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阵子想给我爸囤点普洱,一搜全是“金融茶”“收藏级”,吓得我以为买茶不是买饮品,是买股票;后来又想给闺蜜带点年轻款,网红茶包装花里胡哨,喝着却跟超市散装没区别——相信不少人跟我一样,面对满货架的茶叶,总怕买错、买贵。
前阵子想给我爸囤点普洱,一搜全是“金融茶”“收藏级”,吓得我以为买茶不是买饮品,是买股票;后来又想给闺蜜带点年轻款,网红茶包装花里胡哨,喝着却跟超市散装没区别——相信不少人跟我一样,面对满货架的茶叶,总怕买错、买贵。
好在我这两个月没闲着,对照2025年的茶叶品牌榜,从几十块的日常款喝到几千块的高端礼盒,连我爸的老茶罐、我妈的茶杯都贡献出来当“品鉴工具”。现在把10个牌子的实在体验整理出来,没有虚头巴脑的套话,全是喝出来的真心话,帮你避开溢价坑、选到顺口的茶。
先说说俩“老大哥”:传统茶企靠谱,但别跟风“炒茶”
1.大益茶:普洱茶界的“硬通货”,日常喝就选经典款
大益的普洱我爸喝了十年,家里茶柜里最显眼的就是几饼7542——上周我拆了一饼2023年的,用85℃的水冲泡,第一口有点淡淡的苦,但咽下去没两秒,喉咙里就冒甜,我爸凑过来尝了口,眯着眼说“这才是正经普洱的味儿,比那些花里胡哨的定制款强”。
不过大益茶的“金融茶”我是真看不懂:之前看到有款限量款半年涨了三倍,我算了算,那饼茶够我买一年的日常口粮。普通人买回去谁敢喝?喝一口就少一口“资产”,太折腾了。真心建议像我们这样的普通茶友,就盯准7542、7572这两款经典款,500块以内一饼,够喝小半年,而且大益茶有万吨级茶厂,产能足,官方店买也不怕假货,踏实。
2.中茶:央企背景的“全才”,凑数字藏品的热闹也挺可爱
中茶最方便的就是“啥茶都有”,不用东奔西跑。去年过年我给我妈买过它家的祁门红茶,她用玻璃杯泡,茶汤是透亮的橙红色,喝着有股蜜香,连我不怎么喝茶的表妹都抢着喝,说“比奶茶的香精味舒服多了”。而且它是央企,品控严,我买过几次散装绿茶,没遇到过碎渣多的情况。
今年中茶搞的“金中茶”数字徽章,我弟还凑了个热闹——买了盒绿茶送了个徽章,天天在朋友圈晒,说“我爸收藏邮票,我收藏茶徽章,比他的新鲜”。门店也多,2200多家,上次我去逛,店员还免费给我泡了杯白茶,没瞎推销贵的,就说“你先尝尝,喜欢再买”,这点很舒服。
不过要说极致口感,中茶单茶类不如专攻的牌子:比如白茶比不过品品香,普洱比不过大益。要是想一站式买齐各种茶给家里人尝,中茶很省心;但要是你就爱喝某一种茶,还是选更专的牌子好。
百年老字号:喝的是回忆,创新款也不糊弄人
1.吴裕泰:茉莉花茶的“天花板”,办公室泡它总被问链接
夏天我总爱在办公室泡吴裕泰的散装茉莉,抓一小撮放马克杯里,开水一冲,整个工位都飘着茉莉香,同事总凑过来问“你这茶哪儿买的?比我买的香多了”。它家的茉莉是真舍得下功夫,普通款就够鲜灵,不闷不涩,我有时候加班喝,比喝咖啡还解乏。
上次咬牙买了一小罐高端的“贡毫”,泡的时候能看到茶叶舒展,还有细小的茉莉花瓣粘在上面,喝着一点不齁,连喝三杯都不觉得腻——就是价格有点肉疼,一小罐够买好几斤散装的。后来我发现,它家650多家门店都能免费试喝,下次想尝高端款,先去门店试,不浪费钱。
