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位“重量级”人物将接连受审,韩国舆论高度关注,而这些事件的背后恐怕有一个共同的策划者,那就是李在明。
一个也跑不了!
三位“重量级”人物将接连受审,韩国舆论高度关注,而这些事件的背后恐怕有一个共同的策划者,那就是李在明。
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到,“三连审”的背后其实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李在明的计划真是不简单。
接下来,就请大家把它当做“午饭故事”,听笔者把它讲完吧。
感谢您的阅读!
据媒体报道,韩德洙将于当地时间9月30日首次出庭受审,检方还将申请直播庭审全程。如果该申请得到批准的话,韩德洙将在全世界的面前丢尽颜面。
他做了什么?
检方的指控是:协助尹锡悦挑起戒令事件,还企图在事后掩盖、制造和销毁证据。
说得详细一点就是,韩德洙本来有义务阻止尹锡悦,可他在发布戒令的过程中不作为,险些让韩国陷入混乱。此外,他还企图帮助尹锡悦掩盖事实,尽其力量让戒令符合程序。
戒令发布后,时任总统办公室附属室长姜义求紧急起草了一份程序文件,韩德洙和金龙显均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根据韩国的规定,这份文件本应该产生在戒令发布之前。也就是说,韩德洙帮助尹锡悦制造了一份假的证明文件。
可韩德洙终究不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为了不牵连自己,他后来又下令将这份文件销毁。
整个过程叙述下来,大家会发现韩德洙是一个见风使舵的人。
一开始他之所以会帮助尹锡悦,是因为他认为戒令的发布非常突然,时任总统又筹备了许久,李在明等人应该没有什么准备,尹锡悦大概率会取得成功;后来他之所以又推翻了自己的供述,是因为尹锡悦已经被弹劾下台,他得寻求自保。
从以上分析来看,韩德洙并非被牵连,而是他本身就野心十足。
有意思的是,金建希已于9月24日受审,尹锡悦也在媒体的注视下走进庭审室内。一波三折之下,这二人早已经失去了当年的风采。他们面容憔悴、表情严肃,走路也没有从前稳当了。
为了争取出狱的机会,尹锡悦不顾作为前总统的颜面亲自出庭陈述理由。但笔者个人认为,首尔央院应该不会同意他的请求。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吗?
不,还没有。
这件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三连审”的背后必定还有更深层次的逻辑。
按理来说,尹锡悦等3人完全是咎由自取,首尔央院审理他们的案子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节奏太快了。
先审金建希,后审尹锡悦,再审韩德洙,他们三人都是“重量级”人物,已经足够引起舆论的高度关注。
这其中必有蹊跷,李在明的计划不简单。
可能会有网友提出提问:韩国不是学习美国,总统无权干预具体案件的进度吗?
是的,没错。
可咱们还得进一步想想,韩国最高院的“一号”是由总统来提名的,难道李在明会让一个不听话的人整天来制衡自己吗?
显然不会。
换句话说,李在明虽然无权直接干预具体案件,可他能够利用影响力去间接干预。
进一步分析:李在明遇到了什么难题?
1.悉心讨好美国,可是白宫只跟他讲利益,不跟他讲友情。第一次访美,李在明受到了低规格接待;第二次访美,李在明又被迫给特朗普的车队让路,美国警方当众把他拦在了大街上。在韩美贸易协议的问题上,李在明甚至说出了一句满是无奈的话:我上一秒签字,下一秒就会被弹劾。
2.想要与朝修好,可是朝方也不搭理他。李在明的性格跟文在寅十分相似,他也希望缓和与朝方的关系。然而他上台之后,虽然做出了一些友好举措,可那都是细枝末节的小改动,完全不足以让朝方看到他的诚意。因此,朝韩关系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需要注意的是,在提前大选期间,李在明一直都将“缓和关系”作为他的口好。
而如今,他却没能兑现自己的诺言。
韩美贸易协议的问题更是令李在明尴尬。他很清楚签署这份协议的后果,他也知道韩国承受不起这样的打击,可特朗普就是寸步不让。
此时此刻,李在明真是忙得焦头烂额。
但大家想一想,韩国民众会关心他们的总统累与不累吗?
不会。
他们只关心李在明将会如何处理这份关系到韩国未来的协议。因此,李在明的压力更大了。
舆论关注度过高就意味着,只要出现一点点疏忽就会被媒体曝光,就会面临民众的指责,甚至是对手的弹劾。
这不是夸张的说法,韩国朝野纷争的紧张程度早已经被事实证明。为了达到目的,他们什么都做得出来。
因此,李在明真正的企图是:制造一个新的舆论来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
金建希、尹锡悦和韩德洙被审问的消息,应该足够引起舆论的转移了。
来源:三姐知几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