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制药、保健品及食品包装行业,软胶囊的弹性与硬度是决定产品稳定性与用户体验的核心指标。然而,传统硬度测试仪的三大痛点正成为企业质量管控的“隐形杀手”:
本文由济南西奥机电有限公司整理提供,仅供参考,请联系客服了解详细信息
软胶囊检测“卡脖子”难题:传统硬度测试为何总让企业踩坑?
在制药、保健品及食品包装行业,软胶囊的弹性与硬度是决定产品稳定性与用户体验的核心指标。然而,传统硬度测试仪的三大痛点正成为企业质量管控的“隐形杀手”:
操作复杂:需手动调节压力、记录数据,单次检测耗时超3分钟,某药企质检员因操作失误,导致一批价值50万元的软胶囊因“硬度超标”被误判报废;
数据滞后:依赖人工记录,无法实时生成检测曲线,某企业因未及时发现硬度波动,导致连续3批次产品出口时因“胶囊壳过硬”遭退货;
维护成本高:机械式传感器易磨损,某质检机构每年更换传感器费用超2万元,且维修期间设备停用,影响检测效率。
传统设备的局限性,让企业在追求“零缺陷”质量的道路上屡屡受挫。
西奥机电触摸屏硬度仪:以“智能交互+全触控”重构检测体验
针对行业痛点,西奥机电推出全新一代软胶囊弹性硬度测试仪,搭载7英寸高清触摸屏与智能操作系统,将检测效率提升300%,操作门槛降低80%,成为企业质量管控的“数字助手”:
全触控操作,30秒完成全流程检测:用户只需轻触屏幕选择“检测模式”(如明胶胶囊、植物胶囊),设备自动校准压力参数;将胶囊放入检测仓后,轻点“开始”键,0.5秒内完成压力施加、弹性形变测量与数据记录,全程无需手动调节。某药企使用后,单日检测量从200粒提升至800粒,质检员培训时间从2天缩短至30分钟。
实时曲线显示,数据“一眼可见”:触摸屏同步显示“压力-形变”曲线,用户可直观判断胶囊壳的弹性与硬度变化。例如,某企业通过分析曲线发现,当压力达0.8N时,胶囊形变率从15%突降至8%,及时调整生产工艺,避免批量性质量问题。
自诊断维护,年省万元成本:内置传感器健康监测系统,实时检测传感器状态,当磨损度超阈值时,屏幕自动弹出“更换提醒”并生成维护报告。某质检机构使用该功能后,传感器更换周期从6个月延长至18个月,年维护成本降低65%。
三大场景赋能: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全链路”质量管控
西奥机电触摸屏硬度仪已覆盖制药、食品、科研等领域的核心应用场景,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工具”:
实验室研发:支持“压力梯度测试”模式,用户可自定义压力范围(如0.1-2N),生成多压力点下的弹性数据,为新材料研发提供精准依据。某科研院所通过该功能,发现将甘油含量从20%提升至22%可使胶囊壳弹性提升18%,新品开发周期缩短4个月。
生产线质检:与自动化产线无缝对接,每分钟检测10-15粒胶囊,检测数据实时上传至MES系统。某药企利用该功能,将生产线废品率从1.2%降至0.08%,年节省原材料成本超30万元。
客户验厂:触摸屏支持多语言切换(中/英/日/韩),检测报告可一键生成PDF并打印,满足跨国企业验厂需求。某企业通过展示实时检测曲线与数据存证,成功通过欧盟GMP认证,订单量增长25%。
产品相关问答
Q1:触摸屏是否支持戴手套操作?
A:支持。设备采用电容式触摸屏,可识别医用橡胶手套、丁腈手套等材质,满足制药企业无菌操作需求。
Q2:检测数据能否导出至Excel?
A:可以。通过USB接口或Wi-Fi连接,检测数据可自动导出为CSV/Excel格式,支持与LIMS/ERP系统对接,实现数据自动化管理。
Q3:设备是否符合ASTM D2240标准?
A:符合。设备通过CNAS认证,检测精度达±0.05N,重复性误差<1%,满足ASTM D2240《橡胶硬度测试方法》对“弹性体硬度测量”的要求。
Q4:触摸屏故障时能否手动操作?
A:可以。设备配备应急物理按键,支持在触摸屏故障时手动完成检测、数据记录与打印,确保生产连续性。
Q5:售后服务包含哪些内容?
A:提供1年免费保修、终身维护服务;全国设有25+服务网点,48小时内响应维修需求;每年免费上门校准设备2次,确保检测精度符合标准。
来源:材料力学检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