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阿者科》获第十八届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优秀剧目奖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6 22:46 1

摘要:音乐剧《阿者科》是云南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支持,中共红河州委、红河州人民政府、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红河州歌舞团、红河州诺玛阿美文艺演出公司出品,红河州歌舞团创作演出

9月26日晚,第十八届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闭幕暨颁奖文艺晚会在云南省大剧院举行,红河州原创音乐剧《阿者科》获评“优秀剧目奖”并亮相晚会现场。

音乐剧《阿者科》是云南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支持,中共红河州委、红河州人民政府、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红河州歌舞团、红河州诺玛阿美文艺演出公司出品,红河州歌舞团创作演出。

据介绍,《阿者科》作为首部以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为创作蓝本的音乐剧,以阿者科蘑菇房的保护与存续为核心,探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守护还是革新”等现实命题,通过剧中人物在传统与现代冲击下的矛盾冲突,从守护民族文化根脉的视角,揭示“文化传承是民族灵魂根基”的主题。


为了让故事落地生根,剧目主创多次深入元阳县阿者科村,与村民同吃同住,记录下朱良文、保继刚教授等十余位“阿者科计划”亲历者,州、县、乡领导以及村民的口述史,既捕捉到村民对蘑菇房的深厚情感,也体察到年轻一代渴望改变的心情,剧中角色原型涵盖了返乡青年、守寨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多元群体,并把哈尼梯田的壮美、蘑菇房的烟火气搬上舞台,融入了哈尼村寨的日常、哈尼族乐作舞、哈尼十月年长街宴等场景,从而呈现出一台阿者科发展乡村旅游、千年梯田焕发新机的故事。

舞台上,从小在哈尼梯田畔长大的阿布立志要守护家园,因身世之谜出走多年,刚回到家乡的诺朴却想要拆除蘑菇房,不同的立场让兄妹之情濒临破碎的边缘。随着剧情发展,阿布和云朵、木森、泉妹等人对蘑菇房进行了改造,“阿者科计划”应运而生……最终,阿布和她的朋友守住了哈尼族世世代代生存的家园,兄妹俩的身世之谜得以揭开,阿者科的村民也因发展乡村旅游而吃上了“旅游饭”。故事的最后,哈尼人依旧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守护着千年梯田,守护着赓续千年的文明。


观众肖先生说:“这是我第二次看这部剧了,依旧震撼。作为一个参与过驻村扶贫的人,剧里的情节让我有着深深的认同感。发展还是传承,如何寻找其中的平衡,《阿者科》给了我们答案。希望更多人看到这部精彩的剧目,更好地了解哈尼梯田,了解《阿者科计划》。”

全剧未把“文化传承”挂在嘴边,却处处是传承的影子:哈尼族乐作舞的脚步踏响时,演员裙摆随节奏摆动;村寨日常场景里,村民围坐唱着哈尼小调,调子简单却热闹。正如主创所言,这是“哈尼人写给大地的情书”,把家园日常与牵挂揉进了故事里。

“把《阿者科》搬上舞台,既有保护文化遗产的紧迫感,又有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智慧的宏愿,更是为了推广和传播‘阿者科计划’这一极具示范意义和可复制性的成功经验,用艺术力量讲好中国故事,推动全社会对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与实践。这是我们边疆人民担当文化传承、生态保护责任与艺术创新追求相结合的必然选择。”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州歌舞团团长郑婷表示。

文旅头条通讯员 孙思漫 普秋屏 代杨 文

李文明 红河文旅 图

责编 刘榕杉

校对 杨燕婷

审核 华芳

终审 张敏

来源:就爱去云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