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六大汉奸都是什么下场?1938年9月27日汪精卫同日本谈判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7 07:47 1

摘要:抗战时期六大汉奸都是什么下场?1938年9月27日汪精卫代表梅思平与日本首相近卫的代表松本重治在香港谈判,日方谎称“不要领土、不要赔款,两年内撤军”,汪精卫听闻非常高兴。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抗战时期六大汉奸都是什么下场?1938年9月27日汪精卫代表梅思平与日本首相近卫的代表松本重治在香港谈判,日方谎称“不要领土、不要赔款,两年内撤军”,汪精卫听闻非常高兴。

我们看看抗战时期,六大汉奸的下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出现过六个大汉奸,分别是:伪满洲国领袖溥仪、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领袖殷汝耕、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领袖王克敏、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领袖梁鸿志、伪蒙疆自治政府领袖德王、汪伪政权领袖汪精卫。

我们一个个来看:

伪满洲国领袖溥仪

讽刺的是,最早的大汉奸不是汉族人,而是前满清皇帝溥仪。

溥仪是个志大才疏,又有野心的家伙。

他虽然是满清最后一个皇帝,6岁时清王朝就垮台了,实际上溥仪从没有掌握过权力。

溥仪没有什么才干,甚至没有做事的耐心,就才能方面就是一个普通人。

他毕竟是中国最后一个皇帝,具有很大的象征意义,仍然成为遗老遗少的追捧对象。

郑孝胥、罗振玉、庄士敦在内的遗老们,就是利用溥仪的潜在政治价值为自己牟利。

1924年,溥仪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隐居在天津租界,1928年民国军阀孙殿英盗挖了清朝皇陵,两件事都引起了溥仪的不满。加上溥仪和皇后、妃子挥霍无度,导致自己的经济上出现问题,无法维持奢侈的生活。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为了堵住国际社会的舆论攻击,日本人考虑让溥仪去伪满洲国做个傀儡皇帝,等到时机成熟就将溥仪的皇位废除,将东北直接并入日本。

为此,溥仪麾下的汉奸罗振玉、郑孝胥为了从日本人那里得到的巨大利益,都大力支持溥仪去东北。

只有溥仪年迈的师傅陈宝琛等人坚决制止,认为成为日本人的傀儡难有什么好下场,还会落到一个千古骂名。

然而,溥仪对于财富和权力的贪欲,让他毅然跑到东北做了儿皇帝。

溥仪认为,自己隐居在租界没有任何权力,连日常开销都难以维持。

去伪满洲国做了儿皇帝,多少能够得到一些权力,怎么也比现在强,况且可以得到日本人许诺的奢侈生活,何乐而不为?

说来说去,溥仪骨子里将推翻满清的中华民国当作仇敌,这是他宁可选择效忠日本人的原因。

好景不长,1945年日本投降,溥仪只能灰溜溜的宣布退位,伪满洲国由此灭亡。

溥仪乘坐飞机准备逃亡到日本,向美国人投降。他在1945年8月19日的沈阳机场,被苏军擒获后,押到苏联关押了5年。

期间溥仪的生活受到优待,不仅每日可以享用三餐同下午茶,还能前去附近的山林散步,苏军看守们对他很尊敬。

作为回报,溥仪将携带的大量紫禁城珍宝献给苏联,其中只有一部分被归还给中国。

1950年,溥仪与伪满洲国其他263名战犯被引渡回国。毛泽东对于日伪战犯的态度是,一个不杀。

于是,他们被送到抚顺战犯管理所关押,直到9年后的1959年被特赦。

被特赦的溥仪过起了养老生活,在1960年被象征性的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任植物护理员和售票员,几年后就被请入政协吃闲饭。

他在1963年住入西城区东冠英胡同40号院的西式别墅,还有身为护士的妻子照顾,算是丰衣足食。

溥仪在1967年病死,死在文革初期,没有受到什么冲击。

不过,溥仪生命的最后几年还是受到一些惊吓的。

作为满清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在旗人心目中的地位特殊。

早在1960年刚被特赦时,溥仪离开监狱暂住在旅馆,竟然有两位清朝遗老手捧请安红帖,预备叩见皇帝。溥仪吓得半死,慌忙拒绝接见。

几年后,溥仪有一次乘坐公交车去医院看病,恰好遇到一个旗人家庭也在乘车。

看到溥仪后,这家七八口人齐刷刷的在公交车内跪下行叩拜大礼,口中大喊“皇上”。这又把溥仪吓得,急忙提前下车!