对了,吴裕泰连续6年品牌价值榜首,跟大益一样是19.50亿元,能火这么多年,靠的就是不偷工减料。自饮选散装,送人选简装礼盒,长辈都认吴裕泰这个老牌子。
2.张一元:茉莉龙毫“八窨”是真功夫,冷萃款救了我的夏天
张一元的茉莉龙毫我是被我姥姥种草的——她总说“这茶要窨八次,才够香”。我今年夏天热得不行,试了冷萃:晚上抓点茶叶泡凉白开,放冰箱冷藏,第二天早上拿出来喝,清爽得很,比喝奶茶健康多了。我还教我闺蜜这么做,她现在天天跟我晒她的冷萃茶,说“再也不喝含糖饮料了”。
张一元直播我也看过几次,主播不瞎吹,就坐在那儿泡着茶说“这茶适合早上喝,提神;那款适合晚上喝,不影响睡觉”,还教怎么存茶,买错了能退换。年销茉莉花茶超200吨,能卖这么多,靠的就是实在。不过要提醒一句,除了茉莉花茶,张一元其他茶类比如绿茶、红茶就一般了,别想着“一站式购齐”,专注买茉莉准没错。
高端市场新势力:贵有贵的道理,不是只卖包装
1.八马茶业:铁观音喝出“兰花香”,溯源码让我放心
我之前去八马茶业的门店试喝,店员给我泡了杯清香型铁观音。刚入口就有股兰花香,不是那种加了香精的假香,咽下去后嘴里甜甜的,我当场就买了半斤。回家泡给我爷爷喝,他喝了一辈子茶,说“这铁观音比他之前在菜市场买的碎末子强太多,茶叶完整,味儿正”。
最让我放心的是八马茶业的数字化溯源系统——扫包装上的码,就能看到茶叶从哪个茶园摘的、什么时候加工的,连炒茶师傅的名字都有。我妈总担心买到“以次充好”的茶,现在看了溯源码,终于不念叨了。不过八马茶业高端款“赛珍珠”有点贵,上千块一斤,日常喝没必要,选中端的经典款就行,几百块能买半斤,够喝挺久。
2.华祥苑:国事茶叙“背书”,送礼送它准没错
华祥苑能十三次当国事茶叙用茶,我之前还不信,直到去年给领导送了它家的礼盒——包装不浮夸,但打开能看到茶叶整整齐齐的,没有碎的。领导后来跟我说“这茶喝着很正,上次招待客户拿出来,客户都问哪儿买的”。
华祥苑有八大茶庄园,比如乌龙茶来自安溪,白茶来自福鼎,产地正宗。我还听说它用卫星监测茶叶生长,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采摘都有数据,喝着特别放心。不过日常自饮就别买这么贵的了,华祥苑有百元左右的散装茶,比如红茶、绿茶,口感也不错,性价比高。
3.竹叶青:峨眉山独芽茶像“艺术品”,泡错水温会翻车
朋友送了我一盒竹叶青论道级,打开一看,每根芽头都均匀饱满,泡在杯子里竖起来,像小嫩苗似的,我拍照发朋友圈,好多人问“这茶是艺术品吧?舍不得喝”。喝着鲜爽,带着峨眉山的清甜味,夏天喝特别舒服。
不过我第一次泡的时候犯了错——用开水直接冲,结果有点涩。后来查了才知道,独芽茶嫩,得用80℃左右的热水,不然会破坏口感。今年它家联名时尚IP的限量礼盒,颜值更高,我打算给我表妹买一盒,她喜欢这些新鲜玩意儿,肯定高兴。
特色茶类代表:专做“小而美”,收藏自饮都合适
1.品品香:福鼎白茶“龙头”,老白茶煮着喝暖乎乎
品品香的福鼎白茶是我的心头好,尤其是老白茶。我家里囤了一饼2018年的寿眉,冬天的时候,我会用小壶煮,煮出来的茶汤是琥珀色,有股枣香,我妈总说“喝着暖乎乎的,比喝红糖姜茶还舒服”。
