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河南41岁男子吃复方甘草片养肝,半年后复诊,医生:癌化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6 22:13 1

摘要:2022年,41岁的河南人王志宏辞去了在一家老牌车企的岗位,转到了一家正在崛起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做销售。刚入行时,他憧憬着未来能在新能源市场闯出一番成绩,每天精神头很足,客户邀约、试驾讲解、成交签单都能亲力亲为。然而,随着竞争日益激烈,业绩考核压力也越来越大,王

2022年,41岁的河南人王志宏辞去了在一家老牌车企的岗位,转到了一家正在崛起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做销售。刚入行时,他憧憬着未来能在新能源市场闯出一番成绩,每天精神头很足,客户邀约、试驾讲解、成交签单都能亲力亲为。然而,随着竞争日益激烈,业绩考核压力也越来越大,王志宏常常早出晚归,不是跟客户在展厅谈方案,就是在外应酬喝酒。加上他自己对油炸食品、烤串和碳酸饮料的偏爱,久而久之,体重快速增加,小腹渐渐凸出

2022年5月19日中午,王志宏刚结束一场试驾活动,天气闷热,他随手点了份炸鸡汉堡套餐,还配了一大杯冰可乐。刚咬下几口,右上腹忽然传来一股沉重的压迫感,像有一块硬物堵在肋骨下方,隐隐发胀,呼吸时甚至能感觉到胀气牵扯着膈肌。他挪到展厅的沙发上,腰背靠着椅背,手掌不停揉按着肝区,整个人坐立难安。那种感觉不像刀割般锐痛,而是持续顶撑,让胸口发闷,整个人提不起精神。过了十几分钟,压迫感稍有缓解,他以为只是吃太急,于是又把剩下的套餐匆匆吃完,心里却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

从那天起,王志宏的身体开始频繁提醒他出了问题。饭后常常觉得腹部胀胀的,就连打嗝都带着一股油腻味,嘴里泛着苦涩。偶尔还会在开车送客户试驾时突然觉得右上腹发沉,好像系着一个沉甸甸的沙袋,油门踩久了,双手出汗,心口也跟着发紧。到了6月2日晚上,他独自在展厅整理第二天要用的宣传册,腰弯久了,右上腹突然像被钳子死死夹住,痛感一阵接一阵袭来,像有几根细线在肝区深处来回拉扯。冷汗顺着脖颈滑落,他赶紧直起身,脸色发白,呼吸急促。

他忍着疼倒了杯温水,一口口慢慢咽下,本以为能缓解,可没想到水下肚后,反倒有股灼热感从腹部一路往上窜,像火苗在胸口跳动,喉咙里泛起一股烧灼感,让他难以平复。王志宏皱着眉,左手撑在桌角,右手捂着肝区,胸膛随呼吸剧烈起伏,整个人额头布满细密的汗珠。他低声自语:“是不是最近吃太油了?”心中愈发没底。好不容易忍到下班,他走到附近的快餐店要了一碗清淡的粥,勉强咽下后才觉得胃部和肝区暖和了一些,心里暂时安稳,可隐隐的胀闷依旧存在。

真正的煎熬出现在深夜。那天夜里收拾完展厅回到宿舍,他本想早点休息,却怎么也睡不着。翻来覆去之间,肝区像有钩子在里面拉扯,时而绞痛,时而胀满,疼得冷汗一阵阵往下滴。他缩成一团,两手死死压在右上腹,指节发白,心跳加快。疼痛之中,突然一股恶心感猛然涌上喉咙,他冲进卫生间,扶着洗手池干呕。胃里翻涌的食物混着苦水喷涌而出,口腔立刻被一股浓烈的酸苦味充斥。他抬头望着镜子里面色苍白的自己,额头青筋暴起,双眼布满血丝,整夜几乎没合眼。次日一早,王志宏便拖着疲惫的身躯前往了医院。

医生当即为王志宏安排了肝功能化验和腹部B超。报告显示:谷丙转氨酶升高到96U/L,谷草转氨酶82U/L,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偏高,提示脂质代谢异常。球蛋白轻度升高,白蛋白/球蛋白比值下降,说明肝脏合成功能开始受到影响。腹部B超结果显示肝脏体积轻度增大,边缘圆钝,回声弥漫性增强,呈现出典型的“强回声肝”表现,声衰减明显,血流信号欠清晰,提示中度脂肪肝。

医生神情凝重地说:“你这是典型的脂肪肝,长期高油高盐饮食,再加上不规律作息和频繁应酬,肝细胞已经在受损。如果不调整生活习惯,继续发展下去,风险会越来越大,甚至有演变为肝纤维化、肝硬化,最后可能走向肝癌的危险。”

