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长江存储科技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 "长存集团")通过股份公司创立大会完成股改,标志着其治理结构向市场化、规范化转型。此次改革引入多元资本,包括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一期 / 二期)、15 家金融机构及员工持股平台,合计出资超 500 亿元,持股
近日长江存储科技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 "长存集团")通过股份公司创立大会完成股改,标志着其治理结构向市场化、规范化转型。此次改革引入多元资本,包括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一期 / 二期)、15 家金融机构及员工持股平台,合计出资超 500 亿元,持股比例达 45%。新董事会建立 "技术研发 - 市场拓展 - 资本运作" 协同决策机制,为后续 IPO 铺路。
随着资本注入和业务扩张,长存集团估值已跃升至 1600 亿元,2025年6月首次入围胡润研究院《2025 全球独角兽榜》,位列中国十大独角兽第 9、全球第 21 位。其核心子公司长江存储作为国内唯一量产 3D NAND 的原厂,自主研发的 “晶栈 ®Xtacking® 架构” 已实现 232 层 QLC 闪存量产,技术水平与三星、SK 海力士等国际巨头差距持续缩小。
作为国内唯一量产 3D NAND 的原厂,长江存储的 "晶栈 ®Xtacking® 架构" 已实现技术突破:232 层 QLC 闪存量产,写入速度达 3.2GB/s,功耗较国际同类产品低 28%,性能跻身全球第一梯队。该技术已应用于华为昇腾服务器、浪潮 AI 集群,2024 年营收突破 600 亿元,同比增长 65%,国内市场份额达 22%。
晶栈 ®Xtacking® 架构
为抢占 AI 存储市场,长存集团启动 "武汉新芯扩产计划":2025-2028 年分三阶段投资 400 亿元,建设 12 英寸先进制程产线,2028 年投产后月产能将达 100 万片,一举超越美光(65 万片)。目前,武汉 12 英寸晶圆厂已实现月产 30 万片,年产能可满足 300 万颗高端 SSD 芯片需求,成为国内存储产业自主化核心引擎。
长江存储的发展获得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纳入湖北省 "光芯屏端网" 万亿产业集群,享受研发补贴、土地优惠等政策倾斜;2025 年《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明确将存储芯片列为重点扶持领域。尽管面临美光、铠侠技术封锁,长存集团通过与中芯国际、长电科技合作,构建自主可控供应链,2024 年国产化率提升至 68%。
据 TrendForce 预测,2030 年全球 AI 服务器存储市场规模将达 1.2 万亿美元,长江存储计划三年内将市场份额从当前 15% 提升至 25%,目标进入全球存储厂商前三。目前,公司已与华为、阿里、字节跳动签订 2025 年采购协议,金额超 300 亿元,并在新加坡设立研发中心,加速全球化布局。
长江存储的股改与扩产,不仅是企业自身的资本运作,更是国产半导体产业向自主化、高端化突破的缩影。随着 1600 亿资本注入与技术迭代加速,这家武汉企业正逐步改写全球存储格局,为数字经济安全筑牢 "中国基石"。
来源:小南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