它家线上销量增长80%,我觉得是因为区块链溯源做得好——扫包装上的码,就能看到这饼茶什么时候采摘、怎么陈化的,不用担心买到“做旧老白茶”。建议新手先买它家的日常款白牡丹,几百块一斤,口感清甜,容易接受;想收藏就选老白茶饼,放个三五年,口感会更好,而且不容易贬值。
2.晒白金:年份白茶“黑马”,增量第一不是吹的
晒白金这两年涨得快,2023-2025年收益增量2946万元,我之前还怀疑是不是炒概念,直到对比了它家2015年的贡眉和另一个牌子的——晒白金的茶汤更稠,枣香更浓,没有那种霉味。店员说他们有智能仓储,温度、湿度控制得特别精准,难怪陈化得好。
品牌价值10.71亿元,虽然比品品香低,但增长快,是收藏白茶的潜力股。不过要注意,年份白茶价格不便宜,买的时候别盲目囤太多,毕竟茶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囤个一两饼自己慢慢喝,就挺好。
3.小罐茶:包装比茶叶亮眼,出差带它特方便
小罐茶的小罐包装我是真喜欢——一次泡一罐,不浪费,出差带特别方便,不用带大茶罐。它联名故宫文创的礼盒,颜值高到我舍不得拆,送我表妹的时候,她直接摆书架上当装饰了,说“比我之前收到的玩偶还好看”。
不过说实话,茶叶本身中规中矩:比如它家的红茶,不如我之前买的正山堂顺口;绿茶也比不上竹叶青。但它胜在方便、好看,适合想“尝鲜”的年轻人——一次买几小罐不同的茶,试试自己喜欢哪种。要是你追求极致口感,那还是选专攻某类茶的牌子;要是图个新鲜、方便,小罐茶也不错。
最后说点实在的:2025买茶不用纠结这些
现在茶企也挺有意思,老牌子不守旧,新牌子不瞎搞。比如大益搞金融茶,中茶玩数字藏品,小罐茶做联名,不是非此即彼——咱们买茶不用纠结“传统好还是创新好”,自己喝着顺口、买着舒心才最重要。
还有那些听起来很厉害的技术,比如区块链溯源、卫星监测,不是用来涨价的借口,是真能解决咱们的顾虑:比如买白茶怕做旧,有溯源码就放心;买高端茶怕以次充好,有监测数据就踏实。
至于市场分化,白茶、黑茶能收藏,但普通茶友别跟风囤——除非你懂存茶、有地方存;绿茶还是日常喝的主流,鲜爽解渴,喝多少买多少,新鲜最重要。
我的终极选购建议:按需求来,不花冤枉钱
日常自饮:吴裕泰的散装茉莉、品品香的日常白茶、张一元的冷萃款,几十到几百块,好喝不贵,天天泡不心疼。
商务送礼:华祥苑的高端礼盒、竹叶青的论道级独芽、八马的赛珍珠铁观音,有面儿还实用,收礼的人都认。
收藏投资:晒白金的年份白茶、品品香的老白茶饼、大益的经典生茶,别碰炒得离谱的金融茶,靠谱最重要。
年轻人尝鲜:小罐茶的联名礼盒、中茶的数字藏品款、竹叶青的时尚IP款,新鲜好玩,还能让你愿意喝茶。
其实我喝了这么多年茶,觉得最重要的还是“顺口”。不管是百年老字号还是新品牌,泡上一杯,喝着开心,那就是好茶。今年这10个牌子我都试了个遍,各有各的好,照着这份实在的体验选,肯定不会错,不用再对着货架发呆啦!
来源:黄小加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