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台主播做过,报纸记者、主编也当过,后来还自己开了公关和市场营销公司,本来事业眼看着往上走,结果一顿“暴击”下来,直接跌回谷底,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加上好几次失败的婚姻,把他折腾得一无所有。
在美国有个叫尼尔·唐纳德·沃尔什的人,以前混得还挺像样。
电台主播做过,报纸记者、主编也当过,后来还自己开了公关和市场营销公司,本来事业眼看着往上走,结果一顿“暴击”下来,直接跌回谷底,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加上好几次失败的婚姻,把他折腾得一无所有。
那段时间他又不甘又愤怒,忍不住质问上天:“我的人生为啥这么失败?”本来想也就是发句牢骚,没成想冥冥之中,好像真有个声音从心里冒出来。
这个存在于他脑海里的“神”,不光解答了他的困惑,还把他以前的认知全给刷新了。
从那以后,尼尔就没停下过跟“神”聊天,还把这些内容整理成了《与神对话》这本书。
有人说这书是“成年人的觉醒说明书”,说实话,我翻完之后觉得,这话还真没夸张,不管你现在困在啥坎儿里,说不定都能从书里找到点醒自己的东西。
尼尔这人,早年在人际关系上那叫一个“糟心”。
上学的时候就独来独往,跟同学总闹矛盾,到了大二,就因为跟老师想法不一样,干脆退学了,连毕业证都没拿到。
感情上更别提,四次结婚四次离婚,跟孩子的关系也差得很。
一段段关系碎掉,他自己也累得慌,还特别孤独。
后来他在日记里问“神”:“我咋才能把各种关系处理好啊?”“神”的回答让他懵了,“关系的本质不是关心别人,是关心自己。
”刚开始我看到这话也觉得奇怪,本来想这不是教人选自私吗?但后来琢磨琢磨才发现,这里的“关心自己”不是不管别人,而是你得先看清自己。
尼尔刚在人际关系上有点开窍,转头又被钱的事儿难住了。
他对钱的态度特别拧巴,一方面觉得谈钱丢人,把赚钱当成可耻的事儿;另一方面又特别需要钱,房租、生活费、孩子学费都等着花。
这种又爱又恨的心态,让钱跟他总保持着距离:有时候他能买房买车,有时候又能失业破产,沦落到捡易拉罐过日子。
“神”说他这是对钱的看法错了。
老实讲,咱们身边不少人都跟尼尔一样,一提钱就觉得俗,好像说想赚钱就掉价。
但你想啊,成年人的日子,哪样离得开钱?郭德纲以前在小剧场摸爬滚打,住过郊区小平房,遭过不少白眼,后来火了也不藏着掖着,直说“说相声不赚钱,我干它干嘛?”“靠手艺吃饭挣钱天经地义”。
《与神对话》里有句话说得好:“对金钱的厌恶才是真正的贫穷。
”你连钱的价值都不承认,它咋会来找你?所以啊,别不好意思谈钱,大大方方承认想过好日子,踏踏实实干活赚钱,这一点儿都不丢人,反而是觉醒的开始。
除了关系和钱,尼尔还被慢性病折腾了好多年。
他忍不住问“神”:“你能创造万物,为啥不让人健健康康的?”“神”的回答又出乎他意料:“大多数人的病,都是自己瞎琢磨、焦虑出来的。”
这话听着有点玄,但你细想还真有道理。
身体是有记忆的,你那些搅得脑子乱的想法,憋在心里的委屈、愤怒,身体都会记下来。
时间长了,这些负面情绪就会变成病。
星巴克的CEO舒尔茨就有过这经历。
2008年金融危机那阵儿,公司股价跌得厉害,还得关不少店,他压力大到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体重掉得飞快,头也疼得没法工作,差点在办公室晕倒。
后来他想通了,公开承认公司的问题和自己的失误,还跟员工一起反省,有空就穿上围裙给顾客做咖啡,慢慢把情绪理顺了。
你看,情绪一好,睡眠回来了,体重也恢复了,精力也足了。
黄美廉从小脑部神经受损,站不稳也没法说话,但她没怨天尤人,反而拼命学习,最后拿到了加州大学的博士学位。
有次演讲有人问她“咋看自己”,她笑着回答:“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没有的。”
人这一辈子,谁没遇过坎儿?日子再难也会过去,真正折磨你的,是你放不开、想不通。
把求而不得的痛苦,变成看清自己的机会;把事与愿违的失望,当成锻炼自己的养分,这样才能从困境里走出来,这也是觉醒的必经之路。
其实《与神对话》里最让我受触动的,是“神”说的两句话:“生活是创造,不是发现”,还有“人类的行为,不是出于爱,就是出于怕”。
“生活是创造”这话,露易丝·海就用行动证明了。
她人生低谷的时候,就想找个能包食宿的工作,抱着这想法四处看招聘,很快就被一家便利店收下了。
后来她又想“要是能靠跳舞赚钱就好了”,没多久就找到便宜的舞蹈教室,学会了各种舞,几年后还成了模特。
再后来她对心灵疗愈感兴趣,就努力考心理学硕士,最后成了心理导师。
《与神对话》里说:“你就是神,以人的形式存在。
”以前我觉得这话太玄,后来才明白,这里的“神”,就是更清醒、更通透的自己。
不用等别人来救你,也不用盼着命运手下留情,只要你能从关系、金钱、情绪、困境里想明白,主动去创造生活,传递善意,就能从混沌里醒过来,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
毕竟啊,觉醒从来不是啥遥不可及的事儿,它就藏在你处理每一段关系、赚每一分钱、调整每一次情绪的过程里。
来源:世间一分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