医生当即给他开了复方甘草片,这是一种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的常见药物,主要通过调节体内免疫反应和减轻炎症反应来发挥作用。它能够帮助抑制肝细胞的炎症进程,减轻肝脏损伤,同时对保护肝细胞膜稳定、促进肝功能恢复也有积极意义。对于因饮食不当或作息紊乱导致的脂肪肝患者,复方甘草片在辅助治疗中常被使用,可以有效改善转氨酶升高的情况,帮助肝脏逐渐恢复代谢和解毒能力

此外,医生进一步叮嘱道:“从今天开始,啤酒、烧烤、油炸都要远离,饮食必须清淡,低脂低糖。三餐要定时,不要饿一顿饱一顿,也不要深夜还在应酬喝酒。晚餐尽量在睡前三小时吃完,别吃宵夜。要多吃新鲜蔬菜、燕麦、玉米、豆类和白肉,少吃红肉。最重要的是要保证规律休息,别再熬夜。复方甘草片每天按时按量,最好饭后口含片剂慢慢咽下,别随意增减剂量,更不能和酒精一同摄入。”

刚开始的几天,王志宏觉得难以适应。展厅的同事经常叫外卖炸鸡、火锅,香味飘得到处都是,而他只能端着一碗小米粥和蒸蔬菜。每次和客户见面,他也得强忍着不碰酒,只能用茶水代替。为了避免被诱惑,他干脆把加班时间缩短,晚上尽量按点回宿舍休息,七点起床,空腹先喝一杯温水,再去晨跑。午餐简单搭配鱼肉和蔬菜,晚上七点前吃完饭,睡前不再刷手机,而是用热水泡脚。

王志宏还在手机上设置了提醒,每次饭后都按时服用复方甘草片,从不敢马虎。饿的时候就吃点蒸红薯或山药当加餐。虽然嘴巴难受,但他心里清楚,如果再不克制,脂肪肝只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威胁生命。

经过两个月的调整,王志宏明显感觉到身体轻松了许多,腹胀不适减少,肝区也不再频繁隐痛。8月10日复查,肝功能指标接近正常,B超提示脂肪肝明显改善。他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暗下决心要继续保持。可意外总是悄然而至。

2023年2月2日清晨,王志宏像往常一样在宿舍简单煮了一碗燕麦片,想着为一天的工作补充能量。可刚吃下没几口,肚子里就像被塞进了一团湿漉漉的棉布,撑得发紧,右上腹胀满感强烈,他甚至直不起腰。胸口被压得闷闷的,每次深呼吸都像顶到一块硬石头。他想走到展厅门口透透气,可刚迈出几步,胸口骤然涌上一股灼热感,喉咙随即泛酸,恶心感让他不停咳嗽干呕,口中还带出淡淡的铁腥味。镜子里的自己脸色泛黄,眼白微微发红,他忍不住心里一紧,却还是硬撑着去迎接新一天的客户。

到了中午,胀痛感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在肝区越来越明显,就像生了根一样蔓延开来。王志宏坐在办公桌前,尝试吃两口同事帮忙准备的清淡午饭,可刚咽下去,腹部就开始剧烈绞痛,像有人在体内用力拧紧湿毛巾,痛感一波接一波地袭来。他额头渗出密密的冷汗,手指微微颤抖,不得不放下筷子,弯腰死死捂住右上腹。喉咙里突然涌出一股腥苦的液体,他赶紧跑到洗手间,吐出一口混着苦味的胃液,气味刺鼻。他扶着洗手台,呼吸急促,冷汗顺着鬓角滴落,却又不得不咬牙回到展厅,继续强撑着为客户讲解车辆配置。

真正的危机在深夜突然爆发。凌晨一点多,王志宏被一阵撕裂般的腹痛惊醒,肝区仿佛被钩爪牢牢勾住,疼得他几乎从床上跌落。冷汗不断从额头和鬓角滑下,浸湿了枕头,他蜷缩成一团,双臂紧紧环抱着腹部,热水袋贴在身上却毫无缓解。胸口越发沉重,每次呼吸都像被铁箍勒住,气息短促,喉咙泛起浓烈的腥甜味。他挣扎着爬到卫生间,双手死死抓住洗手台,身体一阵痉挛,猛地干呕,吐出一股夹杂未消化食物的暗红液体,伴随着刺鼻的铁锈味。那一刻,他眼前骤然一黑,双腿发软,手脚发麻,几乎瘫倒在地,颤抖着才勉强拨通急诊电话。

送到医院后,医生立即为王志宏安排了腹部增强CT检查。影像显示肝脏右叶内存在一处大小约3.2cm×2.7cm的低密度灶,病灶边缘呈不规则状,强化后表现为中心低密度、周边环状强化,血管结构受累明显,局部与周边肝组织界限模糊。影像科医生特别标注,这一表现符合肝内恶性病变的典型特征,同时伴随肝脏轻度肿大及周围血流紊乱。

