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李鸿章访德经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7 08:52 1

摘要:晚清重臣洋务派领袖李鸿章一生事业毁誉参半,任人评说。然而他晚年的一段旅德经历却鲜为人知。1896年李鸿章先赴莫斯科参加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之后进入德国。他在德国的旅行经历,完整地记录在蔡尔康、林乐知编译的《李鸿章历聘欧美记》之《聘德记》章节里边。我在

图为1896年6月24日,李鸿章做客俾斯麦家中。

晚清重臣洋务派领袖李鸿章一生事业毁誉参半,任人评说。然而他晚年的一段旅德经历却鲜为人知。1896年李鸿章先赴莫斯科参加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之后进入德国。他在德国的旅行经历,完整地记录在蔡尔康、林乐知编译的《李鸿章历聘欧美记》之《聘德记》章节里边。我在柏林自由大学教育系图书馆里得此书时如获珍宝,然而原文系文言文不易阅读,笔者以此章节为主体,杂参其他各种相关史料,略述李鸿章在德国的这段稀有之事。

五月初三(西历6月13日),李鸿章乘坐的火轮车进入德国境内,到站后有中德两国官员前来迎接。两国礼节迥异其趣,中方官员“脚靴手版,鞠躬为礼”,德方官员“脱帽露顶,握手为礼”。李鸿章坐上四轮六马之车前往柏林,有德方官兵夹道护卫。途经但泽市参观大船厂,厂长献上多幅地图及最新的船图。到达柏林后李鸿章下榻凯撒大旅馆,显然德方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一切都投李所好,旅馆中备有李鸿章爱吸的雪茄烟,鸟笼中有他爱听的画眉鸟。卧室的墙壁上悬挂有李鸿章和俾斯麦的画像。俾斯麦完成德国统一之大业,被称为“铁血宰相”,享有崇高的威望。而那时的德国人称李鸿章为“东方俾斯麦”。

五月初四,李鸿章和长子李经方、随员罗稷臣一行在德方官员陪同下乘车赴柏林皇宫,有骑兵队伍在前面开路、后面跟随。入皇宫李鸿章向德皇威廉二世呈递国书并致辞感谢德国干涉还辽、帮助中国练兵以及购械铸船等。翻译用德语复述一遍以后,威廉二世四次点头并诵读答词,又由德国大使璀琳榷翻译成中文,答词称李鸿章为“大清国头等特使、大才能、大名望、老大臣”,并有“遥祝大国金瓯巩固,宝祚绵长”之语。礼毕李鸿章原车原路返回凯撒大旅馆。

五月初五,德国外交部官员代表德国皇帝授予李鸿章“红鹰大十字头等宝星”勋章。当天李鸿章向威廉一世皇陵敬献黄玫瑰花圈,牌子上写着“李鸿章敬奉大德国威廉第一皇”。初六李鸿章应邀在新皇宫参加德皇茶会并观看御林军操法。德方仿照中国礼仪设虎皮椅请李鸿章就坐。当天李鸿章还参观了来复枪厂,看到一种新式的枪支使用灵便,李鸿章兴致勃勃、眉飞色舞,表示:“回国后必向贵厂购取一切利械也。”

五月初七观德国陆军步兵兜擒炮兵法。初八会见德国首相何恩禄。初九何恩禄设宴款待李鸿章,李鸿章答记者问。初十德国船政大臣设宴款待,席散后参观海港。十一日李鸿章参观司坦丁(今波兰什切青)造船厂,北洋海军的定远、镇远两艘军舰就是由这里所造。十四日在基尔海口观摩海军。当天抵达汉堡,李鸿章骤感风寒不能参加汉堡官员及商界人士的宴会。

五月十七日,李鸿章专程拜访赋闲在家的前首相俾斯麦。俾斯麦住在离汉堡不远的小城奥姆勒,有一条专为俾斯麦修建的铁路直通王府。李鸿章坐火车到达这里,夹道欢迎者人山人海。俾斯麦身穿威廉一世皇帝所赠军礼服,挂黑鹰星章和铁十字勋章,佩军刀站在大门口以最高礼节迎接。李鸿章则身穿黄马褂。走近后握手,相互寒暄之后转入正题。

李鸿章:“我来拜访是有一事请教。”

俾斯麦:“何事?”

李鸿章:“想让中国复兴,什么办法是最好的?”

俾斯麦:“可惜距离太远,贵国政事我平常不曾留意,所以不能断言。”

李鸿章又问:“用什么把国家治理好?”

俾斯麦:“练兵是立国的基础,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兵不在多,哪怕只有五万人,但是必须年轻且技艺精湛,就可以所向无敌。”

宴席之后,有人为李鸿章和俾斯麦合影留念。俾斯麦拿出一本册子,都是世界名人的书法艺术作品,请李鸿章题字,李鸿章欣然书之:“仰慕俾斯麦声名三十余年,今游欧洲,谒晤于非得里路府第,慰幸莫名。”李鸿章说:“我听到您的盛名三十余年了,就像空谷应声,今日一见,就像剑气珠光,不敢逼视。”俾斯麦谦虚不敢当,他还表示自己难望得到“欧洲李鸿章”的称号。两人可谓一见如故,临别的时候又相互揖让。火车开动时,俾斯麦行军礼目送,李鸿章则手握胸前告别。

五月十八日,通商局请宴。十九日汉堡官商来请,李鸿章感风寒未往。二十一日,通商局请宴。二十二日,埃森克虏伯制造厂设宴款待。二十三日,弗里茨·克虏伯陪李鸿章看望中国留学生。李鸿章对留学生们说:“克虏伯新式大炮最为精奥,只要苦心研究,操练、演放、修整诸事赶紧苦学,必得其秘。中国沿海南至琼州,北至营口,具有建置御敌之炮台。我之老矣,不能效力国家,将来伐谋制敌、御侮保国之重任皆落诸位双肩!”留学生中有李鸿章的小老乡段祺瑞。二十四日(西历7月4日),李鸿章到达科隆参观科隆大教堂,当天从德意志前往荷兰。

李鸿章在德国前后共停留22天,欧洲俄、德、法、英等各国报纸竞相报道,“甚至衣冠翎顶,声音笑貌,悉为之逐细描摹”,用今天的话来说,在德国刮起了一股李鸿章旋风。因签署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而毁一生名节的李鸿章曾被日本浪人刺伤,经俾斯麦介绍德国科学家伦琴的照骨术,在柏林医院李鸿章接受X光检查面部,“即见枪子一颗,存于左目之下,纤毫毕现”,因考虑年龄与安全未动手术。此时离伦琴射线的发现仅半年之久,李鸿章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个接受X射线治疗的人。

来源:近现代史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