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黑墨玉水线放大特征你真的懂吗?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5 17:57 1

摘要:喜欢收藏墨玉籽料的玩家,劝你一句:不要再被直播间里五花八门的各种关于纯黑墨玉的叫声蒙蔽了双眼,句句家人们叫的真欢,岂不知他们这些人没有一个敢在直播间里实测密度,甚至把用油涂抹过的籽料或饰品展示给你,让你看所谓的油润性。更没有一个敢现场展示放大的微观图片给你看。

喜欢收藏墨玉籽料的玩家,劝你一句:不要再被直播间里五花八门的各种关于纯黑墨玉的叫声蒙蔽了双眼,句句家人们叫的真欢,岂不知他们这些人没有一个敢在直播间里实测密度,甚至把用油涂抹过的籽料或饰品展示给你,让你看所谓的油润性。更没有一个敢现场展示放大的微观图片给你看。

今从2007到2009年之间收藏的十万余克墨玉籽料中取一块纯黑墨玉籽料展示给大家(十万余克其中纯黑墨玉近两万克)。

实物拍图(用200目砂纸稍加打磨过)

实物拍图

实物拍图

实物拍图

实物拍图

此墨玉籽料重:210.5克,密度:2.97g/cm3,天然形状,有明显的表皮裂,压灯有细小的白色光圈,平整处甚至不透光(石墨太聚的原因)。

玩墨玉与白玉其实一个道理,密度、硬度达标,老熟的细度与脂粉感必须明显,更主要的是油润度必须达标,上手象握块粘糕的感觉,并且要持久的油润。

一侧有明显的水线特征,下附百倍放大微观水线图片。

微观放大水线特征(显白玉底)

水线特征(显白玉底)

实物图因拍照光线原因略泛灰,实为纯黑的墨色。

纯黑和田墨玉不论多黑,百倍微观放大个别处总能找到白玉底(露白处),单就这一点直播间里没有一个人能告诉你。

老祖宗玩玉近万年的历史,当时哪有什么设备检测与标准,只是玉石的硬度够硬,从制作简单的生产工具开始,慢慢的演变成饰品与供奉之选。所以选玉石个人感觉很重要,切记密度、硬度一定达标,肉眼打灯看细度,自然光下看包浆的脂粉感,最后上手感觉玉石那种油油糯糯的质感,一定是上手玩几天后能持久的油润,而不是入手几天后越来越干涩。

强调一点,新的(未抛光打磨)和田墨玉,表面看象极了大号电池里面碳棒的色泽(漆黑如墨),且略显粗糙,上手有阻塞感。

言尽于此,如有喜欢收藏墨玉籽料的朋友可留言探讨。

来源:马铃薯是白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