与此同时,血液检查结果也提示异常。甲胎蛋白(AFP)显著升高至312ng/mL,远超正常值,癌胚抗原(CEA)水平亦处于异常升高状态,肝功能指标提示转氨酶轻度持续升高,白蛋白水平下降,显示肝脏合成功能受损。综合影像学与血液学结果,医生表情凝重,沉声告知家属:“这些检查高度怀疑为肝癌,需要尽快进一步确诊并制定治疗方案。”

听到医生说出“肝癌”这两个字时,王志宏整个人像被当头劈了一斧,脑子里一阵轰鸣,耳朵里嗡嗡作响。诊室里人的说话声、走动声和外面走廊推车的声音,都像隔着厚厚一层玻璃,模糊而遥远。他僵硬地坐在那把冰冷的椅子上,眼神直直地盯着前方,手里的化验单不知什么时候滑落到地上也没有察觉。喉咙像被塞进了一块干硬的棉布,呼吸艰难,眼泪却不受控制地涌了出来,顺着脸颊不断滴落,溅在病历本的封面上。

过去的半年,王志宏几乎把该做的都做了。那些应酬上的啤酒烧烤他一口没再碰过,就连同事聚餐也一律推掉,宁可自己在宿舍煮燕麦和蒸南瓜。作息上,他逼着自己改掉多年熬夜的习惯,不管多忙也要在十一点前躺下。即使睡不着,他也会起来泡脚、做呼吸放松,尽量哄自己早点休息。至于药,他更是格外谨慎,把复方甘草片放在餐桌最显眼的地方,每顿饭后都按时服用,手机里还设了闹钟提醒,从未落下一次

想到这里,王志宏眼泪混着委屈堵在嗓子眼里,声音沙哑:“我已经这样坚持了……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难道药不对?不是说复方甘草片能护肝、能修复炎症吗?为什么反而越来越严重?”

医生看着他憔悴的样子,没有立刻回应,只是轻轻把一杯温水推到桌前,耐心等他慢慢平复。等抽噎声渐渐停下,医生才缓缓开口:“药绝对没有问题。复方甘草片在临床上应用很多,原理是减轻肝脏炎症、帮助修复受损细胞,同时改善转氨酶水平。只要按量按时使用,它不会反过来损伤肝脏,更不可能直接导致癌变。”

话虽如此,但医生的眉头却皱得更深。像王志宏这样年纪不算大,又在确诊脂肪肝后积极配合,从饮食到作息都有明显改变,按理说肝脏的自我修复能力应该还不错,完全不至于在短短几个月内恶化成现在的局面。是基础代谢异常?还是遗传问题?抑或是生活细节中某些不被重视的环节出了差错?

医生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拿起笔在病例上写下几条关键词,抬头望了王志宏一眼,语气放缓,像在追问一件细小的生活琐事:“这段时间,除了我们开的复方甘草片,你有没有额外吃过什么药?比如自己在药店买的护肝片、中草药冲剂或者保健品?”

王志宏摇了摇头,声音依旧带着颤抖:“没有,我就怕乱吃东西会出事,所以只吃你们开的药。” 医生又问:“那你吃药的习惯呢?有没有因为不舒服偶尔停一停?” 王志宏立刻答道:“没有,每次饭后都按时吃,我还特意设了闹钟。”

医生再次低下头,写下几行字,若有所思,又加了一句:“家族里有没有人得过类似的肝脏疾病?比如肝硬化、肝癌或者其他消化系统的病?” 王志宏沉默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没有,我们家人身体都还行,父亲身体结实,母亲也就是胆固醇高一些,从没听说过肝癌。”

诊室里一时间安静下来,只能听见墙上时钟“哒哒”走动的声音。医生的眉头越皱越紧,心中浮起一股不安——病情发展得太快,不合常理。指尖在桌面轻轻敲击,目光落在病例夹上的笔记,那些零散的细节在脑海里慢慢串联起来。

“好……”医生低声自语,语气不像之前那样笃定,反而透着几分自我确认的意味,“用药没漏,家族史也没问题,饮食和作息也能坚持,这么短时间就恶化,确实反常……”

空气仿佛凝固,王志宏屏住呼吸,眼睛紧紧盯着医生,喉咙发干,却又不敢开口打断。医生抬眼望了他一瞬,随后又低下头翻查之前的化验单,眼底闪过一丝凝重:“这样看来……问题应该出在那些被忽略的小习惯里……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反而可能成了推着病情加速发展的关键。”

医生没有立刻说破,而是合上病例夹,语气尽量柔和:“别先自己吓自己,今天先把身体稳定下来。我们会把你的整个生活和用药过程重新梳理一遍,把所有环节仔细排查。往往就是那些最不起眼的小动作,决定了疾病的走向。” 经过半小时的复盘,医生终于发现了导致王志宏患上肝癌的罪魁祸首——还是复方甘草片!

