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才过两天,阿里巴巴又说要追加AI方面的投入,美股盘中一下子涨超10%,收盘也涨了8.2%,创下近四年的最高纪录。
本周一,英伟达官宣要给OpenAI投多达1000亿美元,当天股价就涨了3.9%,直接创下历史新高。
才过两天,阿里巴巴又说要追加AI方面的投入,美股盘中一下子涨超10%,收盘也涨了8.2%,创下近四年的最高纪录。
这两家巨头一动作,明眼人都看出来了,现在市场就像给“砸钱AI”设了个即时奖励机制,投得越多,股价涨得越欢。
英伟达这次出手是真够大方的,不只是投OpenAI的1000亿,还宣布要收购英特尔50亿美元的股份。
这两件事一公布,接下来三个交易日里,它的市值直接多了3200多亿美元。
本来想算算这笔账,后来发现这涨幅差不多是它计划投资总额的三倍,这哪是单纯的投资啊?更像是市场给“AI带头大哥”发的“信任红包”。
英伟达这几年在AI圈的布局大家都看得到,之前就和OpenAI合作搞过好几代AI训练芯片,这次投钱相当于把核心客户牢牢锁住,加上收购英特尔股份,供应链也稳了,“投资-技术-市场”这一套闭环算是打透了。
市场愿意给这么高的回报,本质上是认它在AI生态里的主导地位,觉得这笔钱投下去,未来肯定能赚更多。
英伟达这边的热闹还没过去,阿里在本周三的云栖大会上也放出了AI大招。
CEO吴泳铭直接说,未来五年全球AI投资预计能到4万亿美元,阿里必须跟上节奏。
之前阿里说未来三年要投530亿美元搞云和AI硬件,这次直接表态要追加更多投入,具体数字没说,但光这态度就够市场兴奋的。
吴泳铭还透了个狠目标,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要比2022年翻10倍。
不光喊口号,阿里还拿出了实在东西,发布了Qwen3-Omni开源模型,文本、图像、音频、视频都能处理,还和英伟达合作搞PhysicalAI,帮企业缩短机器人、辅助驾驶这些应用的开发时间。
另外,阿里云还要在巴西、法国、荷兰建新数据中心,之前二季度收入也涨了不少。
阿里这波能涨这么多,不光是因为追加投资,9月16号那天,马云在阿里数字生态创新园被网友偶遇,当晚平头哥自研的AI芯片PPU就上了央视,参数能对标英伟达H20。
这两件事碰到一起,市场一下子就有底了,阿里在AI技术上是真有东西,不是光砸钱不办事。
这种“真金白银+硬核技术”的组合,股价不涨才怪。
其实不止英伟达和阿里,今年不少科技巨头砸钱AI后,市值都跟着涨了。
Meta、微软、Alphabet、亚马逊这四家,今年合计承诺的AI投资超3170亿美元,市值却涨了约1.8万亿美元,远超投入的钱。
GlobalX的主题研究主管TejasDessai就说,现在市场认准了,想在AI圈当老大就得砸大钱,而且只要规模够、能满足市场需求,未来肯定能赚大钱,反而觉得投资不足才是最大风险。
分析师们对阿里也普遍看好,超过50位分析师都给了“买入”评级,没人给“卖出”。
野村的分析师说,阿里这季度支出多是因为要扩配送团队、推即时配送,还计划10月把单笔订单亏损砍一半,晨星的分析师也觉得,教育医疗行业的需求加上开源模型带来的额外订单,让阿里股票被低估了。
就连“木头姐”的ARK公司,四年里第一次买阿里,还增持了百度,说AI是下一波创新大潮,领先的公司可能会指数级增长。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砸钱AI现在能拿“重奖”,但也不是没风险。
美国老虎证券的分析师就指出,阿里面临的麻烦不少,国内可能有更多反垄断监管,美国对中企的披露规则也可能出问题,加上AI领域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些都得小心。
而且现在只有少数公司能从AI投资里看到实在回报,多数还在投入期。
还有估值的事,阿里现在估值是未来预期收益的18.3倍,和同行差不多,但比标普500信息技术板块的平均水平低不少。
对高增长股票来说,这个估值不算高,但也得看后续AI业务能不能真的落地赚钱。
总的来说,现在砸钱AI确实能拿到市场给的“重奖”,英伟达和阿里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这奖不是白拿的,得有清晰的布局、硬核的技术,还得能扛住监管和竞争的压力。
要是光跟风砸钱,没真东西支撑,就算短期股价涨了,也可能是一阵风。
未来AI圈的比拼,早晚会从“比谁投得多”变成“比谁赚得多”,能笑到最后的,肯定是那些既敢砸钱又会做事的公司。
来源:游史渊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