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定西市区出发,沿着蜿蜒的公路行驶,一片片马铃薯田绿意盎然。在陇西县一家现代化工厂里,马铃薯正经历着华丽变身——经过双向螺旋搅拌制浆、钢带涂布成型、紫外灯灭菌等工序,它们被加工成畅销全国的“定西宽粉”。
曾经“不适宜人类生存”的陇中黄土旱源,如今已成为甘肃工业增长的黑马。
从定西市区出发,沿着蜿蜒的公路行驶,一片片马铃薯田绿意盎然。在陇西县一家现代化工厂里,马铃薯正经历着华丽变身——经过双向螺旋搅拌制浆、钢带涂布成型、紫外灯灭菌等工序,它们被加工成畅销全国的“定西宽粉”。
而在通渭县的服装工厂里,工人们正加紧赶制海澜之家、七匹狼等知名品牌的冬季订单。
四十多年前,定西被贴上“不适宜人类生存”的标签,古称“苦瘠甲天下”。而今天,这座传统农业大市正在探索一条独特的工业化之路。
01 经济数据背后的转型密码
2024年,定西市工业企业发展至2003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66户,较2021年净增148户。更引人注目的是,定西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
这些数字背后,是定西从传统农业地区向特色工业集聚地的蜕变。定西市先后13次荣获甘肃省委、省政府“进步奖”“贡献奖”,2024年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
“企业好,产业才能好,定西才会好;企业强,产业才能强,定西才会强。”在2025年9月召开的全市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推进会上,市委书记汪尚学强调。
定位决定地位。定西市确立了 “一区三地” 战略定位——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样板区、全国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高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地、特色鲜明的陇中工业集聚地。
02 农业大市的工业逆袭
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定西的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连续稳居甘肃省“双第一”。但定西没有满足于农业成绩,而是以 “工业化思维” 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在定西陇峰淀粉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配备了两条自动化涂布蒸汽工艺生产线,每年可生产鲜粉和干粉近万吨。公司销售负责人茹安军自豪地说:“我们想要做一碗真正无磷矾、无须泡的定西宽粉。”
目前,定西已培育像陇峰淀粉这样的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29家,加工能力达96万吨,马铃薯加工产值达40亿元。2024年,定西马铃薯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54亿元,农民人均马铃薯产业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23%。
中医药产业也蓬勃发展。定西已形成涵盖饮片、配方颗粒、中成药的完整产业链条,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07亿元。
连续举办五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让定西在中医药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03 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定西工业经济的崛起,离不开对产业链现代化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提出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作为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抓手。
陇西县围绕铝产业发展,成功引进索通炭材料有限公司。该公司年产30万吨铝用炭材料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14个月,较同类项目周期缩短40%。
“陇西是西北重要的铝产业加工基地。企业生产铝用预焙阳极炭块,可以就近直供当地的电解铝企业,实现就地消纳,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成为当地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公司总经理董志军道出了选择定西的缘由。
如今,陇西县已逐步构建起“铝用炭材料—电解铝生产—铝加工—先进铝设备及产品制造—废铝回收”全产业链。2024年,陇西县铝产业总产值突破135亿元,占全县工业产值比重72.8%。
04 民生为本的发展理念
发展经济的同时,定西市始终将民生改善放在重要位置。一件“小水表”的故事,折射出定西市民生关怀的温度。
去年,定西市纪委监委在摸排群众投诉时发现,安定区部分水利工作站在水表更换中存在乱收费问题,更换一块表的收费差距最高达96元。
定西市纪委监委迅速提级直查直办,责成安定区纪委监委对区水务局相关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
更重要的是,市纪委监委推动全市建章立制,规范农村供水收费行为。整改后,安定区农村水表安装综合费用从最高110元统一降至66元,降幅达40%,累计为群众减轻负担25万余元。
定西市还探索建立“群众急难愁盼一月一难题”常态化整治机制,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密切关注的烦心事、难心事。
05 未来发展规划与挑战
面对“十五五”规划,定西市已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市委书记汪尚学指出,要坚持把“强工业”摆在首位,按照“两条腿走路、两只手发力”和无中生有、有中生优的思路,立足农业办工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具体而言,定西将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规划布局未来产业,加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陇中工业集聚地。同时,坚持不懈培育壮大中医药、马铃薯、草畜、果蔬等特色产业,推动其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作为甘肃省打造东中部产业向西转移重要承接地的组成部分,定西将重点承接中医药加工、马铃薯加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新能源、新型建材等产业,培育壮大种子种业、草牧加工、矿产加工、数字信息、未来产业等。
然而,定西也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如何在承接产业转移中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这些都是定西需要破解的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定西在生态建设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底,全市林草覆盖率达到42%,水土保持率达到68%。通渭县南河川小流域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成为全省首单成功交易的水土保持生态产品。
今天的定西,7个开发区已全部升级为省级开发区,定西经济开发区更是跻身“2024中国省级开发区发展潜力百强”。三一重能、华润三九等龙头企业相继落地,为这座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定西的蜕变正如一颗马铃薯的华丽转身——从埋没在黄土中的朴实块茎,变为千百种精致产品,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用实干与创新,让“苦瘠甲天下”的标签成为历史。
未来五年,将是定西机遇叠加、积厚成势、追赶发展的关键阶段。随着“十五五”规划的编制实施,这座陇中城市正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定西篇章。
来源:炟烨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