并推出系列展览——“国徽的故事”主题展与“共和国印记——工业之光耀中华”成果展,以双展联动的形式,全景式展现中国工业的历史厚度与精神高度。

匠心铸国徽 回溯国家象征诞生历程

一锤一凿刻初心,薪火相传续华章。5月18日,“国徽的故事”主题展在中国工业博物馆通史馆正式开展。展览追溯国徽从构思设计到融入国家血脉的全过程,凭借“动静相生”的沉浸式展陈理念,以金属国徽、设计图纸、相关图册报刊等珍贵实物展品为脉络,依托详实史料、生动细节与鲜活场景,高度还原国徽设计讨论会、金属国徽铸造等经典历史时刻。同时,搭配丰富的视频资料,完整构建起从历史记忆到文化传承的体验闭环。

展览以四大主题单元徐徐展开,包括“黎明破晓——国徽诞生的历史背景”“群星闪耀——国徽设计始末”“第一枚国徽——镌刻在金属上的国家尊严”“国徽法及国徽的使用场景——法治守护下的国家象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悬挂于“第一枚国徽——镌刻在金属上的国家尊严”展区的金属国徽,作为整场展览的核心展品,它承载着沈阳第一机器厂工匠们用千斤铁锤手工锻造的传奇故事,生动再现了新中国首批金属国徽淬火成型时的震撼场景。

在开幕式现场,沉浸式短剧《国徽的故事》精彩上演。工博小志愿者们身着工人服饰,用声情并茂的表演,将沈阳第一机器厂铸造金属国徽的艰难历程重现眼前,与展厅内的展品形成跨越七十年的精神共鸣。

“国徽不仅是符号,更是人民用双手托举的信仰。”中国工业博物馆馆长王荣巍感慨道,“从设计稿上的线条到天安门城楼的辉煌,从金属铸造的火花到法律文本的墨香,让我们感受到前辈先贤如何以智慧与匠心铸就国之重器。该展览将持续至12月底,我们希望通过这场展览,让观众触摸到国家象征背后炽热的民心与永恒的匠心。”

百物映征程 首展见证工业强国之路

重器载岁月,丰碑耀山河。5月20日,“共和国印记——工业之光耀中华”成果展也将在中国工业博物馆铸造馆临时展厅拉开帷幕。该展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沈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工业博物馆承办,展期为5月20日至6月20日。

作为全国首展,该展览围绕2024年国家文物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评选出的100项见证物和77项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集中展出1952年成渝铁路通车纪念章、五十年代中俄双文黑茶砖、松基三井岩心、“龙首之眼”特富矿等珍贵见证物,系统展现中国工业发展的壮阔历程。

这些珍贵文物不仅是工业发展的历史见证,更是一代代中国产业工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丰碑。王荣巍表示:“希望这两个展览能够成为传播工业文化的重要窗口,不仅让观众领略工业遗产的厚重与璀璨,更能激发年轻一代传承工业精神、投身创新实践的热情,让工业文化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从国徽诞生的匠心淬炼,到工业史诗的磅礴书写,沈阳市铁西区作为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缩影,以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孕育出无数工业奇迹,持续为中国工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如今,“爱铁西,建家乡”的口号正激励着新一代铁西人传承工业基因,勇担时代使命,凝聚奋进力量,让这片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土地,持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来源:记者王国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