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和而泰、联美控股这些A股公司,平时可能很多人都不太关注,但这次不一样了。它们纷纷跳出来告诉大家:“我们投资了摩尔线程!”
还没正式IPO,光是个上会消息,就让一堆概念股连续涨停。
什么叫做“未上市先造富”?摩尔线程给出了标准答案。
9月26日,摩尔线程上会的消息一出来,二级市场瞬间沸腾了。
和而泰、联美控股这些A股公司,平时可能很多人都不太关注,但这次不一样了。它们纷纷跳出来告诉大家:“我们投资了摩尔线程!”
结果呢?股价蹭蹭往上涨。
有意思的是,这些公司发公告的速度,比官方消息传播还快。仿佛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摩尔线程的股东似的。
我算了一下,光是这波概念股的涨幅,就让不少投资者提前尝到了甜头。而真正的大头戏,还在后面等着呢。
要知道,摩尔线程现在的估值已经达到310亿元。按照创始人张建中12.73%的持股比例计算,他的身价已经接近40亿元。
40亿啊,这还只是一家成立5年多的创业公司。
翻看摩尔线程的股东名单,简直就是中国投资界的半壁江山。
红杉中国、深创投、纪源资本、五源资本、洪泰基金、招商局创投、厚雪资本……这些名字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投资圈的顶流。
更夸张的是,腾讯、字节跳动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也在其中。连小马智行这样的自动驾驶公司都参与了投资。
为什么这么多机构都要挤进来分一杯羹?
答案很简单:大家都看中了“中国英伟达”这个概念。
英伟达现在什么地位?市值一度超过3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值钱的公司之一。如果摩尔线程真能成为“中国英伟达”,那投资回报简直不敢想象。
红杉中国合伙人周逵曾经说过:“摩尔线程拥有全球顶尖的现代GPU架构设计团队。”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很明确——我们投的不是一家普通的芯片公司,而是未来的行业巨头。
让我们看看摩尔线程的成长轨迹。
2020年6月成立,2022年收入还不到5000万元。到了2023年,收入就超过了1.23亿元。2024年直接跳到4.38亿元。
这个增长速度,确实配得上“摩尔速度”这个称号。
更关键的是,他们的产品线已经相当丰富了。从AI智算到高性能计算,从图形渲染到计算虚拟化,基本覆盖了GPU应用的各个领域。
成立不到一年半,就宣布首颗全功能GPU研制成功。2022年3月发布“苏堤”芯片,2022年11月推出“春晓”,2023年9月又发布了“曲院”……
平均不到一年就推出一代新产品,这个节奏在芯片行业算是相当激进了。
当然,高速发展也是有代价的。从2022年开始,摩尔线程三年半累计亏损超过52亿元,其中研发投入就超过43亿元。
但投资人显然不在乎这些亏损。毕竟,英伟达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
摩尔线程并不是孤军奋战。
在国产GPU这个赛道上,还有燧原科技、壁仞科技、沐曦股份。业界把它们合称为“国产GPU四小龙”。
有意思的是,这四家公司的创始人,几乎都有海外芯片巨头的工作背景。
燧原科技的赵立东,曾经参与成立AMD中国研发中心。壁仞科技的张文,虽然没有GPU开发经验,但成功说服了一大批GPU领域的牛人加盟。沐曦股份的核心团队,平均拥有近20年高性能GPU产品研发经验。
而摩尔线程的张建中,更是黄仁勋曾经的重要“副手”,在英伟达工作了十多年。
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都在最好的时候选择了回国创业。
现在看来,这个选择是对的。根据胡润研究院的数据,燧原科技估值205亿元,壁仞科技160亿元,沐曦股份超过210亿元,摩尔线程310亿元。
四家公司加起来,估值接近900亿元。这还只是上市前的估值。
摩尔线程这次IPO,计划募集80亿元。这是今年最大的IPO募资项目之一。
钱要用来干什么?主要还是产品研发。
这也不难理解。芯片行业就是这样,前期投入巨大,但一旦成功,回报也是惊人的。英伟达现在的毛利率超过70%,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且,摩尔线程面对的市场足够大。随着AI应用的爆发,GPU的需求还在持续增长。如果能在这个市场分到一杯羹,80亿的投入根本不算什么。
更重要的是,这80亿不是摩尔线程一家公司的事,而是整个国产GPU产业的事。
想想看,如果摩尔线程成功上市,会给其他三家公司带来什么影响?估值重估是肯定的,投资人的信心也会大幅提升。
现在回过头看,那些早期投资摩尔线程的机构,眼光确实毒辣。
成立一百天就完成两轮融资,一跃成为独角兽。这在创投圈也不多见。
但更疯狂的还在后面。
2025年前两个月,多家投资机构开始从老股东手中“扫货”。为什么?因为大家都预期摩尔线程上市后会有巨额回报。
这种预期有多强烈?看看二级市场的反应就知道了。光是一个上会消息,就能让相关概念股连续涨停。
如果摩尔线程真的成功上市,那些早期投资者的回报可能会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按照目前310亿元的估值,如果上市后能达到500亿、甚至1000亿的市值,那些拿到原始股的投资人,回报倍数可能会达到几十倍。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在抢摩尔线程股份的原因。
说了这么多,最核心的问题还是:摩尔线程真的能成为“中国英伟达”吗?
坦率地说,差距还是很大的。
英伟达现在的技术领先优势,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追上的。而且,GPU这个行业的技术壁垒极高,需要长期的积累。
但这不意味着摩尔线程没有机会。
首先,中国市场足够大。即使只是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也能支撑起一家相当规模的公司。
其次,国产化替代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某些特定场景下,国产GPU可能会有政策优势。
最重要的是,摩尔线程确实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
他们的MUSA架构,据说具备与英伟达主导的国际主流GPU生态的兼容性。如果这个说法属实,那意义就很重大了。
当然,技术突破只是第一步。能否在市场上获得成功,还要看产品的性能、成本、生态建设等多个方面。
无论如何,摩尔线程的上市都将是一场超豪华的财富盛宴。
这不仅仅是一家公司的成功,更是整个国产芯片产业的里程碑。
想想看,如果“国产GPU第一股”成功诞生,会给整个行业带来什么影响?
首先,会有更多的资金流入这个赛道。投资人看到了成功的案例,自然会更愿意投资其他GPU公司。
其次,会有更多的人才加入这个行业。高薪、股权激励、上市前景……这些都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
最重要的是,会给整个国产芯片产业带来信心。
如果连GPU这样技术门槛极高的芯片都能做出来,还有什么是做不出来的?
从这个角度看,摩尔线程的成功,意义远超一家公司的IPO。它代表的是中国芯片产业的崛起,是无数投资人、创业者、工程师共同努力的结果。
而那些早期投资摩尔线程的机构和个人,将成为这场历史性变革的最大受益者。
他们不仅会获得丰厚的财务回报,更会成为推动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场由摩尔线程带来的财富盛宴,才刚刚开始。
来源:财经保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