文革爆发后,溥仪为了表示自己也是劳动人民,曾拿着扫把象征性的在门口街道上扫落叶。

一个旗人老头路过,看到溥仪在扫地,顿时跪下大哭“皇上,你受了大委屈了!”吓得溥仪第二天再也不敢扫地了。

溥仪前半生以自己的身为自傲,认为自己才是真命天子,什么张大帅、蒋介石、汪精卫都是乱臣贼子、土匪头子。后半生,溥仪又惊恐自己的身份,唯恐惹祸上身。

总体来说,溥仪虽然被囚禁了14年,还算是过得不错的。

自然,溥仪并非完全无辜的,他在伪满洲国期间主动同日寇合作,有着确凿的叛国罪行,只是没有汪精卫等人的罪行那么严重罢了。

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领袖殷汝耕

殷汝耕这厮本来是个小人物,只是非常无耻且有亲日背景,才得到日本人的重用。

殷汝耕虽是同盟会员,只是会中普通会员,没什么影响力和贡献。

他曾经留学过日本,还从日本著名的早稻田大学毕业,是个著名的亲日派。

殷汝耕曾在北洋政府的财政部担任官员,具有一定的行政能力,也不过是二三流小人物罢了。

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早就看中了没有廉耻的殷汝耕,准备让他成为大汉奸。

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寇不断武力进攻蚕食华北,逐步控制了河北北部很多地区。

眼见时机成熟,日本在1935年扶持殷汝耕,建立关内第一个伪政权“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控制通县、临榆、抚宁、昌黎、卢龙、迁安、滦县、乐亭、丰润等二十二县。

由此,殷汝耕成为知名的大汉奸,建立了关内第一个伪政权。

殷汝耕野心勃勃,得知日本就要全面侵华后,试图成为华北乃至全中国伪政权领袖。

没想到,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打响后,殷汝耕麾下的通州伪军不堪日寇压迫,突然反水倒戈,攻击当地驻扎的日军和日本侨民。

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通州事件。

日本人对此非常震怒,认为殷汝耕不可靠,不能信任他。

由此,殷汝耕失去了所有权力,他的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被并入王克敏的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抗战胜利后,殷汝耕被逮捕,以叛国罪在1947年被执行死刑。

需要说明的是,殷汝耕有个亲哥哥叫作殷汝骊,为北洋政府前财政部次长。殷汝骊同弟弟不一样,他是个坚定的抗日派,曾经在抗日义勇军担任重要职务。全面抗战爆发后,殷汝骊没有借助弟弟的势力留在华北,反而去大后方四川支持抗日。

殷汝骊非常厌恶弟弟。在日本入侵的多年前,殷汝骊就曾对好友说:“此弟品质极坏,只要有利可图,他就能卖友,甚至会出卖民族。”

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领袖王克敏

王克敏的地位和名气比殷汝耕高得多,是北洋政府有名的政客。

此人是亲日派,早在清朝末期就在日本担任了5年的外交官。北洋政府时代,王克敏多次担任过财政总长、中国银行总裁、盐务署督办等高级官员,地位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长。

王克敏之所以愿意做汉奸,主要是他是奉系的官员,在1928年北伐战争中被国民政府通缉,丢失了职务。

王克敏此人唯利是图,没有什么道德观,在1932年就开始他同日寇勾搭。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以后,日本华北派遣军希望在占领区成立一个伪政权,就想到了王克敏。

王克敏对此当仁不让,在日寇操纵下于12月建立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担任行政委员会委员长兼议政委员会常务委员兼行政部总长,成为该政府事实上的最高首脑。

同溥仪、殷汝耕不一样,王克敏的这个伪政权,对日寇侵华有着很大的帮助。

除了经济上支持日寇以战养战以外,王克敏伪政权还有高达近10万规模的华北治安军,也叫作皇协军,协同日军一起作战。

在抗战后期,日寇占领区很多地方已经没有日军驻扎,就是由伪军控制。

为此,王克敏被列为重大汉奸,在1938年曾经遭到军统特务暗杀,受伤后侥幸没死。

即便汪精卫成立了全国范围的汪伪政权,华北伪政权的主要军政权力仍然操纵在王克敏手中,直到战争后期才被排挤下台。

王克敏是个大汉奸,日寇投降后自然不会有好下场。

1945年12月,王克敏在北平被逮捕,仅仅半个月后就病死在监狱中,时年73岁。一般认为,王克敏是自杀而死,但官方宣布为病死。

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领袖梁鸿志

梁鸿志同王克敏差不多,是北洋政府的旧官员,曾担任过皖系军阀参议院秘书长。

皖系军阀早在1920年就垮台了,梁鸿志一直处于失业贫困状态,只能四处投机,先后投靠段祺瑞、张作霖担任中级官员。

北伐胜利以后,梁鸿志被国民政府通缉,转而同日寇勾搭。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以后,日寇占领上海、南京,控制了华中不少地区。日本华中派遣军同华北派遣军互不买账,试图建立自己的伪政权。于是,梁鸿志出面在1938年3月建立了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