医生摇了摇头,叹息着说道:“无知啊!虽然你在确诊脂肪肝后一直清淡饮食、早睡早起、坚持锻炼,也不抽烟喝酒,这确实有利于肝脏恢复。而且你在服用复方甘草片时也没有超剂量,但却偏偏忽略了2个关键的细节,这才把本应好转的脂肪肝,硬生生的拖到了恶化的道路上! 临床上其实还有很多脂肪肝患者服用复方甘草片来辅助治疗,但是他们也是忽略了这2个细节,犯下了错误,最终不仅没能改善病情,反而一步步走向肝硬化,甚至发展为肝癌!”

王志宏在确诊脂肪肝后非常听话,每顿饭后都会服用复方甘草片。然而他忽视了一个极小的细节——送药的水。他常常在展厅里工作时,顺手用冰镇饮料或含糖饮料将药片吞下,觉得只要把药送下去就可以。实际上,复方甘草片在体内需要通过温水帮助溶解和吸收,冰饮和碳酸饮料会改变药物与胃肠环境的接触,使药效发挥受到干扰。久而久之,药物保护肝脏的作用并未完全发挥,肝细胞仍处在反复的脂肪沉积与炎症之中,这为后续恶性病变的出现埋下了隐患。

另一个同样关键的细节出现在服药方式上。医生叮嘱他要慢慢含化,可王志宏因为工作繁忙,经常匆忙直接整片吞下。他以为这样更省事,却没意识到复方甘草片在口腔与唾液接触后才能更好发挥保护作用。整片吞咽导致药物表面溶解不均匀,部分成分在胃酸环境中被破坏,药效减弱。对一个本就存在肝脏损伤的人来说,这种差异在短期内看不出明显问题,但长期累积,肝细胞得不到足够保护,持续的炎症刺激让肝脏逐渐走向恶化。

王志宏之所以没能察觉这些问题,是因为早期的表现非常隐匿。即便肝区偶尔有些隐痛或饭后胀满,他总会以为是饮食不当。复方甘草片本应帮助他改善转氨酶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可是因为忽略了服药细节,血液里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始终处在偏高状态。肝细胞在反复受损后,修复和坏死交替进行,肝组织逐渐出现纤维化。纤维化一旦累积过度,就为后续恶性病的出现创造了条件,而这恰恰是他未能想到的地方。

在日常生活里,王志宏还存在一个习惯:喜欢把药片提前放在车里备用。夏天高温暴晒,车内温度常常超过40℃,这种环境会影响药物成分的稳定性,让有效成分逐渐分解。虽然肉眼看不出来,但长期服用这种受损的药片,就好像剂量被悄悄减少,保护作用被削弱。他以为自己严格遵守了医嘱,实际上却在无意间让药效大打折扣。随着时间推移,肝脏负担越来越重,慢性炎症难以控制,病灶最终逐渐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王志宏在饮食上也曾自觉克制,但他偶尔仍会应酬时“破戒”。酒精和高脂饮食在短时间内会迅速加重肝脏的代谢压力,如果再叠加服药细节上的失误,等于是双重打击。复方甘草片本身的作用并没有问题,可是环境因素、用药方式与生活习惯之间的相互作用,却让肝脏一次次受到刺激。长久下来,肝细胞坏死范围扩大,新生细胞不稳定,最终走向恶性病变的进程就难以逆转。

王志宏的经历提醒人们,药物并非万能,即便是常见的复方甘草片,也需要严格遵守服药细节。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动作,比如用什么水送药、是慢慢含化还是直接吞咽、药物存放在怎样的环境里,都可能在长期积累中产生巨大差别。医学上不少类似的病例都显示,病情加速发展往往不是因为药物本身,而是因为这些不起眼的环节被忽略。王志宏的故事最终发展成恶性病,就是因为两个被忽视的小细节,成为压垮健康的关键。

参考资料:

[1]郝瑞峰,李超,黄秋萍,等.阿片及其复方口服制剂质量控制现状分析[J].中国药品标准,2025,26(04):371-379.DOI:10.19778/j.chp.2025.04.006.

[2]刘雅琳,葛婕丽,乔树洲.复方甘草片致心源性晕厥1例[J].实用老年医学,2025,39(01):102-103.DOI:CNKI:SUN:SYLA.0.2025-01-023.

[3]刘颖柔,宋慧,李冠江,等.复方甘草片致低血钾伴横纹肌溶解1例并文献复习[J].临床荟萃,2024,39(12):1115-1118.DOI:CNKI:SUN:LCFC.0.2024-12-010.

(《回顾:河南41岁男子吃复方甘草片养肝,半年后复诊,医生:癌化了》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

来源:唐医生趣谈

相关推荐