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底,天山北麓新疆吉木萨尔县,一个个大棚规划整齐、错落有致,与远处巍峨的雪山遥相呼应。“不久前,羊肚菌菌种完成了播撒。”吉木萨尔县委副书记、厦门援疆分指挥部指挥长陈志雄满怀憧憬,到明年春天的收获季节,羊肚菌又将给吉木萨尔县村民带来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建设在天山脚下的羊肚菌加工厂。(厦门援疆分指挥部 供图)
9月底,天山北麓新疆吉木萨尔县,一个个大棚规划整齐、错落有致,与远处巍峨的雪山遥相呼应。“不久前,羊肚菌菌种完成了播撒。”吉木萨尔县委副书记、厦门援疆分指挥部指挥长陈志雄满怀憧憬,到明年春天的收获季节,羊肚菌又将给吉木萨尔县村民带来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自1999年起,厦门就开始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九批厦门援疆干部人才肩负着厦门市委市政府的信任嘱托,从东南之滨来到天山脚下,以奋斗实干书写援疆亮丽篇章。
记者从厦门市对口支援办了解到,“十四五”以来,厦门创新产业援疆模式,将扶持政策、帮扶资金与援建项目统筹谋划,全方位全链条推动食用菌、天山马拉松等美食、运动产业项目落地扎根、做大做强,助力对口支援的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羊肚菌特色产业
羊肚菌因菌盖状如羊肚而得名,种植周期短、经济效益好、营养价值高,素有“菌中之王”的美称。
吉木萨尔县南部山区有着独特的逆温带气候和优越的自然环境,这为羊肚菌生长提供了绝佳条件,厦门援疆分指挥部决定因地制宜,打造羊肚菌特色产业。
2021年,厦门援疆分指挥部引进闽籍人士创办的食用菌企业落地吉木萨尔县大有镇,同时积极协调吉木萨尔县出台支持特色经济作物大棚改造的系列配套补贴政策,支持企业通过设备购置对闲置大棚进行改造,开展羊肚菌的试种。
2022年,羊肚菌在大有镇试种成功,每个标准棚单产可达350公斤。得益于当地独特的环境,一个大棚可实现每年两茬的羊肚菌种植,年均收益超过10万元。
小菌菇变身“金疙瘩”,成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鲜菇价格比较高,500克可以卖到100元左右。”吉木萨尔县商务与工信局副局长、厦门市招商中心综合事务科科长黄彩琴说,试种成功后,我们将经验传授给当地农民,吉木萨尔县羊肚菌种植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种植大棚由2021年30多座发展到2024年500余座,有力带动当地村民新增就业200余人、人均增收1.2万元。今年羊肚菌种植产业产值预计可达4000万元。
完善食用菌产业配套支撑
羊肚菌在采摘后,由于其新鲜度难以维持,通常需要经过冷藏、烘干处理才能进行长途运输。要想把小菌菇发展成为大产业,这一问题必须破解。
2023年,厦门投入援疆资金近600万元,建设大有镇食用菌基地配套设施项目,切实解决羊肚菌采摘后大批量冷藏和烘干的问题,保证种植与销售的有效衔接。
2024年—2025年,厦门又继续安排援疆资金1600万元,支持建设食用菌营养包加工、菌丝培育净化包装、大棚滴灌配套等项目,涵盖从菌种培养、生产到冷冻、烘干再到加工、包装的全链条产业设施,建立起配套完善的食用菌产业基地。
在厦门援疆分指挥部的支持下,“5G+智慧大棚一期项目”启动。项目建成后将实现羊肚菌种植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精准控制。技术人员坐在办公室就能监控各个大棚的温度、湿度,按下按钮就能直接调整大棚的卷帘,实现从“种菜看天”到“种菜看屏”的转变。
“如今,羊肚菌种植产业成为吉木萨尔县产值领先的农业产业。”吉木萨尔县发改委副主任、厦门市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综合管理部副主任张岳俊说,在厦门援疆支持下,吉木萨尔县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8%。
拓展援疆旅游消费帮扶
在羊肚菌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一场特别的赛事——吉木萨尔天山马拉松悄然“出圈”。
自2022年起,厦门援疆分指挥部引入厦门马拉松团队,以白金标赛事的办赛经验助力吉木萨尔县打造天山马拉松品牌。
今年8月,2025年天山马拉松成功举办。赛事期间举办了吉木萨尔旅游购物嘉年华等活动,提供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的多重礼包,现场设置羊肚菌、绿嘴白皮大蒜、石磨面粉等特产展区,让参赛选手和来疆游客悦游北庭、纵享赛事。此次赛事为吉木萨尔县创造直接消费900万元。天山马拉松、厦吉美食汇等活动的举办,为吉木萨尔县带来的综合效益超7100万元。
如今,天山马拉松、厦吉美食汇已成为厦门产业援疆的一张张亮丽名片。借助这些平台,羊肚菌产业也迎来了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小菌菇“撬动”大市场,也架起了厦门、吉木萨尔两地的“连心桥”。“我们按照当地所需、厦门所能、见效长效的工作思路,一以贯之地推动产业援疆落地见效、收到实效。”陈志雄说,羊肚菌产业的发展,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和提高了农牧民的经济收入,还增强了受益群众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促进了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
来源:厦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