话说回来,梁鸿志的运气没有王克敏这么好,仅仅1年后汪精卫就叛国投敌。汪精卫瞧不起地位不高、名气不大的梁鸿志,迫使他解散了伪政权,接管了他的地盘和军队,给了他一个监察院院长兼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的职务。

虽然掌握实权时间不长,梁鸿志也为虎作伥,为日寇做了很多坏事。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盘踞着中国最富裕的江南地区,将这里大量财富掠夺后交给日寇,用于日军以战养战。这个政府为了替日寇捞钱,将黄赌毒直接合法化,仅仅允许鸦片合法交易,就不知道害得多少中国家庭家破人亡。

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的伪军,频繁参与日寇对华中地区抗日游击队的围剿,江苏和安徽的新四军也遭到他们的反复攻击。

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梁鸿志被捕,在1945年11月被执行死刑。

伪蒙疆自治政府领袖德王

德王全名叫作德穆楚克栋鲁普,出身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是世袭的札萨克多罗杜棱郡王,1913年北洋政府授为札萨克和硕杜棱亲王。

同以上的汉奸不一样,德王的意图是推动内蒙古独立,由他们这些内蒙古王公贵族来统治内蒙古。

德王常年同日寇联络,在1936年借助日军的力量建立了伪蒙古军政府,公开叛乱,试图占领察哈尔和绥远两省。

有趣的是,明明内蒙古的北面就是苏联控制的外蒙古,为什么德王只去同日寇勾搭?

很简单。德王所谓民族独立只是幌子,根本上是要让内蒙古王公掌握当地的实权。

日本人许诺会让他们蒙古王公自治,但苏联当时正在大量屠杀清洗外蒙古王公和僧侣,将他们杀得精光。

德王自然不会去联络苏联人,将自己送上死路。

同其他的汉奸不一样,德王是有自己武装力量的,拥有蒙古族武装1万多人,是协助日寇作战的军事力量。

好在傅作义调动35军迎头痛击,将德王的部队彻底在百灵庙击溃,这就是百灵庙大捷。

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德王在日寇帮助下建立了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包括巴彦塔拉、察哈尔、锡林郭勒、乌兰察布、伊克昭(今鄂尔多斯)等五个盟与晋北(大同市)察南(张家口市)两政厅,公开分裂中国。

不过,日本人对德王只是单纯的利用,不可能真正支持他的内蒙古独立主张。

本来德王是要求建立完全是蒙古族的内蒙古国,然而日寇强迫他建立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其中有大量汉人汉奸的军政力量,实则将德王大部分权力夺走,甚至德王一言一行都在日本人的严格监视下。

勃然大怒的德王,只得转而联络蒋介石,希望一起抗日,并且交出了大量日本的军政机密。蒋介石对德王完全不信任,只是敷衍一通,借此瓦解汉奸阵营。

日本则很快发现德王的行为,只是无法杀掉他,将他完全架空,不给任何权力。

日寇投降以后,德王认为自己对抗战多少有些贡献,只是在北平隐居,直到1949年才逃亡外蒙古。苏联将德王逮捕后,遣返回中国。

德王被关押到1963年才被特殊,在1966年病死。

汪伪政权领袖汪精卫

大家都知道了,最终死于1934年孙凤鸣行刺的后遗症。

汪伪政权对于中国的危害最大,该政权的伪军,也就是和平建国军到日寇投降时,高达40万规模。

和平建国军的一些部队是有战斗力的,也是除了伪满洲国军以外,唯一参加对国军正规军作战的伪军部队。

因此汪精卫死后,也被挫骨扬灰,他的手下大汉奸都没什么好下场。

汪精卫手下四大汉奸陈公博和丁默邨被枪决,周佛海和陈璧君被判处无期徒刑后病死监狱。

周佛海之所以被赦免死刑,主要在于:周佛海在抗战中后期,主动向国民政府示好。他以伪职身份掩护国民党军统人员从事地下活动,军统在周佛海的私宅架设无线电台,选派潜浮人员由周推荐进入伪政府担任职务,同时他还保护大量军统被捕人员。

至于陈璧君虽然是汪精卫的夫人,在汪伪政权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但陈璧君在伪政权中仅仅担任一些虚职,没有掌握实权,作恶毕竟是有限的。一说这是汪精卫试图保护妻子,不让她将来落到死刑的下场。

而国民政府对于汉奸并不手软:至1947年10月,国民政府法院审理汉奸情况为,检察方面办结63563案,起诉30185人;审判方面办结25155案,有14932人判刑。其中死刑369人,无期徒刑979人,有期徒刑13570人。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来源:萨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